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由五部分組成
五四精神是由愛國主義、破舊立新、批孔、民主、科學五部分組成的。
第一,愛國主義。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在當時,愛國,首先是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役和封建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當我國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民族災難極其深重的緊要關頭,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之所以要游行示威,就是因為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英、美、法所主導的巴黎和會沒有把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交還給中國,而是交給了日本,使中國的主權受到極大的侵害。所以,愛國學生呼喊的口號是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其游行示威的直接目的是要阻止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的協定上簽字。五四運動鮮明地貫穿著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題。這場運動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四精神是“愛國主義”,而不能簡稱為 “愛國”。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說:“工人沒有祖國”。那時,列寧還主張俄國在戰爭中失敗,因為俄國政府參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非正義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那時,日本人“愛國”,就應該參加侵略軍、侵略別的國家,殘殺被侵略國家的人民。所以,我們應該提倡愛國主義,而不是簡單的“愛國”。
第二,破舊立新。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解放思想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猛烈地沖擊了幾千年來的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開辟了道路。“五四”的思想解放包括兩種解放:“對傳統求解放”和“對西方求解放”。“對傳統求解放”主要表現為對傳統文化的反省、批判和重新估定其一切價值。“對西方求解放”主要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的影響,國人一方面要求重新審視中西文化關系,對“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化觀提出了質疑和批評;另一方面不再認為西方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中國未來發展道路的唯一選擇,而主張以俄為師,走。五四運動期間的“破舊立新”主要是兩破兩立:其一,打倒“孔家店”,破孔子思想,立科學思想;其二,反對北洋軍閥專制政府,破專制思想,立民主思想。
第三,批孔,即批判孔學?讓W是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孔孟之道和儒家思想的簡稱?讓W是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自從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至五四運動止,孔子思想統治了中國2000年。進入民國時期,北洋軍閥政府仍然把孔學當作宗教教條一樣強迫人民去信奉。在五四運動之前,已經開始了對孔學的批判。針對當時社會上愈演愈烈的尊孔復古逆流,批孔先鋒們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五四運動爆發以后,“打倒孔家店” 的口號響徹全國,五四先驅們掀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批孔高潮,在中國社會涌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這股潮流沖決了禁錮思想的閘門。批孔先鋒們不愧是敢于向兩千年來神圣不可侵犯的傳統思想和封建禮教進行挑戰的第一批英勇戰士。
民主與科學是五四運動之前由五四先驅們樹立的兩面大旗。 1915年9月,陳獨秀在標志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的《青年雜志》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向中國人民疾呼:“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不久,他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中又形象地將民主與科學稱之為“德先生”(Democracy)與“賽先生” (Science),并說:“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五四運動期間,民主與科學得到了大規模的宣傳和弘揚。這就極大地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推動了思想文化的變革。正是從五四運動起,民主與科學開始深入人心,成為一種社會意識和價值觀念。
第四,民主。民主既是一種國家政治制度,又是一種觀念意識、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在五四運動時期,民主首先是推翻專制獨裁的舊制度,建立民主的新制度,實現最廣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其次,民主是指民主觀念和民主精神。
第五,科學。五四運動時期所倡導的科學首先是探索指導中國人民根本改變受奴役、受壓迫地位的科學真理和發展道路;再就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觀念、科學的思想方法等。另外,科學還是一種廣義上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小學生五年級詩歌小報手抄
時間:2023-09-18 13:0:42小學生詩歌小報手抄報圖片
時間:2023-09-18 03:0:39小學生詩歌小報手抄報內容
時間:2023-09-16 15:0:30三年級中國傳統節日手抄報
時間:2023-09-13 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