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里,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小編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醴陵釉下五彩燒制技藝”的知曉率很高
在隨機詢問了部分市民,讓他們立即說出5個株洲非遺項目,他們不約而同地說到“醴陵釉下五彩”或者“醴陵瓷”等關鍵詞
作為株洲的“明星”非遺項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不僅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而且是我市知曉率最高的非遺項目。
剪紙、皮影戲和炎帝等,非遺關鍵詞也被許多市民提到。但讓很多市民想不到的是,有關剪紙、皮影戲和炎帝的非遺不止一項。
其中剪紙就有株洲縣劉金蓮剪紙,蘆淞區百井剪刻紙、攸縣洪氏剪紙,石峰區李映明剪紙四項,有關炎帝的非遺項目有,國家級非遺項目炎帝陵祭典和省級非遺項目炎帝傳說。
令人欣喜的是部分年輕人,有關注花鼓戲、湘戲等株洲戲曲。而茶陵腐乳、攸縣米粉、沙坡里臘肉等,食品類非遺項目則讓市民十分意外,雖然不少人經常在品嘗它們,但提到這些項目的人卻非常少。
2、今年我市新增市級非遺項目15項
今年7月,我市第七批非遺項目新增的15項,包括民俗、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傳統體育、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傳統美術7個類別。
“醴陵市唐氏皮膚病療法”填補了我市在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上的空白!把琢昕h洋岐畬族祭祖”則豐富了我市少數民族的非遺項目,云龍示范區和石峰區均首次有非遺項目入選。
目前,我市共有市級以上非遺項目92項,其中包括國家級2項、省級13項、市級73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4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74人。
這些非遺項目均能代表株洲本土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學、藝術和科學價值,能體現人民群眾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鮮明特色,在當地具有重大影響,連續傳承百年以上。
3、很多非遺項目成為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市不少非遺項目幾乎成了“標本”
其中藍印花布印染、燒架香、補鍋手工技藝、曾劍鎏金貼金等市級非遺項目均有失傳的危險
為保護非遺項目,我市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格局,每年由財政撥出專項經費。
采取的措施還有,推出“非遺”商城、舉辦各類非遺項目展覽,在市文化館建非遺館,多所學校被確立為非遺項目傳承基地等。
不少非遺項目也正在積極尋求改變,有的走市場化路線,例如蘆淞區花鼓大筒、攸縣槚山皮影戲等。
因為找到了市場而得到了傳承和保護,有的通過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漸漸得到推廣,如炎陵客家山歌、蘆淞區百井剪刻紙,已成為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株洲,古稱“建寧”,現轄三縣一市五區,總面積112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8.33萬人。2021年,全市實現GDP3420.3億元。
株洲是底蘊深厚的神農福地。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開創了燦爛的農耕文化,并安寢在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陂。炎帝陵被譽為“神州第一陵”,是海內外華人尋根謁祖的圣地。炎帝陵景區為國家5A級景區。
株洲是英雄輩出的紅色熱土。毛主席一生16次到株洲,朱毛第一次會面、土地革命第一次插牌分田、第一次將支部建在連上、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等偉大革命實踐活動均發生于此。茶陵縣、炎陵縣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年代,涌現了李立三、譚震林、耿飚、楊得志、宋時輪、左權、蔡申熙等一大批革命家、軍事家,誕生了41位開國將軍。
株洲是加速崛起的制造名城。作為新中國“八個新建重點工業城市之一”,誕生了第一輛電力機車、第一臺航空發動機、第一枚空空導彈、第一塊硬質合金等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的340多個“第一”,擁有“中國電力機車之都”“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特色產業基地”“硬質合金研制基地”等一批標志性名片。在全部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株洲擁有37個,是全省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市州。先后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形成了軌道交通、航空動力、先進硬質材料三大主導優勢產業,培育了研究所企業和制造企業“廠所結合”的發展基因。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3.27%,居全省第一。擁有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8家、201家,總數均居全省第二。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