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那么汕頭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
在汕頭過春節,往往從農歷十二月末就開始了。
農歷十二月廿三,汕頭人不像北方一樣過小年,而是認為這一天是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餅包一些糖來感謝灶神,還得把廚房收拾干凈,感謝灶神這一年來讓家里衣食不缺,同時也希望來年甜甜蜜蜜、豐衣足食。
過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須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這也是有原因的:“塵”與“陳”諧音,陳是陳舊,掃塵就念作了掃陳,就是把窮氣、晦氣掃出去。家家必須將肉類、菜類、魚類等食物都準備充足。
除夕夜,男人們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們為做團圓飯忙碌著;小孩子們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門外貼上一隊金燦燦的對聯,里屋貼著一個倒福,其含義是:運用了“倒”與“到”的諧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戶戶吃團年。在街上,到處都可以聞到年飯的香味兒。遠在異國他鄉的親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來團聚。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沒人睡覺,都是在守歲,鞭炮聲日夜不絕,人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鋪戶關門,到初六才開張迎客。正月初一與除夕真是不一樣:大街上蓋滿了“紅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紅紙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并沒有很多事要做,鋪戶的伙計們可已輪流交換著去聽戲、逛花市和逛街。
拜年是潮汕人最注重的禮俗。潮汕人拜年主要有三種類型,所行禮俗互不相同。
第一種為家人之間的拜年。在潮汕,早晨祭祖后,晚輩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新春如意”“健康長壽”。
第二種為親友之間的拜年。吃過早飯后,家人或一起或分散向親朋好友拜年。親友之間的拜年活動常在初一、二的上午,故潮汕有句俗諺曰:“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也就是拜年越早越好,越見有誠意。
第三種為同僚同行之間的拜年。這大多是禮節性的行為。
汕頭,簡稱“汕”,別稱鮀城、鮀島。廣東省轄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華僑試驗區)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粵東中心城市 和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截至2020年末,全市下轄6個區1個縣,總面積2199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汕頭常住人口553.04萬,人口密度2515人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排名全國城市第七。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29.87億元。
汕頭位于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南瀕南海,東與臺灣隔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是中國大陸唯一有內海灣的城市。
汕頭是中國宜居宜業城市、廣東省營商環境優秀等級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游城市 、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七次、首屆中國美麗城市典范、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市(縣、區)、國家創新型城市 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汕頭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潮汕文化重要的發源地、興盛地之一。 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500多萬人,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140] 潮汕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分支,以潮汕方言、潮汕英歌舞、潮劇、潮菜、潮繡、工夫茶、潮汕工藝、潮汕抽紗、潮汕民居、潮汕善堂、潮汕商幫、潮汕木雕、迎老爺、出花園、三山國王等特色文化為代表。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