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里,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小編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陶瓷手工技藝精湛絕倫
景德鎮自唐代開始生產瓷器,至宋代逐漸成為全國重要產瓷區之一。明、清王朝在珠山創辦御窯廠,使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在這一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完善,最終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手工制瓷技藝的集大成者。其主要核心技藝有:拉坯、利坯、印坯、雕鑲等技藝,青花、粉彩、古彩、玲瓏、顏色釉等裝飾技藝,沾、吹、蕩、澆等施釉技藝以及柴窯的燒成技藝等。
正是依靠這些精湛的手工制瓷技藝,鍛造了景德鎮市全球馳名的“瓷都”金字品牌。彌足珍貴的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是中華陶瓷文化的精髓要義,已成為中華陶瓷文明的重要象征。
景德鎮把“景德鎮傳統手工制瓷技藝”作為重中之重加以保護。在此基礎上,深入挖掘與陶瓷產業相關的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習俗、傳統美術、傳統工藝等七大門類非遺項目。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4項,省級26項,市級83項,形成了以手工制瓷技藝,其他門類較齊全的具有瓷都特色非遺項目保護體系。
陶瓷民間習俗個性鮮明
景德鎮非遺是圍繞瓷業而形成的一個自足內生文化系統,景德鎮因瓷而生、因瓷而興、因瓷而盛,陶瓷生產不止產出器物,還生產出相關聯習俗等完整的文化形態。包括生產習俗、節日習俗、語言習俗、工具習俗、服飾習俗、飲食習俗、建筑習俗、傳統歌謠等內容。主要有祭拜瓷業神主、中秋燒太平窯、祭祀風火仙師等。
陶瓷民間故事內涵豐富
民間故事廣泛流傳于境內城鄉各地。主要是反映窯工、瓷工、瓷器品種的傳說。風火仙師、太平窯、美人祭等民間傳說散落民間、口口相傳。
一是展現了景德鎮窯工、瓷工與封建勢力、剝削階級斗爭的智慧和勇氣;二是反映了景德鎮窯工、瓷工開發陶瓷新品種的探索精神;三是記錄了景德鎮有關生產習俗、崇拜習俗、飲食習俗等民俗事象。
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樣并存
非陶瓷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傳承于景德鎮各縣(市、區),主要是:樂平市的古戲臺營造技藝和谷酒釀造技藝、浮梁縣的工夫紅茶制作技藝和傳統水碓制作技藝、昌江區手工竹編技藝和根雕技藝,以及景德鎮民間故事、剪紙技藝等等。
除此之外,景德鎮堅持把生產實踐作為傳統工藝振興的主要路徑,積極扶持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建設,鼓勵基地在生產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探索出一條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價值、時代特征和景德鎮特點的非遺保護傳承新路子,也為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添磚加瓦。
中國少數民族春節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雖有不同的語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以春節作為本民族的重大節日來歡慶。
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案狻痹跐h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蒙古族:酒肉不盡
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制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一定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征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愿,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俺粤⒐潯笔窃谶@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后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繡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伙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谷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蕩秋千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伙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準備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蕩秋千。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蕩秋千,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伙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準,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招待跟來的小伙。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圍爐”
居住在中國臺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后連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長壽。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以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