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學校介紹
-
1952
-
公辦
-
醫藥
-
教育部
-
本科
-
上海
-
11個
-
7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位于創新求索、文化薈萃、包容并蓄的黃浦腹地,紅墻映日、梧桐環繞。其前身是由圣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97年學校通過了“211工程”立項。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學院成為衛生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個重點高校中的一員。
七軼弦歌、醫路芳華。歷經百余年的春華秋實和七十余載的風雨征程,醫學院以“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為辦學使命,秉持“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院訓及“海納百川、求真務實、守正創新、精誠奉獻”的學院精神,始終以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真知、踐醫學之神圣為己任,與時代齊奮進、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在醫療衛生事業的壯美畫卷中留下了諸多濃墨重彩的筆觸,為社會輸送了7萬余名醫學人才。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享有較高國際聲譽,師資力量雄厚,優勢特色明顯,學術成績卓著,集醫、教、研以及社會服務全面發展的研究型、創新型院校。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在多項學科綜合排名中均位列全國醫學院校首位。
醫學院現擁有黃浦和閔行兩個校區。2019年浦東校區項目正式立項。2020年,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盛大開工。2021年全面啟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海南國際醫學中心項目建設。歷經百余年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拉開了從浦西延伸到浦東,從新天地融入到國際醫學園區的序幕。
醫學院堅決貫徹“人才強院”的主戰略,切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師云集、人才薈萃。學院現有教職醫務員工41636名,專任教師853名,在職高級職稱5001人,博士生導師1041人,碩士生導師1287人。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1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英國皇家內科醫師學院院士1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2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人,國際牙醫學院院士1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通信院士2人,加拿大健康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8人次,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3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和全國優秀教師19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8人、教育部“海外名師”2人。2011年,王振義院士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醫學院持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以基地建設與臨床優勢為依托,以轉化醫學理念為內涵的“卓越醫學教育體系”建設。形成以“精品化”職業素質教育為主線的“一個模式、兩個主體、三個層面、四個貫通、五個特色”的醫學教育架構,實現扎實基礎、主動學習、啟迪智慧、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人才培養目標。
醫學院包含26個學院(系),12所附屬醫院。覆蓋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有臨床醫學八年制(授予博士學位)和10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兒科學、預防醫學、生物醫學科學、醫學檢驗技術、食品衛生與營養學、醫學影像技術、聽力與言語康復學、護理學)。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生物醫學科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兒科學、醫學檢驗技術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八年制(法語班)、臨床醫學八年制(4+4碩博班)、兒科學“5+3”一體化、臨床醫學五年制(英語班)是學院的特色班級。2019年交大醫學院高質量完成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醫學院作為中國唯一院校接受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專家組全程觀摩,獲得中外專家高度評價。
目前學院有在校生10490名,其中本科3580名,研究生6724名,留學生186名?傮w就業率達96.21%。
作為第一批試點高校,醫學院全面實施“市屬高校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并按照“團隊牽引、首席負責、全程激勵、制度保障”的工作原則,在院本部組建了34個教育教學團隊,醫學教育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醫學院作為教育部基礎醫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教育部口腔醫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示范中心學科組長單位及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具有臨床模擬功能齊備、師資團隊雄厚、醫療資源豐富、操作平臺先進的基地優勢,并通過器官系統整合式課程、臨床技能操作、客觀化臨床考試等全面提升醫學生臨床技能和創新意識,F擁有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培訓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3項。
歷年來,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1項,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0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5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3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公開示范課8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0門。國家級虛擬教研室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和國家課程思政教學名師8名。
圖書館現藏書量約為 44萬余冊,可用電子圖書50余萬冊,數據庫97個,開放時間為 97 小時/周。圖書館重視資源建設,優化資源布局,資源覆蓋醫學臨床、醫學基礎、藥學及循證醫學等生物醫學各領域。針對教學方面,引進各類相關數據庫,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有力的文獻資源保障。
醫學院率先探索和實踐臨床醫學專業“5+3”及“5+3+X”改革。深度參與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積極推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有效銜接,率先試點開展與?漆t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的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2022年,新招錄住院醫師1150名,?漆t師規范化培訓生391名,分別占全市招錄總人數的35%和41%。
堅持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醫學院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組織全國勞模、新科院士、醫學大家等與師生面對面,首推“健康中國”思政課程,打造“中國系列”課程品牌。依托“宣誓、授袍、緬懷、授帽、感恩”五項儀式教育,深化育人內涵,加強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創新性開展“雙師聯動,協同育人”工作機制,整合班導師與新生導師工作制度,實施全程一貫制模式配備本科生班導師,構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醫學思政教育體系。
堅持以國家衛生事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從醫學教育的本質是終身教育出發,新組建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面向醫療衛生大健康行業,依托醫學院內外一流的學科和教學科研師資隊伍,整合優質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資源。目前,醫學院共有4個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包括: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科、附屬仁濟醫院腎臟科、附屬新華醫院兒科以及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放射科。
醫學院緊緊圍繞國家“雙一流”的戰略決策,以整體提高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內涵為出發點,以培養卓越醫學創新人才為落腳點,推動世界一流醫學院和一流醫學學科建設。整體布局、重點突出,穩步推動國家轉化醫學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以高峰高原學科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帶動新一輪學科布局優化。
醫學院學科綜合實力和國內外權威排行榜排名顯著提升。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藥學(與上海交大藥學院共建)等四個學科,分別于2017年及2022年兩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臨床醫學在首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成效評價中,被評為整體建設成效顯著,獲“一流學科培優行動”申報資格。(在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一期建設成效評估中,被評為“優秀”。)
ESI最新排名中,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4個學科引文量進入全球前1‰學科。其中,臨床醫學全球排名95位,為全國第一,同時,發文量為31位,排名進入全球前萬分之一,另有4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學科。U.S.News世界大學最新排行榜中,臨床醫學全球排名位列62名,首次進入全球前70名。臨床醫學、外科學、胃腸病學與肝病學、公共和環境及職業健康等4個學科國內排名第一,傳染病學首次進入榜單,9個學科國內排名前三,13個學科進入世界百強。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行榜中,臨床醫學位列國內第1,口腔醫學和基礎醫學均位居第2,藥學第9,護理學第9,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第15;QS最新排行榜中,醫學全球排名第80,牙科學第75,解剖及生理學第38,藥劑學與藥理學第62,生物科學第80。
聚焦上海“四個中心”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總體要求,對接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發展方向,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和推動成果轉化。持續推進腦科學、腫瘤等重大項目的布局和實施,培養儲備優秀醫學人才,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醫學院設立“雙百人”計劃,著力培養臨床研究型醫師和臨床專職科研隊伍,實施“博士后”激勵計劃,實施“高水平創新團隊”項目,實現臨床-臨床、基礎-臨床、醫學-理工學科協同創新。組建醫學院“臨床研究中心”,持續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提升臨床研究能力。醫學院系統共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74項,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9項,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獎2項。202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81項,連續十三年穩居全國第一。2022年發表SCIE論文4990篇,其中CNS(含子刊)論文數72篇、世界四大權威綜合醫學雜志論文數(/含子刊)18篇。2022年,醫學院系統共獲授權專利數987項。
科研基地及平臺建設成績顯著。醫學院擁有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項目)、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29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3個上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2個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8個上海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7個上海市專業技術服務平臺。
醫學院持續推進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 、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精準醫學研究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免疫創新治療研究院、數字醫學研究院、松江研究院、病毒研究院等高水經科研平臺建設。已形成優秀人才集聚、重大成果頻出的良好局面。
積極參與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各附屬醫院不斷提升診療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醫學院現共有12所附屬醫院,其中7所綜合性醫院、5所?菩愿綄籴t院。擁有5個國家醫學中心、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獲批74個國家重點臨床專科,數量占上海市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總數的54%。2022年,各附屬醫院門急診人次達3614.05萬,開放床位數22199張,出院人次95.98萬,住院手術人次63.51萬,持續提高解決疑難雜癥和危急重癥為重點的醫療服務能力,以雄厚的綜合實力,為上海乃至全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贏得社會廣泛贊譽。
醫學院積極探索區域協同共建醫療衛生事業新戰略,2020年與上海中醫藥大學攜手成立“中醫西醫匯聚創新研究院”,著眼于中西醫交叉優勢學科發展方向,推進中西醫交叉創新臨床和基礎研究。同年10月,成立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將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聚焦“慢病防控”,開展深度合作。12月,與上海開放大學簽約合作,未來將共同建設服務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體系,共同推進市民健康與醫學素養提升以及共同提升醫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質量。
醫學院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注重對外交流,醫學教育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已與21個國家和地區的70所大學及科研機構開了了廣泛的合作。推動加強和世界頂級大學的科研合作,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單細胞組學與疾病研究中心、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共建 “全健康研究中心”。與12個國家的37所大學開展了約50個海外游學項目,本科生短期境外訪學比例達50.4%。近年來,與世界一流院校合作,拓展并實施多個線上游學項目,使學生不出國門也能享受優質國際教育資源,提升國際視野。國際學生教育工作穩步發展,2020年順利通過了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組織的來華留學質量認證,成為目前全國首家唯一獲得八年認證期的高校。
醫學院擁有深厚和優質的中法醫學教育傳統,中法合作辦學已經成為醫學院辦學特色之一。醫學院與法國醫學院校的合作歷史源遠流長,自1911年上海交通大學院醫學院前身——震旦大學醫學院成立至今,醫學院在與法國一流高校的教育合作方面不斷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培養了800余名法語醫學人才。2013年“上海交通大學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合作舉辦的醫學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獲得教育部正式立項,成為國內首個中外聯合培養醫學博士項目。2018年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法國巴黎笛卡爾大學、里昂第一大學、里爾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格勒諾布爾-阿爾卑大學等院校共同創建的“中法聯合醫學院”正式成立,全面開啟醫、教、研各領域的深層次合作,標志著醫學院的中法醫學合作揭開了新的篇章、邁向了新的高度。2021年,設立了醫學檢驗技術法語班,通過“4年中國+1年法國”的理論學習和實驗室實踐模式,培養一批醫學基礎扎實、知識面廣、既具有良好檢驗醫學技能又具備一定科研能力的創新復合型檢驗醫學人才。
2019年,醫學院和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攜手成立“全球健康學院”,旨在培養具備扎實學科基礎,創新思維、全球視野的全球健康治理的領軍人才。
撫今追昔、知史鑒往,繼往開來、任重道遠,全體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人將化夢想為行動,執著醫學信念、探索科學真理,凝心聚力、抓住機遇,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為全力創建世界一流的醫學院、為全力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接續奮斗。
(數據截至2023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