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工作任務,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動力,圍繞“項目突破年”活動部署要求,突出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主題,堅持穩中求進,沉著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克難,基本完成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預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0億元,增長9.5%;財政收入202.7億元,下降10.3%;規上工業增加值625億元,增長11.8%;固定資產投資1670億元,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0億元,增長13.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50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0元,增長12%。
(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
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制定出臺工業經濟倍增行動計劃和四個配套政策,提出規上工業增加值和規上工業企業數四年倍增目標,明確重點產業發展方向,整合確定16個工業集中區作為下一步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堅持領導帶頭招商,突出工業項目,改進考核方式,推行實地評估,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實際利用省外億元以上項目到位資金577億元,外商直接投資16.6億美元,均增長12%。工業項目新簽約500個、新開工240個、竣工140個,新開工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35億元,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標準化廠房新開工93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09家。加大重點項目推進力度,山鷹80萬噸造紙等115個重點項目基本建成,威博新能源等166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深化與中央和省駐馬單位合作,支持馬鋼轉型發展,馬鋼收購法國瓦頓公司,云計算、煤焦油深加工等項目簽約;十七冶集團晉升房建特級資質;中鋼天源電子科技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產;支持中鋼礦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中冶華天合作組建節能環保研究院;安工大工商學院落戶當涂縣。深入持久開展服務企業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7200多個問題;舉辦銀企對接會、產學研對接會、產銷對接會和銀行行長進企業活動;中小微企業還貸應急周轉金為33戶企業墊付“過橋”資金10.6億元;新成立國有擔保公司4家,全市8家國有擔保公司在保余額32.8億元,放大2.8倍,這些舉措對于提振市場信心、支持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年完成“個轉企”2741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93家,總數達923家。
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預計完成服務業增加值400億元,增長7%,占GDP比重超過30%,提高1個百分點!耙换厮膱@區”實施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鋼晨物流園一期建成投產;和縣“云谷”產業園、雨山區青年電商園等項目積極推進;軟件園入駐企業150家、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秀山金融街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組建市信息化投資公司和工業設計中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103億元,社會融資總規模437億元,直接融資規模143億元。舉辦中國(馬鞍山)互聯網大會、第三屆海峽兩岸(馬鞍山)電博會等各類展會81場。萬達廣場、紅星美凱龍建成開業,入選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百強城市”,被評為“中國電商百佳城市”。加快推進含山、和縣現代農村商品流通服務體系試點縣建設。農村“新網工程”建設取得新的成果。制定出臺文化旅游發展行動計劃,組建市文旅集團,積極推進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區、濮塘運動健康休閑產業園等文旅項目,旅游業總收入達142億元。入選全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三縣均建成救助站、福利院,新增社會養老床位1634張。房地產業完成投資232億元,商品房成交面積219萬平方米。
(二)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獲批省級創新型試點城市,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培育期工作通過驗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達2.25%,提高0.24個百分點。在全省率先實施科技創新券制度,共為271戶企業發放創新券5655萬元,撬動企業科技創新投入超2億元。新增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50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高新技術產品285個,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780億元。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510億元,增長12.5%。新增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4家,組建皖江蔬菜產業技術研究院。授權發明專利320項,獲省專利金獎3項。市經開區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示范園區等4家園區獲批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慈湖高新區躋身省首批知識產權示范培育園區。新認定省著名商標24件,“影星及圖”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啟動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被評為“中國年度質量魅力城市”。機器人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工作穩步推進。華菱西廚、大學高考泵業、學府信息進入“新三板”掛牌,5家企業進入省股權交易市場掛牌。推進專利權、商標權質押融資工作。制定產業投資資金管理辦法,新設立產業基金2支。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家,新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6家。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鄭蒲港一期工程開港運行,改變了安徽江北沒有萬噸級深水良港的歷史。馬鞍山港慈湖綜合碼頭、天順港集裝箱堆場等項目開工建設,長江港口等3個企業碼頭完成2萬噸級升級改造。綜合保稅區申建工作取得新進展,鄭蒲港口岸擴大開放工作順利推進,參與長三角通關一體化改革,推進關檢“三個一”改革試點,外貿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就地出口報關單增長1.8倍。制定鼓勵港口和口岸發展政策,完成港口吞吐量8100萬噸,增長8%;集裝箱量10.5萬標箱,增長50%。實現外貿進出口30億美元,外經營業額3.6億美元,對外投資增長2.5倍。進一步加大了與南京、蕪湖的對接合作,宿馬產業園連續兩年獲得省評估考核第一名。
(三)農業農村穩步發展
農業改革發展成效明顯。圍繞現代都市農業發展定位,通過組建產業聯盟、專家顧問團、創業孵化器,促進新型經營主體逐步壯大、規模經營水平不斷提高,新增各類新型經營主體413家,承包地流轉比重達51.7%。農業產量穩步增長,完成糧食產量106萬噸,增長4.4%;農產品加工業產值343億元,增長22%。舉辦第八屆和縣蔬博會暨首屆農業嘉年華等活動,全年鄉村旅游游客量增長26%。扎實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按計劃推進。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全覆蓋,完成11單土地流轉交易,最高溢價率達54.7%。含山縣被列入省級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與中信信托開展農村土地信托合作,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近2萬畝。
美好鄉村建設深入推進。22個省級中心村、33個市級示范村建設加快推進,當涂縣被評為全省美好鄉村建設先進縣,含山縣小馮村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改造縣鄉公路62公里、通村公路163公里、農村危橋24座、農村危房3353戶。實施漁民上岸安居工程,安置漁民1554戶。滁河防洪治理、慈湖河中游綜合整治等水利重點工程順利推進,完成45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和14座小水庫加固任務,解決了2.9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深入開展“三線三邊”環境綜合治理,扎實推進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新增造林面積10.3萬畝。
(四)生態建設扎實推進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制定出臺生態市創建行動計劃,完成各級生態建設總體規劃修編,當涂縣率先通過省級生態縣驗收。市經開區獲批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完成省政府下達的220項大氣污染治理工程目標任務,全年PM10平均濃度下降20%。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含山光大生物質能發電等一批項目建成運行,萬元GDP能耗下降4%;建成21項污染減排重點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省下達指標以內。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扎實推進。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通過全國再生資源體系建設試點市驗收,慈湖高新區獲批國家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完成招標。完成土地整治22.8萬畝,獲批建設用地2.3萬畝、供地2.25萬畝,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成果獲國土部肯定,和睦山鐵礦被評為國家“綠色礦山”。進一步規范征遷拆遷工作,推動控違工作常態化。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寧安城際鐵路馬鞍山段、合福鐵路含山段加快建設。205國道改造南段全面建成、北段穩步推進。226省道改造一期建成、二期開工。裕溪河大橋建成通車。馬滁高速、206省道改造積極推進。九華路過江隧道、北沿江鐵路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扎實推進。建成城區主干道路24公里,霍里山大道南延等5個項目完工。編制完成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地下綜合管網規劃。新建和續建18項電力重點工程,新增變電容量25萬千伏安,供電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實現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軌,保障性住房新開工2.4萬套、竣工9436套。新增城市綠道62公里、綠地462萬平方米。開展架空線纜、施工揚塵、拋灑滴漏等專項整治活動,市容環境進一步改觀。
(五)公共服務水平提高
民生實事順利實施。33項民生工程投入資金34.4億元,同比增長31%。新增城鎮就業5.3萬人,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8%。五項社保新增參保2.8萬人,成為“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全國試點城市。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每月增加養老金168元,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和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均提高10%。8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重組市公交集團,公交服務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投入運行,日均使用近2萬次;教育信息化工程快速推進,每7名學生擁有1臺電腦,教師配備電腦率達66.7%;建成8個標準化縣區急救分站,在全省率先實現120急救城鄉一體化;高污染汽車限行管理系統投入使用;改造提升11個老舊小區;完成5家菜市場標準化改造;基本建成2個廢舊物品分揀中心。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全面啟動教育綜合改革,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9所,新建農村標準化教學點50個,市二中鄭蒲港分校建成投入使用。創新職業教育發展模式,成立市職教聯盟,組建10個產教融合協作委員會。深化醫改工作取得實效,在全省率先試點分級診療,基本建成市級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縣級公立醫院全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秀山醫院主體封頂,婦幼保健院晉升三級甲等醫院,十七冶醫院獲批設置三級醫院。穩妥有序實施“單獨兩孩”政策,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全力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復評迎檢工作,更加注重長效管理,推進創建工作常態化。成為全國10個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地區之一,市圖書館總分館模式全國領先,市文化館數字化改造列入文化部試點。建成3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7個農民文化樂園。節儉舉辦第26屆李白詩歌節,榮獲“中國詩歌之城”稱號。群眾體育蓬勃發展,榮獲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加強民生價格監管,物價水平保持穩定。市紅十字會創新工作模式得到中國紅十字總會肯定。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學藝術、社會科學、檔案史志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外事僑務、港澳臺、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和慈善事業得到加強,郵政、氣象、地震、防災減災工作扎實推進。
社會治理全面加強。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扁平化、網格化、信息化管理和社會化服務得到加強。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推進村居干部職業化。創建“精品”、“四優”社區43個,新增各類社會組織95個,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市”稱號。堅持領導干部開門接訪、重點約訪、帶案下訪,開展信訪積案化解專項活動,整合優化基層綜治維穩信訪平臺資源,信訪形勢和秩序進一步好轉。深入推進“平安馬鞍山”建設,構建立體化數字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開展重點工程保平安活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啟動,社區戒毒康復體系建設扎實推進,社區矯正、人民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積極推進。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列入全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持續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強化應急平臺和專業隊伍建設,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民族團結、宗教和睦局面進一步鞏固。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武裝、人民防空、雙擁優撫工作得到加強。駐馬部隊和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在促進社會穩定、支持地方建設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六)政府建設不斷加強
重點領域改革有序推進。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調整市級行政審批事項達49.5%。推進企業注冊登記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開展“四證(照)一體”登記服務;實行園區為入園企業全程代辦審批事項,提高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效率;推行基層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建立市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涉企收費清單,完成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調整完善秀山新區、濱江新區管理體制,深化廣電臺內部機制改革,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機制,落實事業單位分類和登記管理改革任務。
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提升。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市人大議案2件,建議、批評、意見106件,市政協提案287件。完善政府部門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對口聯系制度,進一步加強協商民主建設。密切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聯系。認真開展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備案工作,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87件。堅持市政府常務會議集中學法,進一步規范市政府系統重大事項決策行為,嚴格實施法制監督,法治政府建設得到加強。
作風效能建設常抓不懈。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清理辦公用房14.2萬平方米,“三公經費”下降25.1%。深入開展“走親戚”活動,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實行政府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末位表態制度和不直接分管財務、項目等具體事務,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全面開展政策落實督查,推動政策“落地”、發揮實效。完善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開展機關效能點評,推行工作日志制度,促進各項工作提質提效。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全面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樹立政府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國內經濟總體下行、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雙重壓力下,全市人民奮發進取、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群眾,向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向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駐馬單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馬鞍山建設發展的境內外投資者、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回顧總結去年的工作,需要特別報告的是,財政收入雖然完成了經市人大常委會批準調整后的目標,但降幅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宏觀環境影響,鋼鐵和與之相關的鋼貿、廢鋼回收以及海關稅收下降,房地產稅收下降,非稅收入下降,新增稅源點不多。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體量不大、結構不優,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傳統產業比重較大、新興產業規模偏小;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文旅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開發,新的消費熱點不多;投資增速持續回落,房地產市場仍處于調整階段,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部分縣區政府負債較重,資金統籌難度加大;公共服務體系不盡完善,民生工作與群眾期盼還有差距;資源環境承載壓力日益加重,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決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會計專業本人工作志愿怎么
時間:2024-02-09 09:0:30最新事業單位工作人
時間:2023-09-19 00:0:34黨員個人相互批評意
時間:2023-09-21 11:0:03最新總工會換屆工作
時間:2023-09-18 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