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里,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小編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泰寧梅林戲
梅林戲俗稱土戲、土京戲,是福建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光澤等地。清代乾嘉年間,徽調經浙江、江西兩路傳入泰寧后,與當地方言和民歌小調、道教音樂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道白采用當地官話,唱腔以亂彈、西皮、下江為主。梅林戲的唱腔優美動人,它以皮簧、撥子、吹腔為主,此外還有南詞北調、弦索、徽州詞、浙江調、四平調、青板、小調等。伴奏樂器分文樂和武樂兩類
永安大腔戲
永安大腔戲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陽腔的一個流派,因是“大鑼大鼓唱大戲,大嗓子唱高腔”,故稱大腔戲。明景泰年間,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畬族鄉豐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并向當地藝人學習弋陽腔,而后結合本地的山歌、小調及道士音樂,創立了大腔戲班。隨著熊姓家族部分成員向周邊地區的遷徙,大腔戲傳播到了大田、尤溪、沙縣等地。永安大腔戲的傳統劇目有一百多個,常演的有《白兔記》、《金印記》、《中三元》、
朱熹祭典
尤溪縣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誕生地,至今保留著先賢朱熹的大量遺跡。尤溪縣紀念朱熹活動可追溯到南宋嘉熙元年(1237),其時縣令李修捐資在縣城南的公山之麓修建文公祠、韋齋祠、半畝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以紀念朱家父子。之后每年春秋及農歷九月十五朱熹誕辰日,尤溪縣民眾都在朱熹誕生地——南溪書院文公祠舉行祭祀大典,以緬懷這位先賢圣哲。祭朱熹典是尤溪縣祭祀朱熹的大型廟堂活動
祭祖習俗(石壁客家祭祖習俗)
客家人素有愛國愛鄉、慎終追遠、敬祖穆宗之傳統美德。石壁客家祖地的祭祖活動,是建立在客家人對祖先的信仰崇拜和尋根溯源的基礎上的,并以傳統的祭祀禮儀、滿足游子追遠的心情,顯示了我國古文明禮儀之邦的光華。隨著海內外客家尋根熱的不斷升溫,石壁客家祖地日益蜚聲海外,前來石壁客家祖地尋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絡繹不絕,石壁客家祖地已經成為五洲四?图胰说某ブ行摹
大田板燈龍
大田板燈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由龍珠、龍首、龍身、龍尾組成,龍身是在木板上用竹篾扎成骨架,再糊上彩紙或塑料薄膜,畫上鱗紋或花草,內燃龍燭。龍節首尾寫上“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吉祥如意”等詞句。龍頭在一塊木板上用竹片、竹篾扎成龍頭的形狀,糊上彩紙,畫上鱗紋,綴上彩紙鉸成的“龍須”,龍頭內點上龍燭。全縣18個鄉鎮均有迎龍的習俗。大田縣迎板燈龍歷史悠久,自唐末傳入。
木活字印刷術
由北宋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為現代活字印刷技術奠定了基礎,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在福建寧化、光澤至今仍有保存。在印刷業發達的明中葉時期,受到四保雕版印刷影響,寧化等地同時開始大量使用木活字印刷族譜。據史料記載,除了族譜、蒙書、佛經道藏外,寧化在道光六年(1826)以木活字印有李世熊著的《錢神志》7卷,次年印有李世熊所著《寒支初集》10卷,同治十年(1871)
嵩溪豆腐皮傳統制作技藝
清流縣嵩溪鎮素有“豆腐皮之鄉”的美稱。嵩溪豆腐皮制作始于清嘉慶六年,最初稱“筍皮”,是用豆腐皮漿在煮熟時,產生一種漂浮的塊片,撈起晾干而成。產品經過幾代人的摸索、磨練,日益完善。特別是解放后,1956年,在胡成生(已故)等人的精細加工下,使豆腐皮呈狀透明,有清涼、滋陰之效,是宴席之佳品。嵩溪豆腐皮的制作從選料、浸泡、碾磨、烹煮乃至掛漿都有嚴格的工藝要求。
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藝
明溪肉脯干是明溪獨具客家飲食文化韻味的名優食品,居閩西八大干之首,具有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明溪肉脯干制作時,選用新鮮豬后腿瘦肉,用專用利刀平削成薄片,然后配上紅酒娘糟、川椒、肉桂、丁香、八角、小茴香等配料浸腌于缸內,待香味滲入后,取出敷貼于特制的竹籠上,用木炭火烤熟烤干。肉脯干色、香、味俱全,酥脆香甜,營養豐富,越嚼越香,以上乘美味佳肴而著稱于世
清流李家五經魁
“五經魁”至今已400多年歷史。現今“五經魁”表演主要流行在清流李家鄉李村一帶。所謂的“五經魁”指的是傳說中的五個人民崇敬的歷史人物。這五個人物分別是:雷震子(亦叫雷公)、鐘馗(民間信仰中的正義之神)、包拯(傳說他是陰曹判官),寇準(寇準是宋代名相,故叫天官),李廣(漢代名將,匈奴稱廣為飛將軍,故叫將軍)。人們根據五個不同歷史人物的不同性格,做成五個不同的面具,在正月及描繪期間表演
寧化客家山歌
寧化客家山歌是整個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較好地保留了中原傳統音樂的韻律,并且內容豐富,有反映婦女爭取自由、解放的,有表達青年男女戀愛婚姻的,有揭露腐朽沒落的封建禮教的,表現風土人情、風光景物等。格律多樣有七言四句式,五、七言交叉六句式,五、九言交叉三句式等,并且采用大量的襯詞,使山歌更加流暢,口語化,更具有地方特色。
尤溪南芹小腔戲
小腔戲,是皮黃腔系統的一個劇種,是早期亂彈聲腔在閩西北的遺響,因主要行當角色用小嗓行腔而得名,清嘉慶年間流行于尤溪。流傳至今已歷十二代。小腔戲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讀音以中州韻為主,雜以方言,謂之“土洋腔”。鑼鼓經統稱為“十二番”?偟目平閯幼鲙в心九急硌莸暮圹E,常演的劇目稱“十八本頭”,有五十八個折子戲。
梅列、三元
新娘要“餓嫁”
出嫁時親友向出嫁的女子送米粉、紅蛋、香皂、花粉、襪子等喜禮,俗稱“送嫁”、“添花粉”。母舅、伯叔須送衣服1套。新娘要空著肚子“餓嫁”,到了男方家中才能飲食。待嫁時,母親要向女兒交待一些婆家規矩。女家要請母舅、眾鄉親吃“嫁飯”(亦稱吃“紅擔”),并分發“阿使糖”、“阿使粿”。
三年得胎方可回門
過去在三明,新娘需3年得胎才能回娘家;啬锛視r新郎新娘須當日傍晚天黑時返回。意為“暗摸摸,生丁務(男孩)”。50年代后,一般3天回門。
沙縣
“背嫁”才不掉身價
沙縣夏茂倪居山一帶,有背嫁習俗。倪居山從前未通公路時只有崎嶇的羊腸小道,迎親不便使用花轎,而女方又不肯新娘自己走去,自掉身價,故而產生了背新娘的 習俗。且日后夫妻口角時,妻子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又不是我自己走的,是你把我從我家背來的!”背新娘的人必須是新郎的親舅舅,這可是苦差事,新娘出了門就得不停歇地背著走,就像新娘上了花轎一樣,不到夫家不能下轎。數十里山路亦如此。如果舅舅身強力壯尚且無妨,倘若舅舅瘦小體弱,而新娘恰恰又是個大個子,舅舅可就有苦難言了。所以倪居山人說:“舅舅不好當!睋f從前有個胖姑娘遇到一位小個子舅舅,雨后路滑,背到一條陡峭山路時,舅舅體力不支,腳下一 軟,新娘與舅舅同時摔到幾十丈深的溝澗里,喜事變成悲劇。
所以說這“天大地大,舅公最大”,這準女婿要是不和大舅爺打好關系,這婚禮還未必行得成。
畬族同姓不通婚
南陽、高砂、高橋有一些畬村,在古代,畬族婚姻比較自由。盤、蘭、雷、鐘四大姓,同姓一般不通婚,但同姓不同宗則可以。畬族男女的社交完全公開,其婚姻 之權雖操之父母,但一般不干涉;槎Y極簡,畬族人迎親不事花轎,新郎直接到新娘家接親。臨門后,岳父以酒飯招待。就席時,席上不擺一物,必須新郎一一指名 歌之。如要筷子則唱《筷歌》,要酒則唱《酒歌》。吃完之后,新郎又領唱一首又一首的歌,把酒席上的東西一樣樣唱回去,這時,司廚者也唱著歌來收席。席畢, 新郎新娘交拜成禮,然后祭祖,眾人圍坐唱拜……祭畢,辭舅姑。走嫁時,新郎前行、新娘頭裹紅帕、身穿藍衫尾隨,各執雨傘半張遮臉,岳父殿后。一路步行到夫 家。因為畬家認為牛踏的路為新路,所以富裕人家的嫁妝中往往還有一頭踏路牛。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