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的歷史意義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武裝侵略的開始,是它爭奪亞洲霸權和走向發動世界戰爭的起點,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兩個策源地之一-遠東戰爭策源地的最早形成。
揭開二戰序幕
九一八事變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生在中國東北的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它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它的爆發標志著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的揭開,同時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
社會性質轉變
毛澤東曾明確指出:“自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以后,中國又變成了一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薄熬乓话恕笔伦兒,中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華北地區擴展,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中華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
民族團結抗日
九一八事變及時向全國人民敲起警鐘,“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為華夏兒女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迅速提高,并付諸實踐;許多愛國知識分子積極發表政見和主張,呼吁全國人民“徹底明了國難的真相!”“人人應視為與己有切膚之痛,以決死的精神,團結起來作積極的掙扎與苦斗”,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國共兩黨是當時中國的兩大政黨,九一八事變后,隨著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民族團結也日益增強,兩黨的民族使命感迅速增強,有力的促進了兩黨的再次合作,從東北地區到西北地區,最后發展到全中國,終于開創了團結御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新局面,實現了民族大團結。
“九一八”事變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事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紛紛要求抗日,反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主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影響下,東北人民奮起抵抗,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先后出現了東北義勇軍和各種抗日武裝。1936年2月,東北各抗日部隊統一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1937年“七七”事變后,抗日聯軍團結廣大群眾,進一步開展了廣泛持久的抗日武裝斗爭,有力地配合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抗戰。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吞并中國、稱霸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而采取的一個蓄謀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驟。早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在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系”。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以“滿蒙”為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1931年,日本軍部秘密制訂了有關侵略我國東北的方針、步驟和措施。在完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周密準備之后,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揭開了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1931年9月18日的這一天,日本在中國東北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并且拉開了侵略中國的序幕。在歷經四個月之后,日本開始了全面侵占東北的活動。日本一方面建立傀儡政權,一方面對東北進行野蠻的經濟掠奪。在長達十四年的時間里,將近有三千多萬的東北同胞慘遭蹂躪,使得東北在日本的摧殘下,徹底淪陷。那么九一八事變的具體經過又是什么樣的?
戰爭率先開始于1931年9月18日傍晚,大概是在夜里的22時20分左右,當時日本的關東軍在離東北軍駐地的北大營800米的鐵路上引爆了小型炸藥,炸毀了這條鐵路,事后還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中國人尸體放在現場,作為東北軍破壞鐵路的證據,甚至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并襲擊日守各隊。而這一事件就拉開了日本侵占東北的帷幕。
當夜事變發生時,東北軍隊奉張學良的命令,對日軍的挑釁采取不得抵抗。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不抵抗命令,使得北大營8000名守軍被只有300左右的日軍擊潰。后來在同年的11月4日,日本關東軍開始攻擊嫩江橋北守軍,最后于19日,日軍攻陷了東北的齊齊哈爾。
張學良在事件爆發后離開奉天,并帶領屬下轉移到錦州。而日本的關東軍派出了12架轟炸機空襲錦州。而張學良依舊不抵抗,最終使得黑龍江省徹底淪陷。后來對于是否抵抗問題,南京政府與張學良之間發生分歧。張明顯地傾向于和平方法解決,甚至不聽勸告,一意孤行帶軍從錦州撤退,最終導致錦州被侵占,甚至使東北徹底淪陷。
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開館
時間: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報名人數 總人
時間:2023-09-20 12:0:17東營所有的大學名單 東
時間: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學名單
時間: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