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春聯一開始不叫“春聯”,而叫“桃符”。據說貼桃符的起源很早,當時貼“桃符”是為了用來驅除妖魔鬼怪。傳說,古代有一種極其兇殘的怪獸,經常作惡,危害百姓,卻又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降住它。后來,有兩位專門除妖的神仙,他們用桃枝降住了怪獸。于是,民間便傳出,直呼偶在門上掛上刻有兩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來,這樣的桃枝被稱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來了。
在五代十國時期,桃符演變成了春聯。據記載,當時后蜀主孟昶讓張遜在桃木上題詞,他寫完之后,孟昶覺得不對仗,便又寫道:“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這是中國第一幅春聯,而在當時還被成為桃符。后來紙張的出現,桃木換成了紅紙。春聯真正的出現是在明朝朱元璋時期,當時,朱元璋要求家家戶戶貼春聯,于是大街小巷處處貼滿了春聯。
意義
為春節增添喜氣的氣氛。春聯都是紅底黑字或者紅底金字,加之各種紋飾,符合新春的喜慶和歡樂,為春節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表達美好的祝愿和愿景。春聯中的紋飾,如魚,寓意年年有余;美好的語言,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等美好的祝福語表達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渴望。
民間說法有避兇免難的作用 。這一說法來源于“年獸”的傳說,據說年獸怕紅,于是每年除夕家家戶戶貼對聯,就是為了驅除年獸,因此貼對聯的習俗流傳至今,表達了人們避兇免難的愿望。
中國人很重視春節,提起春節,就不得不說起春聯。貼春聯,是中國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上下兩聯加橫批,紅色打底,墨色或者金黃上色,穩重而鮮,春節的熱鬧已經傳遞出來了。
春聯是中國人慶祝春節的民間習俗之一。常常膾炙人口的有北宋大文豪王安石對春聯的描寫“千家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宋以前,春聯經常會被寫在桃符上,在新的一年來臨之際,辭舊迎新,將新桃符換上。桃符為桃木所做,古人認為桃木能辟邪,百鬼所畏,故新年來臨之際,都會換上新的桃符,這也是最早春聯初夏的雛形。
在宋以后,桃木符才漸漸的改為紅色的紙張,才開始被人們稱為“春貼紙”或“春聯”。
過年貼春聯
春節貼春聯表達的是一家一戶對新年的美好愿望,諸如“六畜興旺,五谷豐登”之類;或與中華民族干支紀年文化相關連,春聯中嵌有“鼠”、“!薄ⅰ盎ⅰ、“兔”、“龍” 、”蛇“、”馬“、”羊“等生肖物名,如“錦鯉飛身酬遠志;祥羊跪乳感親恩”等;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新年新氣象,做為中國顏色,紅色的春聯將中國人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的歡喜、興奮之情表現的淋淋盡致。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