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古義:求學的人。今義: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人這句話出自韓愈的《師說》。文章闡說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恥于相師的世態,教育了青年,起到轉變風氣的作用。
⒈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求學的人
今: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用來……的
今: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⒊.吾(從而)師之
古:跟隨并且
今:表目的或結果,是連詞
⒋.(無)貴無賤
古:不論;不分
今:沒有
⒌.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古:風氣
今:道理
⒍.(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讀dòu
今:看著文字發出聲音,讀dú
7.圣人無(常)師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著、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漢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統稱
⒑今之(眾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數人
⒒(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了
今:初級正規教育學校。
《師說》大約是作者于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時所作。貞元十七年(801),辭退徐州官職,閑居洛陽傳道授徒的作者,經過兩次赴京調選,方于當年十月授予國子監四門博士之職。此時的作者決心借助國子監這個平臺來振興儒教、改革文壇,以實現其報國之志。
但來到國子監上任后,卻發現科場黑暗,朝政腐敗,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學子對科舉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學業;當時的上層社會,看不起教書之人。在士大夫階層中存在著既不愿求師,又“羞于為師”的觀念,直接影響到國子監的教學和管理。作者對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問撰寫這篇文章,以澄清人們在“求師”和“為師”上的模糊認識。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