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學院 - 學校介紹
-
1978
-
公辦
-
綜合
-
省政府
-
本科
-
云南
-
0個
-
0個
普洱學院位于“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14個世居民族聚居,被譽為“世界茶源 中國咖啡之都”的普洱市。學校始建于1978年,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高校,2022年1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F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3267人。
辦學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云南“一個跨越”和“三個定位”需求,堅持立足普洱、服務云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明確地方性、區域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定位,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辦學條件。占地面積2054畝,建筑面積26.28萬㎡;固定資產總值為7.19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為1.07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14.1萬冊;數字資源145萬冊,其中電子圖書27萬冊。建有校外實驗實訓基地197個,建成絕版木刻精品館、普洱生物多樣性科學教育館、“一帶一路”創新創業實訓基地、普通話測試中心等校內實驗實訓室105個,其中省級實驗實訓平臺4個,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實習實訓條件持續改善。
人才培養。建校45年來,共向社會輸送了近6.5萬余名專業人才,學校被列為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高校。僅普洱市在職在編教師中就有3800余人為普洱學院畢業生,他們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中堅力量。傈僳族畢業生李金蓮畢業后回到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偏遠山村擔任村官,畢業2年就被推選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普洱籍畢業生李江忠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成長為中老鐵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為中老友誼貢獻了普院力量。
師資隊伍。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著力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持續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師資隊伍數量、質量雙提升,F有在崗教師724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07人,博士教師34人,聘請劉仲華院士為學院名譽院長,擁有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云南省“興滇英才計劃”以及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等各類人才稱號教師30余人;認證“雙師雙能型”教師190名,師資隊伍建設質量不斷提升。
學科專業。立足自身優勢,積極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應用性學科專業體系,F有14個二級學院,共開設42個本科專業,園林專業入選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試點建設專業,美術學、歷史學等24個專業在云南省專業綜合評價中獲評C等次,烹飪與營養教育等5個專業被評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茶學專業被評為省級新興專業,智慧農業被列為云南省級新興學科培育點。
科學研究。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開展科學研究,先后獲批老撾研究中心國家級平臺1個,云南咖啡品質優化及價值提升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等省部級科研平臺9個,云南省高校力學開放重點實驗室等地廳級科研平臺10個,建成2個院士工作站和普洱綠色經濟發展研究院、絕版木刻研究院等一批內設研究機構;獲批省級創新團隊2個,地廳級科研團隊21個。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共計48項;發表科研論文1300余篇,其中被SCI、CSSCI、SSCI、EI收錄69篇,出版科研專著120余部,專利授權75件,獲省部級獎勵50余項。
服務地方。盡銳出戰脫貧攻堅,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派出駐村工作隊員104人,定點幫扶掛鉤點順利脫貧摘帽,扶貧工作省級考評連續6年為好等次,2人獲評云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與普洱市政府共建普洱綠色經濟發展研究院,共同承辦綠色經濟論壇,開展綠色經濟發展課題研究,全力推進普洱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建設。建立那柯里·絕版木刻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推廣普及農民版畫,開展校園啦啦操項目,成功帶動普洱市中小學啦啦操推廣。
開放辦學。堅持面向瀾湄流域開放辦學,與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建立了學術交流合作關系。學,F有留學生176人,累計招收留學生800余人,其中老撾留學生人數居全國前列,近三年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學生國際化排名”位居全國第50位、全省第2位。建立東盟學院,開辦老撾語等3個非通用語種專業。與泰國清萊皇家大學、老撾國立大學等高校合作,采用聯合模式培養英泰、英老復語型人才、漢語國際教育人才近千人。2022年底,學校聯合東軟集團、老撾蘇發努馮大學共建中國第一個“一帶一路”國際數字產業學院。主辦首屆瀾湄教育合作論壇,成功舉辦兩屆泰北地區漢語演講比賽,在國內外產生良好的影響。
就業創業。與普洱市政府合作共建普洱市創業公共實訓基地。2018年基地建成以來,累計入駐企業超過300戶,產值9.06億元,基地被評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省級眾創空間,并獲4項省級認證。共開展創新創業培訓2萬余人次,做到了在校生全覆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以上立項271項,省級創新創業比賽獲獎20余項,獲評云南省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落實畢業生就業“一把手工程”,近七年留普洱就業6539人,到新疆、西藏就業247人,應征入伍529人,就業工作連續多年獲云南省就業創業工作責任制考核表彰,2022屆畢業生年終去向落實率為97.66%。
文化傳承。立足少數民族地區辦學、少數民族師生占比高的實際,建成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博物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等民族團結教育和科研平臺,將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充分融入校園文化和育人全過程,學校被評為省級民族團結教育示范學校。對民族團結進步文化元素進行傳承創新,開創了獨樹一幟的普洱絕版木刻,成為普洱市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打造出世界第一支全男生高水平花球隊伍和民族啦啦操隊,獲國際性比賽冠軍8項,其中世界季軍1項、亞洲冠軍1項,獲全國冠軍20項,2018年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啦啦操實驗學校,2022年被評為全國啦啦操五星俱樂部,2023年被評為國家啦啦操集訓隊共建單位。
未來規劃。未來5年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明確地方性、區域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定位,持續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能力,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省內一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