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里,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小編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燈會
燈會起源于春天祭祀。燈最早是火把,原始人舉著火把上山、到河邊祭祀神靈。人們通過擺燈、掛燈來與神靈溝通。
2、祭杜主
祭杜主是漢族信仰習俗,流行于川西平原等地。十二月廿三夜是送“灶司菩薩”上天日!霸钏尽庇址Q“灶神”,“灶君”,民間貼在灶上的紙馬稱為“東廚司命”。顧名思義,灶神,在魏晉以后逐漸成為與百姓朝夕相處的家神。
3、祭蠶蟲
祭蠶蟲屬于漢族信仰習俗,流行于川西平原一帶。相傳,蜀中開國國王蠶叢教民養蠶, 每年做金蠶數千頭,送給百姓。凡得到金蠶的人家,養蠶一定獲得豐收。他死后,人們因感恩而祭祀他。
宜賓文化特色:
1、酒文化
宜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地區。聚居此地的各族人民依托世代承傳的習俗和經驗,曾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釀制出了各具特色的歷史美酒。有史可考,諸如先秦時期僚人釀制的清酒、秦漢時期僰人釀制的蒟醬酒、三國時期鬏鬏苗人用野生小紅果釀制的果酒等。
2、竹文化
宜賓是一個以綠色竹子環繞起來的城市,因《臥虎藏龍》而名揚天下的蜀南竹海則是宜賓“竹之美景”的代表,120平方公里,清風徐來,極目之處,盡皆竹浪,北宋文人黃庭堅一句“壯哉,竹波萬里”道出了蜀南竹海的氣魄和雄渾。
長寧燈會]
龍燈
彩龍,全長約3米,分首、身、尾三節,竹篾扎,糊紙,彩繪,用黃布連接,各節用竹棍支撐。舞時,龍頭對龍尾,按反時針方向變位,舞完四方為一輪,基本動作由龍首指揮,舞目有“黃龍纏腰”,“金龍抱柱”,“魚躍龍門”等,以鑼鼓伴舞,慶賀佳節。
火龍,分首、身、尾三部分,首尾各一節,龍身為五節。裝飾與彩龍相似,唯體型較大,長約20米,新年耍龍燈,一般正月初八出龍,十五以后收龍。出龍時,前有牌燈導路,龍隨舞寶之后作搶寶狀,上下騰飛左右翻滾,氣勢雄偉,變化無常。鬧元宵時,用火炮,煙花向火龍投放,名叫燒龍燈,舞龍人赤裸上身,頭戴尖斗笠,手持龍節,在各種煙花爆竹交織聲中蹁躚起舞,民間有耍龍燈會把霉氣燒掉的說法,故每年燒龍燈時參與舞龍者爭先恐后。
獅燈
一般在節日或民間喜慶時舉辦。多由懂武術的人組成舞獅班子,舞時,鑼鼓伴舞,節奏明快,緊張熱烈,舞獅一般由四人組成,一人飾沙僧,二人披獅身道具(一人持頭,一人搖尾)扮獅,另一人戴猴頭面具扮猴,配合舞獅作滑稽動作。
牛燈
多在春節期間舉辦,耍牛燈需三人,一人扮牧童,兩人扮牛。表演放牧情景,同時由“牧童”領唱牛燈調,眾和。唱詞大多取自山歌,多數唱詞是通過敘述耕牛辛苦,以吐露農民的辛勞。
花燈
唱時用胡琴伴奏,內容多為長篇愛情故事,是敘事情歌演唱,演唱者可以自由發揮。
車燈
縣內廣為流傳,是民間文藝的主要演唱形式,農村多數男性老年人一般都會唱。表演時,一男一女(男伴),女的坐車,男的推車,車隨人走而似滾動向前,車燈唱腔融山歌、花燈等唱詞,而形成多種腔調,無論什么腔調,都有領唱和相配合。
[苗族婚俗]
男女若另尋新歡,妻子有權另嫁他人,并可帶走一部分勞動所得的財產。苗族男女青年均豪爽大方,能歌善舞,有著廣泛的社交自由。通過各種會期,民族節日,走親戚,趕歌場,互相結識,對山歌,勾通情感。表達愛戀之意。進而互贈信物表示訂婚,在訂婚后雙方仍是自由地參加各種會期和社交活動。如果一方發現對方在愛情上不專一,就主動地退回信物表示毀約。從訂婚到結婚都是自己作主,父母很少包辦,也很少提到嫁妝和彩禮的多寡。
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導致一些青年早戀,解放前一般在15至17歲就結婚,18歲以前都有第一小孩,俗稱三十六歲做爺爺的說法。新中國成立后,頒布了《婚姻法》禁止了早婚,但在一些偏僻山區仍有早婚早育現象。 男女青年訂婚后,男方于春節期間去幾個小伙挑著糍耙,臘豬腿、壇子酒,糖果等去女家拜年一、二次。苗族結婚儀式非常隆重,在結婚前一月,女方開始哭嫁,村中未婚姑娘,每晚聚 會陪哭,嫂子們勸解亦哭,統稱“哭嫁”,實際是唱出嫁歌。婚前三日男方送肉酒聘禮到女家。女方則宴請賓客,舅爺,姑爺及親友禮作賀。這時“哭嫁”也達到高潮。
結婚之前一天叫“插花日”此日女方家賓客齊集,男方必須在插花日派迎親隊伍去女方家。迎親隊伍由年青的7----11人單數組成。領隊的男人叫“娶親大哥”,女子叫“娶親婆”另外還跟隨一班吹鼓手[樂隊]。迎親隊到女方家寨外即鳴放鞭炮,女方緊閉大門,必待娶親大哥送 上開門禮紅包,講一番娶親客套話,才準進門, 迎親隊坐席飲酒時。女方村中的姑娘們會向迎親客人們勸酒,必將迎親客人灌醉,姑娘們還借勸酒、上菜、上茶、盛飯等伺機向迎親人臉上摸抹鍋底黑,摸得娶親人個個成為大花臉,名曰“打粑”, 或用豆渣和蕁麻葉對娶親人圍攻,打得娶親人遍體都是豆渣;蕁麻葉蜇得娶親火焦辣疼,叫“打親”“打發”,既越打越親,越打越發。要女方待老年人出來制止才停。然后,晚上男女青年可以對唱山歌,通宵達。結婚日叫做“正日”,正日黎明,開始發親,由女方送親大哥[兄弟]背新娘從正門出換新鞋送入戶門外的花轎中,抬去男家。若途中與別寨娶親隊伍相遇,則各搶先從高處繞過。到了男家門外就由娶親大哥背新娘從門前火盆上走過,然后新郎新娘行禮拜堂,男方則大擺宴席三天,答謝親朋好友等不在話下,過完三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探親小住幾日。
[僰人風情表演]
興文縣是古僰民族的聚居和最后消亡地,僰人遺跡眾多,僰王山景區原為僰人的重要據點,今天,在僰王山景區設有僰苗風情園,可欣賞僰人歌舞和民風民俗節目表演。 答案補充 [宜賓文化藝術節]
宜賓縣從漢至民一千多年的歷史中,縣地存在著漢晉和宋明巖墓。其巖墓的石刻像內容豐富,形象逼真,堪稱一絕。這些像既反映了漢代農業生產技術、制陶、冶鑄、釀造等的高水平,又表明音樂、舞蹈、雜技、雕刻等文化藝術已在民間盛行。
在民居建筑方面,宜賓縣的建筑很有藝術特色。如集中、西建筑于一體的“朱家民居”。整個建筑占地2400m2,建筑面積1357m2,建筑依地勢而置,主體一樓一底,磚木結構,仿“洋樓”,面積660m2。主體樓后隔天井為廚房、雜物倉,右前方建一座6米見方的印子樓。
居民內道路踏步整齊,花木繁多,尤以主樓前兩株合抱的黃桷蘭樹為珍貴,花開時節,滿鎮飄香。另外有建筑規模宏大,功能分區明確、屋宇高低錯落,造型豐富多姿的李場祥灣民居。群眾文化活動日漸普及,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文藝創作、書法、美術、攝影等作品常獲省級以上各類獎項和入選參加市級以上各類大賽。除此還有各種龍燈、牛燈、獅燈、船燈、扭秧歌,各種健身操運動以及化裝游行表演最受廣大群眾喜愛,其中尤以觀音的龍燈表演為上乘,它集舞蹈、雜技、體育于一身。
答案補充 彝族春節
春節俗稱過年。據彝文古籍記載,彝族曾用太陽歷,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36天,每月從鼠日起頭,十二屬相循環三周,以豬日終尾。一年360天,剩下5至6天為過年日,不計入10個月內。過年分大年小年,大年在10月末夏至日,小年在冬至。但現在的元陽彝族過年逐步漢化,與漢族同過春節。
彝族祭倮
祭倮選在農歷二月,屬牛、屬羊日都可舉行。如果當月寨里死人了,則視為不吉利,推行到下一個月舉行。祭倮活動共三天。第一天全村男女老幼一早打掃家庭和街道衛生,修理村道,中午由畢摩念經文,驅鬼除邪,祈求全村平安,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第二天在村外倮樹林里殺豬祭神話中的英雄阿倮,從事各種祭祀活動;第三天,每戶人家辦一桌豐盛的酒席,端到街心相互請客。不論認識不認識,只要跨進村子的人,就被熱情邀請入席。
彝族端午節
彝族過端午節的形式,與漢族大同小異。但其節日含義卻不同,漢族為紀念屈原,彝族卻為紀念為民除害的天皇—妮吉篩。
節日休息二至三天。村民們殺豬、殺雞外,還要包粽子,祭祀天皇妮吉篩。
彝族端午不忌日,孩童們盡情嬉戲,男女青年則串山對歌、跳樂,是談情說愛的大好時機。 答案補充 苗族年
苗族看重過年,有過三的,也有僅過一天的。臘月三十打糍粑,叫“假贊”。迎祖宗回家過年,叫“道搏葉”,晚上,燒熱水洗腳,叫“染勾婁”(除老膩)。正月初一凌晨,擺設糍粑、酒、肉、唱奠詞請祖宗神靈入席祭供,然后合家入席吃新年飯,叫“勞價贊”。初一至十五,男女盛裝游玩,參加踩山節或外出走親訪友。唯宜賓縣尚有“苗節”,白苗正月初一至初三舉行,花苗九十月間卯日、丑時舉行。
苗族風情節
2002年5月,興文縣舉辦了首屆川南苗族風情節,邀請了筠連、珙縣、敘永、古藺、云南省威信縣苗族同胞同臺匯演。風情節以“游覽石海洞鄉,領略川南苗族風情”為主題,讓游客在享受興文石海大自然奇幻之旅的同時,深刻體驗了川南獨特的苗族風情文化。
節日期間,舉辦了形式多樣的苗族風情展示活動,有苗族歌舞表演項目,如蘆笙舞等,有游客參與項目,如對歌喝米酒、磨秋競賽等,還舉辦了苗族歌舞篝火晚會。游客在石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熏染中“樂不思蜀”,流連往返。
這種苗族文化藝術節每兩年舉辦一次。 答案補充 踩山節
踩山節是苗族聚會交往的節日,時間都在正月初一至初十之間,每個踩山的地點和時間,都是固定不變的,并有他的來由。建國前的踩山地,是一些苗族人婚后多年未生育而設定求子地點,他們“固定一山丘,求子許愿當承頭,花桿掛壺酒,盛裝眾老幼,歌舞在四周”,連續三年許愿,有生育后,人們每年就按時到這山上來聚會,由此而俗成節日。建國后的踩山節是根據當地苗族人民的需求而定的,有一定商品交流和旅游性質,如久慶玉屏山踩山節。現在的踩山節,已由起初的祈求人丁興旺而逐步演變為祈禱年豐、交流生產經驗、加強民族團結和交往、會親、相親為內容的一項民俗活動,這項活動也為未婚育青年和人們提供了交流感情的機會,也為民族地區的商品交流提供了場地,實實在在實現人民美好的愿望。踩山這一天苗族人人穿著節日的盛裝,帶上蘆笙、簫、笛、嗩吶、鑼鼓等樂器,在踩山節場內開展集體蘆笙舞、連槍舞、對歌等多項活動,呈現出一派歡樂、祥和、平等交往的氣氛。
興文最鬧熱的踩山節要數1994年和1996年正月初九的久慶玉屏山踩山節,參加人員近三萬人。毓秀苗族鄉迎春村呼煙坪山,1987年參加踩山節人員上方。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