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連同《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并審議,并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和“十二五”工作回顧
,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克難攻堅、砥礪奮進,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的偉大征途上闊步前進。這一年,我們在困難和挑戰中穩定增長,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同類城市前列,“萬億倍增”開局良好;這一年,我們在動力轉換中加快創新,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熱潮涌動,創新創業蔚然成風;這一年,我們在深化改革中破解難題,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制度紅利加速釋放;這一年,我們在完善功能中提升品質,“綠道年、路網年、停車場年”建設成效顯著,城市面貌日新月異;這一年,我們在加快發展中改善民生,社會建設全面加強,市民福祉不斷增進。經過一年艱苦努力,我們較好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為“十二五”發展畫上了圓滿句號,為“十三五”開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45億元,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左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左右。
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服務企業、項目支撐,全力以赴穩增長。及時出臺支持企業發展“1+5”政策措施。建立重大產業和城建項目周末調度、每月十企座談等制度,開展“萬名干部進萬企、創優服務穩增長”等主題活動,政企聯動、共渡難關。
高端優質項目呈現“多點齊發”新局面。投資5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開工8個、投產2個,投資10億-50億元工業項目開工52個、投產49個,完成工業投資2769億元。上汽通用武漢基地實現當年達產,聯想摩托羅拉項目實現量產,力諾新康化工產業園、長飛科技園一期等建成投產,華星光電、天馬LTPS6代線、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等項目加快推進。永旺經開夢樂城、宜家薈聚購物中心等重大服務業項目開業。
經濟運行呈現“四個強勁”新亮點。重點工業行業增勢強勁,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分別達2614.5億元、1780.2億元,增長22.3%、11.2%。金融業增勢強勁,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16.1%、18.4%。房地產業增勢強勁,新建住房銷售22.5萬套、2283.8萬平方米,均居全國城市第2位,分別增長25.1%、27.1%。新興商業業態增勢強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135億元,增長33.5%。
結構調整呈現“兩升兩降”新態勢。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升,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2.7個百分點,重化工業比重降,占比下降3.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升、單位能耗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單位能耗下降9.5%左右。服務業結構持續升級,“互聯網+”產業創新工程率先發力,新增泰康人壽在線保險等122家互聯網金融企業,長江大數據交易所(籌)、東湖大數據交易中心成立運營,互聯網企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迅猛發展;社會物流總額2.8萬億元,工程設計、旅游等產業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
二是突出創新引領、動力轉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研究制定支持創新“1+9”政策。加快提升創新能力。新建工程技術中心、企業研發中心等各類科技創新平臺139個,新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跨國公司研發機構23個,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人才390名。發明專利授權量6003件,增長55%。
創新科技體制機制。在全國率先開展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全面推進職務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武漢地區10所試點高校共轉移轉化科技成果5372項。新三板掛牌企業新增70家,累計149家。
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5個專業園區納入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一區多園”試點。新建科技孵化器116萬平方米,新認定國家級眾創空間14家,全市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特區新創辦企業1822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7700億元。
三是突出功能提升、品質改善,全面協調推進城市建設。樹立“讓城市安靜下來”理念,突出抓好城市建設。加快推進重大交通樞紐項目。陽邏港集裝箱三期開港運行,天河機場第二跑道、機場交通中心主體工程完工,機場旅客吞吐量1894.2萬人次,居中部第一。光谷火車站開工建設。獲批國家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寬帶網絡提速降費。
完善路網體系。首條穿越漢江地鐵——3號線一期開通試運營,地鐵成環、通達三鎮。二環線全面貫通,東湖隧道、江漢六橋、中法友誼大橋建成通車,三環線、中南路、中北路、21號公路、青王公路、長豐大道等完成改造。軌道交通5號線、1號線徑河延長線、蔡甸線開工建設,11條地鐵線同時建設。新開工漢江大道、青山長江大橋等項目。新改建次支路130條,建成慢行交通系統160公里,新增停車泊位16210個。
實施排澇治污供水攻堅行動計劃。新增排水干網109公里、污水管網110公里、供水管道30.5公里,完成三金潭、湯遜湖、黃浦路一期等污水處理廠改擴建,余家頭、琴斷口自來水廠改擴建工程完工。獲批開展全國海綿城市試點。
加強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園博園建成開放,成為城市生態新地標,金口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項目榮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40城市獎。東湖綠道啟動建設,環漢口綠道、環墨水湖綠道加快推進,新增綠道233.7公里。四環線生態林帶開工建設,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建成開放,修復破損山體4333.5畝。智慧湖泊管理系統上線試運行。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等薄弱區域環境治理不斷加強,建成長山口垃圾焚燒廠二期工程,新建地埋式垃圾收集站97座,新改擴建公廁117座。
四是突出問題導向、關鍵環節,蹄疾步穩推進改革攻堅。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市級權力事項由4516項壓縮到1822項,市級行政審批事項由240項減少到166項,為全國審批事項較少城市;全面實行工商注冊“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率先開展“行政審批3.0”改革,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堅持依法行政,出臺《武漢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及系列配套文件;認真貫徹新《行政訴訟法》,制定實施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新規。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7件,制定政府規章9件,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建議案、提案全部辦結。
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制定非公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實施辦法,積極推進城建PPP項目。私營企業達28.3萬戶,增長20.9%。
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出臺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1+10”系列改革舉措。100個老舊社區“幸福社區”創建工作全面完成,85%的住宅小區組建業主委員會。編制《武漢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推進陽光信訪、法治信訪、責任信訪。
五是突出開放合作、拓展視野,提升國際化水平。新引進投資5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個、30億元以上服務業項目10個,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4家。實際利用外資73.4億美元,增長18.5%。新開通武漢至澳大利亞黃金海岸、意大利羅馬等6條國際直達航線,武漢成為中部首個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中歐(武漢)國際貨運班列回程貨量居全國中歐班列第一。第十屆中國(武漢)國際園林博覽會精彩開幕。英國駐漢總領事館開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武漢經貿辦事處設立。
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在武漢設立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秘書處,四省會城市聯合推出“雙創”合作一體化政策,實現醫保異地就醫及時結算。對口援建幫扶工作扎實開展。
六是突出城鄉統籌、轉型示范,提高農村農業發展質量。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提檔升級7萬畝設施蔬菜基地,推廣肉類蔬菜二維碼追溯系統,“菜籃子”綜合自給率超過70%。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2510億元。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1.35萬家,新一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完成農村排灌港渠整治3506公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工程,惠及300個村22.5萬人。全市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客運班車。開展農村環境整治,35%的行政村環境衛生達標。推進精準扶貧,脫貧9362人。
七是突出以人為本、惠民利民,著力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全市公共財政用于民生領域的支出達939億元,增長17.8%。新增就業18.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2萬人。健全城鄉居民、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社會保險凈增參保42.4萬人次。建成保障性住房8.9萬套。
加強文化建設。全面實施“三個千萬人次”文化惠民工程。江漢關博物館、武漢科技館新館建成開放。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成功舉辦WTA武漢網球公開賽、世界中學生田徑錦標賽、亞洲田徑錦標賽等國際賽事。獲得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承辦權。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各類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完成40所公辦幼兒園新改擴建、99所公辦小學標準化建設任務。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和校企合作取得新成效。啟動國家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組建707個全科醫生服務團隊,簽約服務城鄉居民240萬人。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下降。
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近12年來,首次實現刑事警情同比下降,“六五”普法圓滿完成。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
國家安全、國防動員、軍民融合、雙擁、民防、消防、仲裁、保密、參事、氣象工作積極推進,文史、檔案、民族、宗教、僑務、地方志工作得到加強,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各項目標的實現,標志著我市“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笆濉币詠,全市人民緊緊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的宏偉目標和武漢2049遠景戰略,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書寫了無愧于時代的輝煌篇章!
這五年,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跨越,躍上萬億元臺階,進入全國城市第一方陣。工業倍增計劃成效明顯,工業投資累計10537億元,形成大光谷、大車都、大臨港、大臨空四大工業板塊,千億元產業從1個增加到5個。80萬噸乙烯、上汽通用武漢基地、聯想武漢基地、東風本田二廠、神龍三廠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新武漢造”加速崛起。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金融、物流、商貿、會展、工程設計、旅游等優勢行業進一步壯大,5A級景區位居同類城市首位,文化創意、軟件信息、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發展迅猛。
這五年,城市建設規?涨,城市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地鐵、快速路網、過江通道和城市有機更新改造引領城市蝶變,城建累計投入6870億元,是“十一五”的2倍。地鐵從無到有,連續4年每年開通一條線路,運營里程達126公里。中心城區快速路網基本形成,建成武漢大道、二七長江大橋、鸚鵡洲長江大橋,開工建設四環線。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鞏固提升,“米”字形高鐵中心正在形成;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納入國家戰略,陽邏港邁入世界內河集裝箱港口第一方陣。建成武漢市民之家、辛亥革命博物館、光谷國際網球中心、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楚河漢街等一批城市新地標!俺枪芨锩睆娏ν七M,城市環境顯著改善。
這五年,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獲批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發展活力競相迸發。全面深化改革,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完成,率先推出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程序清單。開展電視問政,嚴格治庸問責。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黃金十條”,高校職務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走在全國前列。武漢獲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累計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4項、一等獎6項;高新技術企業達1529家,比“十一五”末凈增1006家。
這五年,國際大通道加快形成,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城市影響力不斷增強。國際和地區航線新增30條,達37條,天河機場成為中部地區國際航線最多、國際國內旅客吞吐量最大的國際機場。開通至東盟、日本、韓國等近洋航線。中歐(武漢)國際貨運班列開通并實現雙向常態化運營。來漢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230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69.9億美元、進出口總額1188億美元,分別是“十一五”的2倍、1.93倍。
這五年,民生社會事業顯著進步,城市文明建設躍上新高度,成功摘取全國文明城市桂冠!昂萌酥恰毕碜u全國,擁有全國道德模范11人,位居同類城市第一。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社會保險擴面新增420萬人次,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教育均衡發展水平、醫療資源總量和服務能力均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武漢被確定為全國少數民族服務管理示范城市。我市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榮膺國家衛生城市稱號。
各位代表!武漢,每天不一樣!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座城市,生機勃發、欣欣向榮。五年的成就,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的方向引領和深切關懷,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關心支持,得益于市委的科學謀劃和總攬全局,凝聚著千萬武漢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承載著歷屆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礎。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在漢單位和各類駐漢機構,向駐漢部隊、武警官兵,向為武漢建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專家學者,向參與城市建設的勞動者,向所有關心支持武漢建設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武漢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短板:創新鏈不夠完整,創新生態不夠優化;工業總量還不夠大,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步伐不夠快。在大規模推進城市建設的同時,解決“城市病”突出問題還沒有完全同步,交通擁堵還比較突出,排水系統建設滯后于城市發展,“攤大餅”現象還沒有得到徹底遏制。城市管理不夠精細,有的方面還比較粗放、甚至缺失,空氣優良天數偏少,霧霾天氣時有發生;保護水體、提升水質任務還很艱巨,保護濕地、山體等生態系統措施亟待加強。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與城市經濟發展位次還不相適應。一些政府工作人員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的精神還不夠強。我們將正視矛盾、直面問題、彌補短板,讓全市人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和成效!
2020年黨員兩學一做四講四
時間:2023-09-17 02:0:39關于黨員個人四講四有對照
時間:2023-09-13 19:0:012020年兩學一做黨員個人自
時間:2023-09-21 21:0:482020年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民
時間:2023-09-18 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