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指導意見(三)大力發展特色林業。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要求,堅持生態立縣,科學規劃,快步發展。以漢江旬河兩岸、公路沿線、集鎮周邊、荒山荒坡生態脆弱地塊為重點,以生態、經濟效益兼容的青竹、獅頭柑、荷包杏、拐棗、橡子、金銀花作為退耕還林、荒山造林、院落綠化、流域治理、裝扮景點的主導樹種。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堅持改造、管護和新建并重,堅持工程造林,培育優質壯苗,嚴格技術標準,集中項目資金建立精品特色林業示范點,確保造一片林,綠一面山,成幾個產業,富一方群眾,實現產業建設、生態改善雙贏,使特色林業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四)提高勞務經濟水平。以提高技能、挖掘潛力、增加收入為目標,突出抓好崗前培訓、品牌塑造、中介服務、權益保障基礎工作,建立教育部門抓職業培訓、人勞部門抓技能培訓、農業部門抓技術培訓的勞務培訓體系,堅持先培訓后輸出,塑造旬陽人“技精業專、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品牌,提高知名度,擴大勞務市場占有份額。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做到成建制輸出,改變散兵游勇式零散輸出為能人帶動有組織地輸出,建立穩定的勞務基地。引導外出務工人員發揚“敢創敢干”的創業精神,積累資本、技術、經驗,優化投資發展環境,鼓勵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實現輸出一批勞務,發展一方經濟的目標。全縣穩定輸出勞務萬人,實現勞務收入.億元。
(五)穩步推進扶貧開發。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綜合開發、整體推進”的思路,積極推行政府統籌、項目集中、資金捆綁、集中使用、各記其功的辦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因村而異地開展主導產業開發型、基礎設施帶動型、技術培訓扶持型、文明新村引導型的扶貧重點村建設。堅持“群眾自愿、有土安置、整體搬遷、集中安置”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抓好生態移民工作。繼續開展“千人扶貧、萬人脫貧”結對幫扶活動。同時要做好扶貧救助工作,開展社會扶貧,擴大低保救助面,積極推行并戶幫困,解決好弱勢群體生產生活問題。
(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突出新能源推廣、農村水利設施建設、鄉村道路養護三個重點,抓好“圈、廁、沼、灶”多位一體、水利項目、人飲解困工程建設,全建成戶用沼氣口,節柴改灶.萬口,在維護管理好原有水窖基礎上,在適宜區域新建水窖口,建設人飲工程處,解決萬人的飲水困難。同時抓好農田水利建設和水毀工程恢復,每個鄉鎮抓坡改梯示范點—個,每個點—畝。堅持抓好通達工程,搞好鄉村公路養護和提等升級,保障晴雨暢通。抓住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事業投入機遇,積極爭取支持,抓好中小學校排危和農村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計劃生育工作,狠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擴大信用村鎮創建,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七)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堅持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堅持和完善政務、村務公開制度,讓群眾參與和決定村組重大事項和重大活動,對干部實行監督;堅持完善村民自治,發揮村兩委會的職能,積極為群眾謀利;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堅持抓好農村穩定,及時發現和化解苗頭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