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里,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小編整理了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開封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戲曲之鄉、木版年畫藝術之鄉、盤鼓藝術之鄉。擁有眾多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全市現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遺存一千九百多處,各類名勝古跡274處。其中開封城墻、開封鐵塔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8處。這些文物遺存大多得到較好的保護和利用。構成了開封獨特的文化旅游景觀鏈。
開封擁有眾多傳承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F有有國家級傳承人5人,省級傳承人64人,市級傳承227人。其中朱仙鎮木版年畫最為出名,木版年畫源于唐,興于宋,鼎盛于明清,是中國木版年畫的鼻祖,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年畫并稱中國四大年畫。明清時期,朱仙鎮有300多家年畫作坊,作品暢享各地。目前開封祥符區朱仙鎮設有木版年畫紀念館。距離開封市區較遠,不過在開封博物館的一層有木版年畫展,詳細講解了朱仙鎮木版年畫的起源、發展,F場有傳承人現場制作年畫,感興趣的朋友也可體驗制作,在這里還可以購買到木版年畫。
社火是民間藝術,本地區也叫玩藝戲。包括高蹺、旱船、竹馬、噴火、盤鼓、耍猴、舞獅、背背兒(張公背張婆)、豫劇、二夾弦、越調戲等。
本地高蹺已經失傳,五十年代解放初期翻身的農民歡欣鼓舞,各村的社火紅火了一陣。最有名的高蹺是穆莊吳小甲、朱長合的《趕腳》。騎驢的朱長合,綁著三尺高的高蹺,能雙腳踢。丟單叉。趕聊的能上到桌子上,桌子上放凳子往下跳,往往贏得陣陣喝彩。他們演的節目很多,如豬八戒招親、捕蝴蝶、觀花燈等。加上鼓樂隊,高蹺隊有30余人。
穆莊朱廣美架旱船和坐老桿是當地有名的拿手絕活。一是他長的五大三粗,大嘴,大耳,聲音洪亮,駕旱船時卻扮演成年輕姑娘和小媳婦,確有明顯的反差,藝術效果明顯?伤诒硌蓍_船、傍舟、水流的急緩卻形態逼真,而且不時穿插一些逗人歡樂的道白和唱詞,往往引人捧腹大笑。
坐老桿是一項技藝加膽量的舊時鄉土故事。一個人扮演成一個獨角小丑,坐在一頭翹得很高的木棍頭上。中間用木棍支撐著。后面幾個年輕力壯的人用力壓,使另一端的小丑翹到空中掉下來重壓上去在此起落的過程中小丑還表演一些高難度動作,類似如今雜技中的蹺蹺板。
張公背張婆,是一個人唱的獨角戲;瘖y時在胸前置一件內裝雜物的長衫,左手從領口伸出,套上一個假頭漢的頭,與下身連在一起即是張公。腰間束個簸箕,在屁股后裝一雙女人小腳向上翹著似背狀。穿上花布衣罩住。頭上盤簪戴花,臉上涂脂抹粉,即是張婆。右手持一把團扇,這是唯一的道具。張公說話時,張婆得用扇子捂住嘴,裝作男腔,張婆說話時,把扇子移開,道出女腔。雖是一個人做戲,但要求唱、白腔音男女分明。表演動作,唱男像男,演女像女。
噴火表演現在不多見。不過開封清明上河園有個老藝人在那表演八年多了。上午下午晚上都有表演。演出開始前,表演者用繩子把四圈圍起來。不讓游客靠太近。正式表演前藝人先把盛煤油的碗繞場一周。讓游客問問是不是真的煤油。然后吞進肚子。接著藝人點燃火把,把嘴對準火把猛的一吹。從火把上噴出長一米的火舌。然后藝人會做出下嘔的動作,讓進入肚子的煤油反流到口腔處,再表演一次噴火。噴火表演本身有危險。因為煤油里含有鉛。對身體不好。所以藝人每年都要洗胃。
耍猴表演在市面上基本看不到了,僅在開封大宋武俠城內仍有表演。隨著藝人的口哨聲、甩鞭子以及拉猴子脖上繩子的動作,三個猴做出騎自行車,直立,排隊,舉手,作揖,下跪,臥倒的表演。期間還穿插著猴子摘藝人帽子等搞笑的互動表演。
趕上廟會或者農村紅白事,主事人會邀請戲班子。開封地區流行的祥符調是豫劇的一直重要流派。明末清初,陜西人來汴經商居住,其家鄉戲秦腔也隨之傳入并與地方戲曲汴梁腔、梆子秧腔、女兒腔以及鎮南技、山坡羊、打棗桿等民歌長期融會貫通,逐步形成豫劇祥符調。成員多用嗩吶、喇叭、鑼鼓等響器演奏。
紙扎匠,俗稱畫匠。自扎自畫,為民間獨有的一種藝術行當。這種民間藝術相傳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載,我國在奴隸制社會時,陪葬有用活人的記載。自秦漢以來,這種原始野蠻的喪葬習俗逐步改掉,而漸漸產生了以紙扎的人和物來代表主人的等級。流傳下來的陪葬品名稱有:站堂人、靠山人、轎車、花轎、明鏡樓、四合院、搖錢樹、聚寶盆。畫匠的畫功主要表現在畫棺材上的主房,有的畫匠能畫出很多戲劇故事,如《秦香蓮》、《白蛇傳》等。畫匠除做喪葬扎紙外也從事畫神像、立牌位、做中堂、舊事、布置新房等。
民間歌謠,是民間文學的基礎,一般短小押韻,被廣泛傳唱。它包括民歌、兒歌、民謠、童謠等。有樂器伴奏能唱的叫民歌或小曲。
民間歌謠的內容極為豐富。形式多樣,可分為勞動、時政、生活、兒歌幾大類型。舊事因農村文化生活單調,村民們為活躍勞動生活情緒或教兒童學說話和作游戲,大都又歌謠和順口溜的方式進行。過去農村婦女大都做針線活,幾個街坊或者妯娌圍坐在一起,你說一個,她哼一個,教教學學。所以民間歌謠的傳播產生應首推婦女。民間
歌謠的學說不分場合、地點,不管是田間地頭、飯場村邊、臥室床沿,還是抱著孩子、納著鞋底。都能隨時即興哼上幾句,學上一首。有的當成路戲唱。
民間歌謠的曲調是自由式,它沒有固定的格式,歌詞也同樣是隨心所欲,七色八樣。且又隨著時代的潮流,不斷出現新的內容。其含義雖不算深奧,卻又反映出人民群眾的時代心聲,表現出村民們對真善美的審視尺度。如在抗日時期人民群眾對日本侵略都恨之入骨,面對強大的敵人,雖然手里沒有長槍大跑,但從內心深處詛咒讓敵人早日滅亡。編出了很多對敵刻骨仇恨的兒歌教孩子傳唱。
如:一二三、上南關、南關到、吹洋號、洋號響、打老蔣、老蔣派了好站崗,站崗哩,別睡著,別讓日本打過河,打一打,退一退,后面跟著游擊隊,游擊隊,一拐彎,打死老日一小窩。
在人民公社時本地傳說快板《公社賽過親爹娘》:今天我老頭真高興,說個快板大家聽。
新瓦房,粉白墻,桌子橫豎都成行。
熱蒸饃小米湯。醋溜白菜滋味長。
老頭越想越高興,開口再叫孩他娘;
你看,你想,這些日子多順當。
吃飯穿衣不花錢,公社賽過親爹娘。
這些出自鄉村農家的文藝,形式短小活潑,傳的遠,記得深,間接反映了時代的心聲。
2000年后出生的兒童接觸更多的是流行歌曲,就連幼兒園接小朋友的校車上也播放TF BOY的《青春紀念手冊》。80和90后反而接觸的兒童歌謠要多一些。如《拍手歌》、《坐板凳》、《搖籃曲》、《蟲兒飛》等。
格言:中原地區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其中就包括了博大精深的關于治國理家的經典格言。
(一)民族好傳統
勤善智誠勇,民族好傳統。
人勤為立本,善良修自身。
智者事竟成,誠待好名聲。
勇敢對惡敵,永立世界林。
(二)男兒肚
男兒壯,性剛陽。少而學,多思量。勤有功,嬉無益。樹大志,莫小計。古之訓,隨年移。三十立,四十欲。五十發,六十力。男創業,無終期。
(三)女兒優
女兒優,性溫柔。自以幼,主內修。當自立,要自強。應典雅,宜大方。切以記,柔以剛。做人母,責任重。身教嚴,后代傳。民族興,立大功。
(四)治家教子孫
國家重英豪,人棄小兒曹。
萬事皆由勤,智誠善為好。
少小須勤學,自幼自立身。
華夏棟梁才,盡是志氣人。
技藝常磨練,修行在自心。
冬夏寒暑苦,功不負誠真。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習舞執寶劍,學文筆如刀。
農家好兒郎,照登大雅堂。
將相本無種,兒女當自強。
貧富似煙云,人窮自好樣。
鋒從磨礪出,寒梅出南墻。
國以法治政,家教孝為先。
為人不養老,還不如畜牲。
(五)精神養生
精神養生不用藥,健康長壽幸福多。
胸中能存中和經,游行自在病不生。
思想端正無邪念,為人著想自業興。
與人方便與己便,嫉妒貪心是弊端。
誠心交友心明鏡,求財須除奸詐心。
秉公辦事人情理,遵紀守法愛集體。
每臨大事有靜氣,莫說今時無古賢。
知足謙和人常樂,小事忍字記心間。
風物宜長眼光遠,居心慎篤識機關。
(六)少兒安
要使少兒安,切記古名言。
言行要端祥,遇事莫慌張。
穩靜文明話,輕薄人笑罵。
耐煩不使氣,浮躁身不濟。
不知莫亂講,滿瓶聲不響。
自錯不隱瞞,少揭別人短。
得理須讓人,差錯誰都有。
讓人如讓己,修身靠努力。
謹慎交朋友,真朋需好酒。
辦事有眼色,常聽人教導。
說話不尖厲,莫要爭閑氣。
年少不兇強,尊法又守紀。
切勿貪便宜,自力謀生計。
技藝學到手,自己養自己。
平日貪玩耍,還不如牛馬。
窮漢巧營生,遇世皆無爭。
兩爭皆為丑,一讓兩皆有。
恩由千般苦,最愛是父母。
父母常生氣,不是好子弟。
少兒性嬌慣,如樹無主干。
父母千般苦,分明養懶漢。
養兒不施教,父母惹人笑。
兒孫不成器,祖宗受唾棄。
喪家與亡身,品德占十分。
人心尚無言,人言未必真。
多說不如少,不說方為妙。
分金要禮讓,不奪無義財。
男女十七八,青春好年華。
少壯不努力,老大光嘆氣。
從小不學好,吃虧至到老。
年前圖輕松,長大卻無功。
書山勤有路,學海苦作舟。
農諺:諺語源于民間,流傳很廣。它形象通俗,富有意味,屬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諺語從內容上看,它具有文學知識和教誨作用。富有哲理和道德色彩。在形式上則語言形象簡煉,講究押韻、對偶、比喻、夸張等手法。從歸屬上,它是熟語的一種。本地各行業的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積累總結了豐富多彩、朗朗上口的諺語。如氣象、農事、人緣、家庭、時政等。
(一)氣象
缸束裙、山戴帽、螞蟻搬家、蛇擋道,不出三天雨來到。
云彩往東刮陣風。云彩往南雨連連。云彩往北干磨墨。云彩往西,關公騎馬披蓑衣。
早看西南,晚看西北,黑云接駕,留下(太陽)不久就下。
開門風,關門住,關門不住刮倒樹。
不怕初一陰,就怕初二下(初二下雨肯連陰)。
水老鴰叫三聲,不下雨,便刮風。早叫陰,晚叫晴。
蜻蜓碰住頭,下得滿街流。
月亮戴草帽,大風快來到。
久旱西風雨,久雨東風晴。
星星擠眼,下雨不遠。
月亮長毛,大雨難逃。
蠓蟲打臉,下雨不遠。
東漿(虹)忽雷,西漿雨,南漿出來賣兒女。
(二)農事
莊稼一季發,全靠肥當家。
種地不上糞,等于瞎胡混。
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掃帚響,糞堆長,干凈積肥兩相當。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春爭時,夏掙日,五黃六月爭回耬。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頭伏蘿卜,二伏芥,三伏里頭種蕎麥。
春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礎。
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
稀長草,稠臥倒,合理密植才更好。
要想蟲害少,鋤凈田邊草。
積肥如積糧,糧在肥中藏。
鋤地不鋤路,(路邊)往里荒三步。
(三)人事
少年夫妻老來伴,一日不見問三遍。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酒肉的朋友,米面的夫妻。
干親戚禮打利。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方言:開封話屬于漢語官方語中的“中原官話”,為北方方言的一個分支。同其它漢語一樣,與普通話相比有或大或小的差別。其中尤以語言的聲調差別最大。有些字詞、語匯、音調被地方土語轉化,有些地名被叫轉。
開封話與普通話語音對照
(一)自然現象(括號內為開封話)
太陽(日頭)、中午(晌午)、下午(后晌)
傍晚(暗黑)、夜晚(夜里)、彗星(掃帚星)
小雨(蒙蒙雨)、閃電(打霍,打閃)、冰雹(冷子)
(二)人體 人事
肩膀(肩磨頭)、皺紋(苦出皮)、胡須(胡子)、黑痣(雀子)、口吃(結巴)、蹲下(骨對)、拖延(磨蹭)、自殺(尋短見)、奉承(戴高帽)、罵(啳)、說大話(噴,噴嘴,老噴兒)、吝嗇(老摳)、魯莽(莽撞,冒失)
騙人(誆人)、逞能(翻經)、有本事(有財料,有墨)。
(三)稱謂
父親(爹,大)、繼母(后娘)、夫兄(大表哥)、夫弟(小叔子)、夫妹(小姑子)、舅妻(妗子)、侄子、外甥(。
(四)動作
移動(挪)、逃跑(溜了)、爬動(咕蛹)、
吊起來(滴溜)、散步(溜達)、盛飯(舀飯)
忙忙碌碌(不拾閑兒)、午睡(歇晌)、
(五)動物類
麻雀(小鳥)、烏鴉(老鴰)、蛇(長蟲)
蟬(麻地聊,知了)、壁虎(蝎虎)
蝙蝠(鹽別虎)、蟋蟀(蛐蛐)、貓頭鷹(咕咕鳥)。
(六)植物類
玉米(玉蜀黍)、高粱(蜀黍)、南瓜(窩瓜)、甜瓜(白瓜)、辣椒(秦椒)
(七)食品 用具 住處
饅頭(饃,蒸饃)、白面湯(面疙瘩,稀糊涂)
油條(油饃)、油餅(油烙饃)、圍巾(圍脖兒)、被子(蓋滴)、褥子(鋪滴)
城里(城溜)、堂屋(上房)、廂房(東屋或者西屋)、中間(當門)、臥室(里面)
從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文化人的高度,把握文旅文創高滲透性、強融合性、可跨越性特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進文旅強市建設。堅持扛牢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創新、主動作為,把開封打造成為鄭州都市圈乃至全省的文化中心,奏響勇做先鋒、爭先出彩的開封強音。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北宋東京城遺址、州橋遺址被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州橋遺址項目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開封城墻保護修繕工程基本完成。新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新公布革命文物17處。持續開展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全面梳理完成我市95處紅色文化資源底數,篩選具備基礎接待設施的紅色點位28處,出版《開封紅色圖譜》,首次推出5條紅色旅游線路。做好文物保護工程實施工作,修改完善《北宋東京城保護規劃大綱》,5個項目維修方案獲得省文物局批復同意,實施5處文物維修保護工程,3處“三防”工程獲省文物局審批。探索建立考古勘探隊伍備案制度,推進考古勘探市場化。建立考古勘探隊伍資質單位庫,面向全國公開招標,遴選5家具備勘探資質的單位進入開封市場,解決我市考古勘探力量不足問題。
文物遺跡
開封擁有各類不可移動文物1940余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47處353項,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4處27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5處68項,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祥符區朱仙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尉氏縣洧川鎮各一處。另有館藏文物10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近1萬件。現有博物館32家,其中國有博物館6家,行業博物館5家,非國有博物館21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封已有9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60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81個項目入選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擁有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79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35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建成了朱仙鎮木版年畫、汴繡、汴京燈籠張、撂石鎖等一批省級非遺示范展示館、傳習所,非遺對外交流日漸頻繁,社會影響力和關注度不斷提高。
文旅文創融合發展
文旅產業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進一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厚植開封優秀歷史文化資源,提升文化發展軟實力。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市領導分包重大文旅項目30個,完成年度投資127億元。州橋—古汴河項目納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大盤子,獲中央預算內資金8000萬元,大運河項目獲國開行授信20億元。市重點文旅項目40個,項目總投資200億元,年度投資目標60.6億元,謀劃2022年文旅產業重點項目38個。扎實推進順天門城摞城項目、汴梁小宋城文商旅綜合體項目。落實“文旅30條”獎勵獎補,836.4萬獎勵資金已全部發放到位。去年全年旅游接待總量819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584億元。
成功舉辦2021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中國開封第39屆菊花文化節、第六屆兩宋論壇。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自貿區開封片區入選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鼓樓街、七盛角獲評省級旅游休閑街區。鼓樓區、祥符區獲得首批省級文旅消費示范縣(區)創建資格!包S河兒女出彩中原”全媒體作品大賽、“宋韻文化潤疆行”等系列文化活動相繼舉辦。詩集《開封,開封》、長篇小說《大宋王朝 宋太祖》、電影《千頃澄碧的時代》獲省第七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文旅文創產品供給更加豐富
深入實施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戰略,成立文旅強市工作專班,以“四廂二十坊”為重點,全力做好古城風貌保護,推動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研學旅行縱深發展。打造研學旅行基地21個,開發研學課程300余節,評選認定開封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基地22家。鄉村旅游穩步拓展。余店獲評3A級景區,愛思嘉成功晉升4A級景區。新創建省級特色村、鎮(園區)14個。智慧旅游加速推進。42家文旅行業單位納入開封市文旅數字化實名制監測平臺。開封府、啟封故園獲評三鉆級智慧景區。文旅消費成效凸顯。出臺《建設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工作方案》。數字動漫產業實現破題。舉辦第三屆金犀獎·動漫節。
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
大宋中國年、清明文化節、菊花文化節各項文旅活動精彩紛呈。央視新聞聯播、新華社、央廣網、人民網等國家主流媒體全年報道開封重大文旅活動70余次,閱讀量達10億人次以上。主題活動熱度不減!按笏沃袊辍倍兑粼掝}播放量超2000萬人次。“開封四月最清明”微博話題閱讀量2077萬次。“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系列文旅活動全平臺曝光量超8000萬,話題播放量超4000萬。單項活動關注度屢創新高。2021年開封“云”春晚,觀看人數達82萬人次。國慶前夕,“盛情開封·擁抱鄭州”開封文旅(鄭州)推介會全平臺曝光量100萬人次。國慶期間,清明上河園、開封博物館、萬歲山榮登全省最熱門景區TOP10。10月1日—10月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連續三天對開封文旅活動進行報道,新華社推出專題推介開封,多家新媒體平臺曝光量累計達76.8萬。
大力宣傳思想文化
唱響“做先鋒、更出彩”的主旋律
聚焦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主線,精心策劃組織、全面深入宣傳,在全市大力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歷史偉業的濃厚氛圍。13支“紅色文藝輕騎兵”焦裕祿精神宣傳小分隊巡回演出100余場,央視《焦點訪談》播發《精神的力量人民至上》稿件,《光明日報》2個整版刊發焦裕祿精神報道,推動電影《千頃澄碧的時代》在全國熱映。結合“紅色印記”“沿著高速看中國”等活動,策劃“溫暖的回響”系列宣傳報道!凹o錄小康工程”資料數據上報13萬余條,進入全省第一方陣,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登上《人民日報》《農民日報》《光明日報》頭版頭條。
精神文明建設深入推進
以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不斷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成風化人。以文明城市創建統領城市工作,建立領導分包、專項推進、評比獎懲、“三長”負責等機制,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市更新行動,完成22條主次干道、139條背街小巷、94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承辦中央文明辦2021年4月“中國好人榜”發布活動,舉辦“文明365 開封好人榜”發布活動2期,選樹“開封好人”98名、“好少年”11名,8人入選“中國好人”,4人入選“河南好人”,組織道德模范宣講活動30場。組織各級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活動4.1萬次,實現文明實踐中心和志愿服務促進中心縣級全覆蓋。
文化惠民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主打“大宋中國年”品牌,完成10場專題云直播,累計受眾115萬人次。完成“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活動,制作10個開封非遺宣傳片上傳至平臺集中展播,受眾7萬余人。圍繞重大節慶活動,舉辦各類書畫展覽、文藝演出、詩歌朗誦、歌唱比賽等共計105項。雜技劇《槐樹爺爺》精彩亮相首屆中國—東盟文化藝術周優秀劇目展演,獲評“朱槿花獎·優秀劇目”和第十五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河南文華優秀劇目獎。現代豫劇《黨的女兒》《老屋》獲第十五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河南文華大獎。小品《匠心》、小戲《半條棉被》參加第十四屆河南省“群星獎”小戲小品(曲藝)大賽(決賽),舞蹈《共產黨來了苦變甜》《小口罩》參加第十四屆河南省“群星獎”音樂舞蹈大賽(決賽),取得優異成績。河南墜子《長征托嬰》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曲藝作品”。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更加完善
完成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利用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年均服務群眾2000萬人次。市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博物館等開展線上線下活動966場次,接待觀眾730萬人次。全市文藝院團舉辦公益性演出活動164場次,公益電影播放18000場次。建成開放城市書房八座,累計服務群眾2萬余人次。各縣區完成公共數字文化平臺建設,實現了縣域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全覆蓋。全市已建成A級旅游廁所156座,2021年申報新擴建旅游廁所37座。進一步規范整治旅游景區道路標識,探索建設“鄉村文化合作社”。開封進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績效考核第二方陣。
蘇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31常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03徐州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14無錫過年有什么風俗傳統活
時間: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