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 - 學校介紹
-
1956
-
公辦
-
醫藥
-
市政府
-
本科
-
重慶
-
25個
-
11個
學校創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教育部批準的首批來華留學示范基地, 2015年成為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學校由位于渝中區的袁家崗校區和位于重慶大學城的縉云校區組成,校園總面積2650畝。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F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7842人,其中博士生1423人,碩士生6972人,本科生18523人,專科生283人(支援少數民族項目),留學生641人。
學,F有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個重慶市一流學科,16個重慶市“十四五”市級重點學科。
學校設有22個學院(系),開設36個本科專業,F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9個,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8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中醫學、兒科學、精神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等專業已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現擁有1個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4門國家級一流課程,1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現有專任教師34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600余人,博士生導師386人,碩士生導師1586人。近年來,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面向海外延攬高層次人才,成建制引進多個具有國際水平的人才團隊,加強本土人才引導與培育,逐步構建起“近悅遠來”的良好人才生態,形成推動內涵式發展的強勁動力,F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外聘)、海外高層次人才、長江、杰青等國家級人才61人次,省部級各類人才1100人次,F有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站博士后800余人,人才塔基和師資蓄水池作用日益明顯,人才隊伍活力不斷增強。
近五年來,累計新增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各級各類項目超過4500 項,資助經費約11億元,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 2030-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 54項,資助經費達2.38億元。近五年發表SCI收錄論文10000余篇,年均增長率10%。多項成果在《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細胞》、《美國醫學會雜志》、《自然·醫學》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近五年來,學校累計新增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8項,包括重慶市科技獎一等獎5項,重慶市科技突出貢獻獎1項。學?萍汲晒D化成效顯著,獨立研制的我國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醫療設備——高強度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海扶刀)屬世界首創,首臺設備于2020年12月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學校研發的新冠病毒抗體和抗原檢測產品為抗疫做出積極貢獻,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肝病毒核心相關抗原檢測試劑盒已完成中試生產和注冊檢,即將進入臨床試驗。數字化病毒檢測技術、抗抑郁和中風藥物相關技術、腫瘤免疫治療相關技術、阿爾茲海默癥預防等科技成果高質量完成轉化。
學校高度重視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將其作為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抓手。近五年來,新增國家級、省部級研究平臺37個,現有國家級、省部級研究平臺77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國家級平臺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及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實驗室等國家部委級平臺8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智庫、科普基地等省級平臺62個。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與歐洲、亞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3個國家和地區的56所教育或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其中包括英國萊斯特大學、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國際名校;與英國萊斯特大學聯合辦有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獲批的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同時,與復旦大學、西南大學等“雙一流”建設高校開展長學制醫學生的聯合培養。
學,F有附屬醫院14所。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兒童醫院近10年連續入選復旦版“全國醫院綜合排行榜”百強。直屬附屬醫院獲批國家臨床研究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各1個,獲批國家臨床重點?34個,F有編制床位近20000張,年門診量近1546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66萬人次。
黨委書記:覃正杰 校長:黃愛龍 校址:重慶市渝中區醫學院路1號 郵政編碼:400016 電話:(023)68485000 傳真:(023)68485111 網址:http://www.cqmu.edu.cn/ 電子信箱:xiaoban@cq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