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藝職業學院 - 學校介紹
-
1950
-
公辦
-
藝術
-
省政府
-
?
-
廣東
-
0個
-
0個
文以載道,藝以弘德。廣東文藝職業學院是一所具有光榮歷史傳統和深厚文化積淀的大學,始建于1950年,前身是由毛澤東主席題寫校名、葉劍英元帥親自創辦的“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1985年,成立“華南文藝業余大學”,校長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聯黨組書記杜埃兼任,劉田夫、歐陽山任名譽校長,文藝大家關山月、黎雄才、郭紹綱、楊之光擔任顧問。1995年更名為“華南文藝成人學院”,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聯主席劉斯奮兼任院長,文藝家林墉、郭紹綱、湯小銘、鄭秋楓、陳翹、姚錫娟等任學術委員。2003年被列為廣東建設“文化大省”九大文化工程之一。2004年轉制為全日制普通高職院校,更名為“廣東文藝職業學院”,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2019年成建制移交到廣東省教育廳管理。2022年,學校和廣東省旅游職業技術學校正式開展集團辦學,實現優質資源的優化整合。學校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廣州市,現有番禺、白云兩個校區,占地300畝。學校為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文化表演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副會長單位,中國音樂家協會合唱聯盟廣東培訓基地,并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職業學校德育先進集體、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
大師云集,傳薪遠舉。歐陽山、劉田夫曾任名譽校長,文藝大家關山月、黎雄才、郭紹綱、楊之光曾擔任顧問。嶺南文藝人才于斯為盛,著名雕塑家潘鶴、著名水彩畫家胡鉅湛、著名音樂教育家梁訢、廣東粵劇院原院長陳其仁、廣東藝術研究所原副所長馬明曉等曾在校領銜治學,文藝底蘊深厚。嶺南文藝精神代代傳承,成為學校最寶貴的學術積淀和精神財富。學,F有教職工600人,先后培養了全國模范教師2名、南粵優秀教師10名、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6名、文化和旅游部“萬名旅游英才”13名,并引進工藝美術大師16名、非遺傳人6名、國家一級演員、國家一級作家、國家一級指揮等7名、行業領軍人才9名來校授課。
文旅融合,精準辦學。學校是省內文旅融合特色最鮮明、文化藝術和旅游專業門類最齊全的高職院校。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文旅產業開設39個專業,打造音樂傳播、工藝美術品設計、影視編導、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旅游管理等5個專業群,建成全國職業教育旅游類專業示范點1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3個、中央財政支持專業2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品牌專業2個、省級“雙精準”示范專業1個、省級高職院校內實踐基地4個;培育國家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項目1個、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近5年,各級各類教科研課題立項共135項;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共獲得國家級獎項12項、省級獎項224項,其中包含奧地利第五屆奧林匹克世界合唱節混聲組金獎、中國音樂金鐘獎合唱比賽金獎、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一等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酒店服務一等獎、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等。
產教融合,服務企業。學校牽頭成立廣東文化藝術職業教育集團、廣東旅游職教集團,建成省域最大的文旅產教融合平臺;和220家文化、藝術、旅游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成省級示范職教集團1個;形成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的實習就業網絡,開辟了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阿聯酋、卡塔爾、印尼、馬爾代夫、塞舌爾和澳門的境外實習就業途徑。學校為社會輸送了數萬“文旅粵軍”,得到了企業和社會各界高度好評。
傳承創新,繼往開來。學校始終牢記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推動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現代文旅職業教育各領域、各環節;推動教學成果轉化,實施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幫助中小學打造特色美育課程和實踐品牌,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以美育人”的新局面,使傳統文化真正實現活起來、傳下去,更好地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廣東文藝職業學院將秉承“礪志、創新、明德、尚美”的校訓,錨定建設國內一流優質品牌文旅類學校的發展目標,打造省域文旅產業人才培育和文旅技術創新的職教高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高職文旅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