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地方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那么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習慣??高考升學網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里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可以從外往里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后,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許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臘月二十起——打掃衛生、買年貨
臘月二十之后,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戶,俗稱“撣埃塵”。
年關臨近,蘇州人家會到市場去,搶購各種葷素食品,稱為買年貨,因為除夕至初五不商店不開業,所以得全部買齊。商店生意都非常火爆,特別是熟食鋪,豚蹄雞鴨賣的都非;鸨。
臘月二十四——送灶上天
舊時蘇州應該是臘月二十四日送灶上天的。至于為什么現在蘇州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都有人過節,則是由于早年北方移民帶來了當地的習俗,久而久之過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的都有了。
就是蘇州周邊的農家,送灶那天都要做團子來感謝灶王爺,感謝灶王爺一年來的庇護和上天言好事的功德,這謝灶團子都做得非常大,含意寄托于田里的莊稼,團子做得越大,收獲越豐盛。吳江盛澤家家做粉團,其餡不一,并有切肉為餡者,除祭灶、自吃之外,還互相贈送。蚊叟在《盛澤食品竹枝詞》詠道:“歲臘將殘謝灶王,粉團蒸出滿籠香。蘿卜野菜夾沙餡,羨說他家聶切忙。"
臘月二十五——喝口數粥
送灶的第二天,即臘月廿五,蘇州所有人家都要用赤小豆雜米煮粥,以祀神食。祭祀后,闔家長幼人人都得吃一碗,就算是襁褓中小兒和家里的貓貓狗狗,也得象征性地吃一點,就外出沒回來的家人,他的那份也得備好,這就叫口數粥。據說吃了口數粥,可以避瘟氣,如果雜以豆渣吃了,還可以免罪過。范成大在《口數粥行》詠道:"家家臘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笨梢娮阅纤纹,蘇州就有這個習俗了。
除夕之前——送年盤
除夕之前,蘇州有送年盤的習俗,據蘇州文士顧祿記載,里巷門墻之間,百姓互以豬蹄、青魚、果品等饋貽,稱為饋歲盤,俗呼為送年盤。那幾日,仆嫗成群,絡繹道途,受盤之家,賞賚亦稍稍豐盈。清人潘際云《饋歲》詩曰:"門巷相連意氣親,送將微物亦情真。略如佳節詢親友,聊比盤餐洽比鄰。
臘月二十九——小年夜
蘇州人把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九叫做“小年夜”。近代以來蘇州人小年夜有個新習俗,就是蘇州人結婚之后,男方往往要在“小年夜”去女方父母家中,以表一年來對妻子的疼愛和對丈人家的關懷。不過這個規矩因地而異,蘇州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沒有。
除夕——接灶、年夜飯、做年糕、壓歲錢、守歲、燒頭香
跟北方不同,北方有年初四接灶的風俗,但是蘇州風俗,接灶卻是在除夕之夜,安灶神馬于灶陘之龕,并祭以酒果糕餌,比送灶要簡單上許多。
除夕晚上,要舉行家宴,稱為“合家歡”,雞鴨魚肉,無不畢陳。蔬菜必有青菜,叫“長庚菜”;黃豆芽,叫“如意菜”。這一餐中,魚都不動筷,取“年年有余”之意,置福桔、荔枝一盆稱為天賜洪福、吉利。
“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藉以祈歲稔!边@是一首流傳于清末時期的“年糕詩”。做年糕一般都是蘇州鄉下過年時才做,用七成糯米、三成粳米磨成粉拌勻,再上蒸籠蒸熟后揉成團,切成片即成。它既能食之,又有吉祥之意。
這一晚,長者以朱紅繩綴百錢,或以紅紙包好錢幣給孩童,稱為“壓歲錢”。按照老規矩,“壓歲錢”到手后是不可以馬上打開的,要不然怎么叫“壓歲錢”呢~
大人圍坐暢談,小孩玩耍嬉笑,稱為“守歲”。全家人睡時,放爆竹三聲,稱為閉門炮仗,即所謂“爆竹一聲除舊歲”。
蘇州有燒頭香的習俗,頭炷香源于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在皇宮的做法,最早興起是在東岳廟,后廣泛流傳。也有說法稱這一習俗起源于宋代,原指寺廟新年的“頭爐香”,大年三十約11點至年初一1點之間,在這個時間段燒的第一支或是最后一支均可以算是“頭香”。
蘇州每年燒頭香的人都非常多,除夕夜不提前去排隊的話是輪不到的,其中以西園寺的香火最為旺盛。
年初一:開門炮仗、吃小圓子
歲朝,男子開門放爆竹三聲,叫作開門炮仗,象征“高升三級”。家家懸掛神軸,點香燭,供粉圓茶食糖果于祖先神位前,長幼依次而拜,稱為“拜喜神”。之后,幼輩依次向尊長叩頭拜年,尊長率幼輩向左右鄰居賀年。
年初一這天,垃圾不動、水不外潑、講吉利話、不吃粥、泡飯,而是吃小圓子,年糕。這一天大家都會盡量避免干活,因為有做一天勞碌一年的說法。
年初一到十五——年節酒
從年初一起,至十五日上元節止,蘇州人家家設宴,你邀我請,互為賓主,吳地俗稱為年節酒。因為這并不是為了品味佳肴,而是屬于禮數應酬,況且走東家吃西家,要去的地方很多,一般只是稍稍吃幾杯,就告辭出門,當然也有盡醉而歸的。清朝蘇州詩人范來宗《留客》詩曰:"登門即去偶登堂,或是知心或遠方。柏酒初開排日飲,辛盤速出隔年藏。老饕饜飫情忘倦,大戶流連態怕狂。沿習鄉風最真率,五侯鯖遜一鍋香。"
年初三——“小年朝”
初三叫“小年朝”。這一天,女婿和寄兒女(干兒子干女兒)上岳家或寄父母(干爹干媽)家拜年。
年初五——接路頭神
財神,俗稱“路頭神”,財神統“財”,人人有關,尤商家開業為財,故他們的慶祝最為起勁,蘇州早就是東南繁華的大商邑,商肆隨處可見,初五慶祝之特別鬧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正所謂“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清朝吳中才子顧祿總結的非常到位。從初五開始,商家也都恢復營業。
正月十五——上元節
終于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滿,正好合團團圓圓之意,是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但元宵之盛還在于“燈”,所以又名“燈節”。是日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寺廟、園林、廣場等公共處所,更是大張燈彩。
蘇州,簡稱“蘇”,古稱姑蘇、平江,是江蘇省轄地級市,Ⅰ型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風景旅游城市。截至2021年,蘇州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657.32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77.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1274.83萬人。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2718.3億元。
蘇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省東南部、長三角中部,地處東經119°55′—121°20′,北緯30°47′—32°02′之間,是揚子江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東傍上海,南接浙江嘉興、湖州,西抱太湖與無錫相鄰,北和南通隔長江相望。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4.8%,海拔4米左右,丘陵占總面積的2.7%。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蘇州古典園林和中國大運河蘇州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以前蘇州人過年,自有一套傳統的過法。過年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臘月廿四要送灶。把灶王爺請到竹馬上,用糖果糕餅、糖元寶供奉祭祀,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報平安”,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我們這戶人家一年里的所作所為。 送灶過后,母親買來雞、鴨、魚,自己宰殺。我們這些小孩子喜歡在公雞身上拔漂亮的羽毛,然后就自己做“絹踢”(毽子),有時也在母親腌制魚肉、研磨米粉時做做下手。這時過年的氣息開始蕩漾開來啦! ∨D月廿...查看更多
了解結婚習俗對于外地的朋友非常重要,在蘇州結婚的當地人或者是外地人都要了解蘇州的結婚習俗,不然到時候鬧笑話就不好了,蘇州的結婚習俗有很多,小編這就為大家詳解。蘇州結婚習俗蘇州接新娘的習俗蘇州是中午接新娘,蘇州新娘接回新家的時候是鞋子本來就穿好,自己走到車里的,等到了新家以后,要新郎的媽媽在新娘的腰上綁一個紅繩子,再由新郎抱到新家里去。其他習俗討喜:新...查看更多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