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里,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小編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少林武術節
少林武術是中國武術中的奇葩,國之瑰寶。為了弘揚中華武術,擴大對外開放,鄭州自1991年開始舉辦“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隔年舉行。
在武術節期間舉行精彩的武術競賽和表演,進行經貿、科技交流和各種富有民族與地方特色的文化、藝術、娛樂及旅游活動。
這是一項融經貿、文化、旅游、科技為一體的大型國際性綜合活動,每次都吸引國內外數十萬人云集鄭州。
2、古滎龍舞
鄭州市邙山區古滎鎮的龍舞,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每逢農歷正月十五龍燈節,方圓幾百里的百姓都涌向古滎觀看,據說清乾隆、光緒二帝都曾親臨古滎觀看龍舞。1949年后,古滎龍舞得以創新發展,演技日益精湛。
它汲取了各種龍舞的特點,又不同于其他龍舞,故事完整生動,情節曲折感人,表演場面宏大,藝術風格獨特。整場表演分為魚躍龍門、金龍出南門、龍蝸玉柱、二龍相戲、解救青龍、二龍戲珠、勝利對舞等10個場面。
古滎龍舞流傳至今,其影響之大,歷史之悠久,在中原地區是不多見的。1988年古滎龍舞應邀參加了北京國際旅游年的龍舞大賽,譽滿京城。
3、笑傘
流傳于滎陽一帶的民間藝術。傳說隋大業十二年(616),瓦崗軍起義,翟讓用李密計,破金韓關,進取滎陽。
隋揚帝派大將張須陀為滎陽通守,協同滎陽大守郇王慶合兵討伐。瓦崗軍初戰不利,于是乘正月十五玩花燈之機,巧扮民間歌舞藝人,
隨民間社火一起混進城內,里應外合,一舉攻克滎陽。笑傘就是義軍當時扮演的節目之一。如今歌舞隊中執傘的滑稽老人,即是赫赫有名的程咬金,其他男女演員各2人也是義軍勇士。
4、律棒鞭
流行于滎陽一帶的民間歌舞,起源年代不詳。演員只有3人,男1女2。細樂器伴秦,白8~10人組成,其節奏輕松、流暢。曲牌有“謂調”、“剪剪花”、“剪剪花變新調”、“滿州”、“雙翠翠”、“下河”、“對花”等10多種。
表演時男演員飾相公,女演員飾小姐,手持竹眼錢。舞蹈動作從曲調過門開始,男演員即右手持扇,載歌載舞,而女演員則手持竹鞭,隨節拍上下擊鞭。舞蹈反映青年男女踏青相戀。
5、獨角獸
流傳于新鄭一帶的獨特民間舞蹈。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刑天舞戚的故事創造的,反映出對不畏強暴的斷頭英雄的崇拜。在伴秦中繞場蹦跳翻滾、竄桌子,并以腰部的夸張表演,表現獨角獸暴躁怒吼或溫順平靜的表情。
后在急迫的“鬧臺”樂曲伴奏中,斗獸者執鞭出場,與獨角獸打斗拼搏。其“擊頭”、“擊腿”、“滾翻”、“竄桌子”、“倒立”、“擒獸”等動作粗曠詼諧,生動有趣,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6、跳經擔
流行于新密一帶的民間舞蹈。在廟會期間,婦女們挑著自制的花籃(經擔)到廟會神前進香,然后在神前空地上邊哼經曲,邊跳經擔,以示對神靈的虔誠。跳經擔的音樂與伴奏主要是經曲,使用的樂曲是木魚和碰鈴,伴唱的是經曲。
7、張公背張婆
流傳于新密一帶的民間舞蹈。參加演出的只有2人,服裝道具簡單,人物造型幽默風趣。表演時舞曲采用地方戲曲中的流水板、陽調、銀扭絲、漢江等曲調。據傳張公是晉國貴 族介子推的家仆,介子推躲在綿山,不愿出仕,
晉文公為逼他出山而焚綿山,介子推被燒死。張公將介母背出火海,并認為義母。張公為人忠厚,外出時唯恐介母在家寂寞或遭野獸傷害,
因此無論耕地還是趕集都要背著介母,直至介母壽終。后人為紀念張公仗義行為,編排此舞,以表敬仰之心。
信陽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是我國南北地理、氣候過渡帶和豫楚文化融合區。全市總面積1.89萬平方公里,人口887.92萬人,轄8縣2區及6個管理區、開發區。信陽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市。
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當今漢姓100個大姓中,有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源于信陽或有一支源頭在信陽,被譽為“中原僑鄉”。信陽地域文化特色鮮明,商周、春秋、戰國以來,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此交匯交融,形成了獨具魅力的“豫風楚韻”。現存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子路問津、亡羊補牢、優孟衣冠、司馬光砸缸等成語故事和歷史典故的發源地,出土了新中國第一套最完整的戰國編鐘,用它演奏的“東方紅”樂曲伴隨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響徹太空,有孫叔敖、黃歇、費祎、魏延、陳元光、馬祖常、何景明、宋士杰、周祖培等信陽籍歷史名人,有信陽民歌、皮影戲、花鼓戲、大鼓書、彩繪泥塑、剪紙等大別山民俗風情。
信陽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信陽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核心區域,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土地革命時期,這里是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是黨的重要建黨基地;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新四軍抗日的重要戰場;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走向全國勝利的戰略轉折地。這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多支紅軍主力部隊,走出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尤太忠等69位開國將軍,留下了709處重要革命紀念地和革命舊址,有30多萬英雄兒女為新中國的成立獻出了生命,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奇跡,鑄就了以“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為內涵的大別山精神。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