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里,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小編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簡稱“昆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昆曲發源于14世紀中國的蘇州昆山,已有6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三大古典戲劇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第一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也是蘇州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蘇繡
蘇繡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與湘繡、粵繡、蜀繡齊名,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各地,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中國蘇繡工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繡品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
3、碧螺春綠茶制作技藝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類,此茶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卷曲成螺,產于春季,故名“碧螺春”,已有1000多年歷史,因產于蘇州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又稱“洞庭碧螺春”,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洞庭(山)碧螺春茶更是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江蘇著名的特產。
4、宋錦織造技藝
宋錦織造技藝是中國蘇州傳統手工技藝之一,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生產的宋錦,織工精細,藝術格調高雅,具有宋代以來的傳統風格與特色,與元明時期流行的光澤艷麗的織金錦、妝花緞等品種有著明顯的區別。2006年5月20日,宋錦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蘇州緙絲織造技藝
蘇州緙絲織造技藝,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緙絲,又名刻絲,是中國古老、獨特的一種傳統織造工藝,主要存在于蘇州及其周邊地區。蘇州緙絲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國,成為主要產地。明清時代,蘇州緙絲仍昌盛不衰。2006年5月20日,蘇州緙絲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蘇州緙絲織造技藝,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緙絲,又名刻絲,是中國古老、獨特的一種傳統織造工藝,主要存在于蘇州及其周邊地區。蘇州緙絲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國,成為主要產地。明清時代,蘇州緙絲仍昌盛不衰。2006年5月20日,蘇州緙絲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之間,東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總面積8657.32平方公里。全市地勢低平,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太湖水面絕大部分在蘇州境內,河流、湖泊、灘涂面積占全市土地面積的34.6%,是著名的江南水鄉。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2021年平均氣溫18.3℃,降水量1318.6毫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自然條件優越。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林果等。低洼塘田較多,出產蓮藕、芡實、茭白等水生作物。特產有鴨血糯、白蒜、柑橘、枇杷、板栗、梅子、桂花、碧螺春茶等。長江刀魚、陽澄湖大閘蟹和太湖白魚、銀魚、白蝦等為著名水產品。
蘇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2500多年歷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時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以“小橋流水、粉墻黛瓦、史跡名園”為獨特風貌,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881處,其中國家級61處、省級128處。
蘇州是全國重點旅游城市。平江、山塘歷史街區分別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和中國最受歡迎的旅游歷史文化名街。蘇州大市范圍內現有108座園林列入蘇州園林名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等9個古典園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⑶、盤門、靈巖山、天平山、虞山等都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太湖絕大部分景點、景區分布在蘇州境內。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