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那么德州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
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中國農歷,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顒觿t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春節源于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據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用朱砂涂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后,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于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德州春節習俗有:放開門炮、拜年、聚財、占歲、送神、添財(添缸)、開市等。
開門炮仗: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德州民間各家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拜年:大年初一,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年長者還要給兒童壓歲錢。清晨天剛放亮,人們都早早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有的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舊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德州拜年的習俗,一般初一拜父母、宗族、鄰里、單位領導、同事;初二拜姥姥家、舅家;初三拜岳父母、姐姐家;隨后再拜其它親戚朋友,德州就有“初二姥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和“拜年拜到初七、八,也沒豆腐也沒渣”之說,拜年不超過正月十五。在拜鄰里時,一般不攜帶禮品,但每家都喜歡他人到家中拜年,并以各種瓜果、點心、煙茶熱情款待。拜鄰里時在每家停留時間不長,謂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寧漏一村,不漏一戶”之說。去岳父母家拜年要攜帶煙酒、點心、水果之類的禮物。到親戚家拜年,要按輩分,拜長輩都行叩拜禮,同輩則抱拳作揖,相互道賀,道“您過年好”、“恭喜發財”之類的吉祥話,同時也接受親戚的晚輩拜年,主人要給小孩壓歲錢。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種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后來的“賀年片”。 建國后,國家規定春節為法定節日,各行各業放假3天,各機關、學校、廠礦多舉行團拜、慰問、聯歡等慶;顒,在農村仍多沿襲舊俗,但已很少從事祭拜神靈等迷信活動。多數家庭中晚輩只向長輩致以問候祝福,不再行叩首舊禮。傳統的春節禮俗已大大簡化、淡化,多數家庭以看電視節目代替守歲,以走訪致意表示拜年,時代色彩明顯增強,但歡樂氣氛有增無減。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和短信息拜年等。拜年:能增進長幼感情,消除隔閡,和睦鄰里,避免前嫌,舊隙宿怨盡棄,新年重歸于好。
聚財: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這一習俗,大年三十下午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占歲:舊時民間以進入春節正月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于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生之物繁育;當日陰,所生之物則災。后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德州人常說:“年三十晴天,人興旺,初一高粱、初二黍,貓三、狗四、豬五、羊六、七谷、八麥、九果、十菜”。
送神:大年初二,天剛蒙蒙亮,州城的鞭炮聲又響成一片,各家的送神儀式開始了。送神時,家堂供案上先供上幾碗剛出鍋的面條(德州有:接神餃子、送神面之說),由族長或年長之人率子女跪拜家堂供案前,燒香燃紙、叩首,口中念叨:“爺爺奶奶回土山吧”,起身送行,有人拾起攔門棍,到屋門、院門都要燒上幾張紙,以示門神讓路,一直送到胡同口或馬路邊(農村有的送到墳上),再燒紙、叩頭、燃放鞭炮,表示把祖先送走。同時,家中婦女摘家堂、撤供、掃院內芝麻桿(掃財)。隨后,全家人或派代表前去上墳,到墳地同樣擺放供品、燒紙燃香、跪拜叩頭、燃放鞭炮(這時墳地燃放鞭炮者甚多),送神儀式結束。
添財(添缸):大年初二下午,各家男丁都要把家中水缸添滿水,即使水缸中有水也要添滿,謂之“添財”。期盼一年中財源滾滾,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德州,簡稱“德”,古稱安德,山東省轄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冀魯交界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魯西北重要的工貿城市、山東省新能源產業基地。 截至2019年,全市下轄2個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10356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德州市常住人口為5611194人。
德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的西北大門,北臨滄州,南接濟南、聊城,西鄰衡水,東連濱州。德州位于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
德州是中國太陽城、中國功能糖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以及國家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之一,處于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以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交匯區域。德州地方特產眾多,其中德州扒雞、保店驢肉、樂陵金絲小棗被稱為德州三寶。
2016年9月,德州入選“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之一。德州市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2021年,德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88.72億元,同比增長8.3%。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