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時間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那么今年全國兩會有哪些熱點提案呢,一起來了解最近幾年全國兩會關于互聯網解讀,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政策內容以官方發布為準。
近兩天又到了每年例行舉行的“兩會”時間,去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人工智能(AI),在 2018兩會上仍然是互聯網、科技領域代表熱議的重點話題。
據悉,今年公布的新一屆全國代表委員名單中,至少有9名互聯網領域“大咖”。其中,包括百度李彥宏、騰訊馬化騰、聯想楊元慶、浪潮孫丕怒等科技公司大佬都提交了關于人工智能領域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已經連續四年提交了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提案。在今年的兩會上,李彥宏準備的四項提案中,有兩項就與人工智能相關,涉及到希望政府出臺政策鼓勵人工智能平臺與無人駕駛領域。
對中美人工智能發展而言,李彥宏認為美國人工智能擁有人才、基礎理論研究、算法等領域有優勢;而中國人工智能在數據方面有很大優勢,尤其是中國擁有7億多網民這些大數據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今年兩會期間所帶來的八項提議,分別涉及到數字中國、工業互聯網、金融安全、醫療健康、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
馬化騰認為,在某些特定場景下,可以利用AI技術以低成本方式模擬人腦進行后臺管理。盡管AI通用很遙遠,但AI垂直領域有很多機會。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建議用人工智能技術武裝各行各業,將人工智能的“水滴”滲透到各行各業。同時,楊元慶認為,人工智能必須要與行業結合,才能形成有效能的行業智能,從而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快速融合。還要加大培育行業智能領軍企業的力度,并在重點行業應用示范。
浪潮孫丕怒:注重AI科技與人才的培養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怒表示,當前核心領域的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不受重視。他建議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制度,從大學本科生開始設立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并重點規劃適應人工智能新技術和新產業需求的裝備技術、產品,突破關鍵原創技術。
21世紀是互聯網的時代;ヂ摼W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甚至改變了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互聯網+”也發展成為一種新的產業模式。如果說 1804年法國民法典是19世紀風車水磨時代民法典的代表,1900年德國民法典是20世紀工業社會民法典的代表,那么,我國的民法典則應當成為21世紀 互聯網時代民法典的代表。
歷屆兩會熱點解讀互聯網
民法典如何反映互聯網時代的特征?
一是強化對人格權的保護;ヂ摼W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給個人隱私等人格權帶來現實威脅。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人肉搜索”泛濫,網上非法披露他人短信、微信記錄等現象時有發生。這就有必要有針對性地加強人格權立法,強化人格權保護。
二是預防網絡侵權行為的發生和擴散。在網絡環境下,侵害人格權等權利的行為具有易發性,損害后果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許多國家都采用了禁令、刪除、屏 蔽、斷開鏈接等方式來保護網絡侵權的受害人。我國未來的民法典除了從正面確認主體所享有的各項人格權益外,還應當著力預防通過網絡侵害他人人格權的行為。
三是有效規范個人信息的利用。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蘊含的經濟價值日益凸顯,利用方式也日益多樣化。尤其是大數據交易市場已經形成,如果不能及時確認個 人的信息權利,可能會嚴重威脅個人的隱私權等人格權益。我國未來的民法典在確認和保護個人信息權的同時,應當平衡好個人信息利用與人格權保護之間的關系。
四是規范網絡交易行為。據統計,歷屆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達3.8萬億元。在網絡環境下,要約、承諾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有關合同成立的傳統規 則也應作出相應的改變。尤其是網絡交易平臺、支付平臺等新事物不斷出現,如何在網絡交易中對消費者進行傾斜保護,是合同法的新問題。因此,我國未來的民法 典應當關注網絡環境對人們交易方式產生的影響,強化對網絡交易消費者的保護。
五是豐富權利公示方法;ヂ摼W具有便捷性和無邊界性,它不 僅使建立統一的登記和查詢制度成為可能,而且使權利的公示方式較之于傳統更為便捷、有效、完整,查詢更為方便,還擴大了可以公示的權利范圍。同時,借助于 互聯網登記,如動產抵押登記等各種新型的擔保也成為可能。另外,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登記,極大地降低了登記的查詢成本,這也會對查詢的條件和范圍等產生影 響。為此,也需要民法典對相關制度進行調整。
互聯網的高效便捷給中國民法典的編纂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也帶來了挑戰。作為社會生活百科全 書和市場經濟基本法的民法典,應當充分體現互聯網時代的時代特征,有效引領時代發展。編纂民法典是近幾年內法治建設的一件大事,立法機關正在穩步推進這項 工作。法律人和社會公眾,都應該關注、參與,并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