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關于8月和9月秒殺公積金額度的傳聞不絕于耳,皆因廣州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兩個月前出臺了一項政策,既不允許“二次貸款”,又對每個月的發放額度作出了限制。
在公積金管理中心看來,住房公積金是一項福利,應該擴大其受益面。事實上,公積金管理中心是很容易推斷一個財政年度公積金歸集總額的,因為參加公積金供款的企業職工是相對穩定的,而每月職工供款額也是相對固定的。一年內的歸集總額加上上一個財政年度結余的數額就是本年度可以發放貸款的總額,除以12個月就是每個月平均可以發放的貸款。因此,公積金管理中心以當年歸集數作為基礎,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則,從而得出從8月開始必須嚴格控制貸款額度,以保證年內公積金不會出現收不抵支的情形,這種理財觀念不能說是錯的。
可是,上述的管理模式卻顯得保守了:公積金管理模式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強制性質,不管供款人愿不愿意,都要每個月向公積金賬戶供款,其現金流是穩定的,倘若廣州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搖身一變,成為住宅銀行的廣州分行,碰到當月流動資金出現缺口,完全可以以較高的利息,向有資金余額的其他分行拆借資金,一來,公積金貸款的利率肯定是高于存款利率和國債利率的,對于拆出資金的一方是有利的;二來,廣州市公積金貸款需求殷切,證明廣州市民看好未來的經濟前景,也看好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前景,水漲船高,資金收益率上升,這對于作為公積金供款者的廣大職工來說,是自身的財產增值保值的好機會,兩全其美的事情,豈有不干的道理?
照此思路,公積金管理模式完全可以突破年度歸集額與當年貸款額之間必須平衡的“金科玉律”,充分利用公積金歸集所帶來的穩定現金流與商業銀行進行合作,無論公積金管理中心是否獲批為住宅銀行,商業銀行也會很愿意為公積金管理中心提供信貸支持。
當然有人會質疑說,公積金管理中心畢竟不是一家商業機構,其未必是以市場效益最大化作為目標,這就是問題的實質了—公積金管理中心是政府的一個事業單位,其工作目標并不一定是廣大公積金供款人的利益最大化。
那么,我們就需要改革公積金的管理制度和模式,讓其逐步走向市場化運作,讓供款者可以自由遴選公積金管理機構,屆時,我相信公積金管理中心就不會以“每月限額10億”以及“公積金申請人一輩子只能申請一次公積金貸款”為由去限制公積金申請人的訴求了。
(作者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
北京公積金官網登錄入口網
時間:2024-05-27 09:0:55達州如何計算公積金
時間:2024-02-12 02:0:54廣安如何計算公積金
時間:2024-02-12 02:0:39宜賓如何計算公積金
時間:2024-02-12 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