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五四精神的價值追求是反封建文化、接受進步思想,五四精神的本質內涵是民主精神、科學精神與進步精神,五四精神的靈魂是解放思想、追求創新。在進入的今天,繼承和弘揚五四精神仍然是所有青年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五四精神的當代價值在于廣大青年對五四精神的內化和踐行。
五四精神堅定了青年的愛國情懷。五四運動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生動體現,更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當前,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青年逐漸成為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他們的價值追求直接關系的發展前途。隨著中國的繁榮發展和在國際上影響力的不斷上升,一些國外敵對勢力不斷在我國周邊挑起事端。青年要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堅定愛國情懷,堅守人民立場,把愛國報國的熱血斗志投入祖國高質量發展的偉大事業中來,用實際行動推動國家和平發展。
五四精神是培育和踐行的重要載體。五四精神與的內在品質和精神實質高度匹配。在4月30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青年要自覺樹立和踐行,善于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風范,從自身內省中提升道德修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把弘揚五四精神納入到培育和踐行的范圍內,通過五四運動紀念活動、五四精神的實踐轉化活動、向五四先進人物學習活動、優秀五四青年表彰活動等,為培育和踐行搭建靈活多樣的載體。
五四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五四精神是近代早期中國人民伴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而孕育和形成,并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地生長和發展,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征程上砥礪前進,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歷史和現實表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五四精神始終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五四精神是夯實“四個自信”的重要源泉。當前中國所進行的改革開放偉大“革命”,生動地展現了求真求實的探索精神和破舊革新的創造精神。、理論、制度和文化的形成和開創離不開五四精神的強大力量,擁有五四精神的當代中國人有理由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五四精神滋養、培育著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弘揚五四精神與培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密切相關。弘揚五四精神不僅有助于提升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政治素質、理論素質、能力素質、道德素質、創新素質,而且還有助于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開拓創新。弘揚五四精神培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引導他們以開放的眼光觀察世界,始終走在創新的前沿。在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的大發展大變革背景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更熱衷于和新事物打交道,他們更樂于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與時代潮流緊緊相依,其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隨時與世界對話,因此,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必須把弘揚五四精神與堅持實踐創新、理論創新結合起來,結合的社會發展現狀,深化對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面臨問題的認知,總結經驗,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的基礎上促使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批判五四精神問題上的歷史虛無主義
近年來有的人以反思、學術研究之名發表論文或演講,形成了一股否定五四運動的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如何對待五四運動,恐怕不是一個簡單的學術問題,否定五四運動的傾向必須及時有效糾正。
必須認清否定五四運動的歷史虛無主義真面目。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發展為一種非常突出的社會思潮,它的特點是:以“學術研究”的面目出現,在“重新評價”“重寫歷史”的名義下,設置“理論陷阱”;竭力貶損和否定革命,詆毀先進分子和中國共產黨的作用;否定歷史,有著明顯的政治訴求。當前,一些人混淆是非,以探究歷史真相的名義散布五四運動問題上的歷史虛無主義,講什么“五四運動是資產階級革命,是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等錯誤言論,這些錯誤言論不過是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訴求而進行的歷史解構罷了。
五四運動不容否定。在4月30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讓清風正氣、蓬勃朝氣遍布全社會!”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侵蝕,必須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要尊重與認真學習歷史,科學地對待歷史。強調:“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待黨的歷史,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挑戰,抵制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圖謀的必然要求,是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我國前途命運。”科學對待歷史,就是采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待歷史,全面、系統地了解史實,學會將歷史事件放到特定的歷史背景、歷史條件下去理解和評價,避免主觀臆斷、片面地認識歷史。要大力弘揚唯物史觀,在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沖擊面前真正做到“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不被錯誤歷史觀點所誤導。
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庇纱丝梢,五四運動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說“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也不是有人說的“五四運動真正的發動者是北洋政府,其總后臺是民族資本家”。
的國家、社會、個人應科學地對待歷史,要尊重與認真學習歷史,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繼續弘揚和創新五四精神。廣大青年應以做好自己的分內事為本,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對國家有用、對社會有用、對人民有用的高水平人才,為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才是愛國精神在的體現方式?茖W精神對廣大青年堅定崇高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義。仍需要“理性批評的態度、兼容并包的胸懷、探索未知的熱情和為真理而獻身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但我國在傳承和發展五四精神方面仍然存在形式主義明顯、與時俱進不足、澄清誤解不力、疏導管理缺乏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五四精神的時代感召力和青年組織的凝聚力的充分發揮。對此,國家、社會、個人應開拓傳承五四精神的現實路徑,形成全方位弘揚五四精神的良好社會氛圍。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概括地講: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五四運動的詮釋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一種青春的贊歌。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歸結起來是,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追尋時代潮流、把握時代命運的偉大精神。站在中國革命的高度也可以概括為三點:愛國主義精神、民主科學精神、改革創新精神。
中國歷史文化語境中的現代知識分子,是近代中西文化沖突導致文化轉型的產物。如果將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等為代表的近代知識分子群體,稱之為中國第一代的現代知識分子,那么,以陳獨秀、胡適、魯迅等為代表的,則可以稱之為中國第二代的現代知識分子。這些由文化沖突而獲得主體高度自覺,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學習”重擔的現代知識分子,亦被稱之為“先進的中國人”。
不同于中國歷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體,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指的是那些以獨立的人格、獨立的身份和獨立的價值標準,借助知識、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來表現自身對于社會、歷史、文化的獨特思考和鮮明的“公共關懷”,體現一種公共良知、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并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和參與社會活動的文化人。在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魯迅無疑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最杰出代表。他的思想、意識、觀念、學說、主張和人格等,都典型地反映出了現代中國知識分子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尤其是他的現代意識的構成和心路歷程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特征,可以說,正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縮影。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1919年5月,中國熱血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掀起了偉大的五四愛國主義運動。他們以滿腔熱血和愛國熱情,用行動和吶喊喚醒了一代人的覺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今天,進入,五四愛國主義運動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仍激勵著中國青年去爭取實現祖國繁榮富強、民族偉大復興。
“少年強則國強!鼻啻杭仁茄晷蕊L里堅守的鐵骨,也是攻堅克難時創新的先鋒。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而距離目標越近,青年越要加倍努力,要把責任擔當扛在肩上,既聆聽反思歷史的聲音,也學習追趕時代的召喚,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對照新標準新要求,立鴻鵠志、做奮斗者、當實干家。
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五四運動是我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它從來都沒有過時,反而正是我們的所需,我們有必要在新的形勢下重新認識五四精神。五四精神首先體現為革命精神,最重要體現就是創新精神,還體現了奉獻精神,其所蘊含的希望與信仰、覺醒與擔當,是中國青少年奔跑的力量源泉。今天的中國不再是1919年的中國。但我們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正是“五四”的覺醒與吶喊,為中國人喚起了沉淪已久的民族精神,帶來了從未有過的現代意識,奏響了青春激揚樂章!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毙缕滦伦鳛,愿五四精神由青年一代傳承凝聚弘揚,“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刻苦鉆研,勤奮工作”,立足崗位,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價值,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身力量。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