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主攻方向。“十三五”時期,必須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下大力氣破解制約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問題,找準主攻方向。規劃綱要體現了從三個方面攻堅突破的戰略考量: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這是宏觀大勢所趨、發展現實所逼。在“十三五”這個轉型升級的重要窗口期,我們務必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奮力促進我省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優化增量并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加快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加快彌補發展短板。這是突破最大難點、確保決戰決勝的關鍵之舉。在“十三五”時期,我們務必彌補民生事業短板,打贏脫貧攻堅戰;彌補區域城鄉短板,促進多點多極支撐、城鄉協調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彌補生態環境短板,確保大氣等環境質量改善,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有效防控各種風險。今后五年,各方面風險因素累積甚至可能集中顯露。務必建立多元化防范處置風險體系,加強研判預警,有效化解各類矛盾,堅決守住安全穩定底線,確保我省發展行穩致遠。
推動三大主攻方向實現突破,必須落實好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一方面,我們多年強調的需求側管理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外需持續減弱,過度依賴擴大投資規模,作用有限且邊際效用遞減。另一方面,供給側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是產能總體過剩,有效供給又不足,特別是高水平、高質量的供給不足,滿足多樣化、個性化消費的能力相對較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下大功夫,抓住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的“牛鼻子”,大力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強化制度、管理、技術、產品創新,著力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同時,我們仍然不能忽視需求側管理,還必須做好適度擴大總需求這篇文章。規劃綱要在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體現了供需兩側協同發力的要求。
關于發展戰略。省委提出的“三大發展戰略”符合國家“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符合“五大發展理念”內涵要求,也符合四川發展實際,實踐證明是正確的,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貫徹。規劃綱要全面落實“三大發展戰略”,在總體要求和重大舉措中都有充分體現。深入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關鍵是統籌好競相跨越與協同發展的關系,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競爭、合作共贏的區域發展新格局。深入實施“兩化”互動、城鄉統籌發展戰略,核心是順應“四化同步”深入發展的趨勢,以新型城鎮化為載體和支撐,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構筑更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推動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要的是抓住我省被列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這一關鍵機遇,更加自覺地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機制,不斷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促進全面深化改革紅利的持續釋放!叭蟀l展戰略”是有機整體,必須統籌實施、協同推進!笆濉睍r期,我們將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務求“四化同步”新突破,推動成都領先發展,做大市(州)經濟梯隊,夯實縣域經濟底部基礎,培育天府新區等新興增長極,形成首位一馬當先、梯次競相跨越的良好態勢。以推動五大經濟區發展為重要抓手,編制和實施好五大經濟區區域發展規劃,健全區域合作發展利益分享機制。引導支持成都平原經濟區在科學發展、轉型升級、全面小康、城鎮化建設、改革開放等方面繼續走在全省前列,更好發揮對全省發展的帶動作用;引導支持川南經濟區加快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加快建設長江上游重要城市群,成為重要的新興增長極;引導支持川東北經濟區主動融入成渝城市群發展,加快川陜革命老區發展振興步伐,打造川渝陜甘結合部的區域經濟中心;引導支持攀西經濟區加快建設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稀土研發制造中心,發展現代農業和健康養老旅游業;引導支持川西北生態經濟區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有序發展特色農牧業,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川藏世界旅游目的地。
關于發展路徑。堅定走好符合四川實際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之路,是“十三五”發展的根本遵循,也是貫穿規劃綱要的主線。堅持創新發展,圍繞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根據省委《關于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精神,對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構建西部人才高地、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以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堅持協調發展,圍繞解決不平衡問題,特別強調處理好我省發展的一系列重大關系,就推動多點多極支撐發展、城鄉統籌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以加快形成平衡發展新格局。堅持綠色發展,圍繞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就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主體功能區、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節約和循環高效利用、大力改善環境質量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以加快構建生態文明新家園。堅持開放發展,圍繞解決我省發展與外部發展聯動問題,突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就加快深化全方位開放合作、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推進開放合作載體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以加快形成合作共贏新局面。堅持共享發展,圍繞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分別就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推進教育現代化、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推進“健康四川”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和要求,以順應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各位代表!我們堅信,在省委領導下,全省上下攻堅克難、奮勇爭先,“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各項部署一定能夠順利落實,各項任務一定能夠如期完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三、關于工作
是“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建設經濟強省的開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省委十屆六次、七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大力實施“三大發展戰略”,突出全面創新改革牽引,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構建發展成果共享新格局,努力實現“十三五”發展良好開局。
綜合考慮,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左右、9%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調控目標控制在103左右,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和環保目標任務。
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千方百計穩定經濟增長。
從多方面分析,今年經濟發展仍然比較困難,我們必須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穩增長最重要的是穩定企業運行,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做好為企業服務工作,在制度上、政策上營造寬松的市場環境和投資環境,鼓勵和支持各種所有制企業創新發展,保護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合法權益,提高企業投資信心,改善企業市場預期。著力抓好國家出臺的有關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著力實施我省財金互動22條等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協同支持效應,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著力因企施策,加大對有市場、暫時遇到困難企業的支持力度。
穩定和擴大有效投資。以“項目年”為契機,抓好631個全省重點項目、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建設,抓緊啟動實施好一批“十三五”重大標志性工程,謀劃儲備一批戰略性、基礎性重大項目。突出抓好工業投資,充分發揮產業引導基金和財政資金作用,推動2017個竣工項目投產達產,力爭全年工業投資7500億元以上、技改投資5500億元以上。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推動項目審批便利化,再推出一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并用好引導基金,嚴守合同承諾,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項目建設。
擴大有效消費需求。以新消費引領新供給、培育新動力,引導企業適應消費需求調整產品結構,增加中高端、多元化的服務供給,拓展信息、綠色、時尚和農村等消費。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促進旅游消費。進一步推動發展消費金融公司,提高居民現期消費能力。繼續組織好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提升“四川造”產品市場份額。
努力扭轉進出口下滑勢頭。實施“優進優出”戰略和“自主品牌出口增長”計劃,優化外貿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加強外貿產品、產區品牌建設,擴大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和農產品出口。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設,培育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新型外貿業態,加快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探索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制度。
第二,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
全面創新改革是“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今年要起好步,著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和重大政策。加快推動成德綿協同創新,打破行政區劃壁壘,促進創新平臺共建、資源共享、政策共用。加快推進成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德陽國家重大裝備研制基地、綿陽科技城、國家和省級高新區等創新發展載體建設,探索設立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和創意項目交易平臺。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著力體制機制創新,加大“軍轉民”“民參軍”推進力度,設立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啟動200項軍工技術成果再研發轉民用,推動150項重點軍民融合技改項目,力爭培育50戶軍民融合型大企業大集團,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進入軍工領域。加大科技投入,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更好發揮技術創新聯盟作用,支持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和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強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加大人才培養引進力度。深化科研院所分類改革,加快推進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大力推進知識產權保護。
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創業四川行動,辦好“雙創周”和“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活動,加快國家新興產業“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支持建設一批“孵化+創投”“互聯網+”等新型孵化器、加速器,爭取全省各類孵化器達600家。細化落實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落實大學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抓好農民工、川商返鄉創業活動,完善信息溝通和項目對接機制,發揮好川商返鄉興業投資基金作用,辦好首屆川商返鄉發展大會。
繼續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按期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深化國有林場林區改革,有序推進供銷社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調整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推進產權多元化,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轉變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方式,完善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體系和財金互動政策體系。推進地方金融改革,開展國家移動金融城市、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城商行、農信社改革,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
第三,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推進先進制造強省建設。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啟動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高端裝備創新研制及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進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發展。實施“互聯網+制造”試點示范,大力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培育石墨烯、北斗衛星導航、機器人、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著力提高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產業本地配套率。支持川酒、川茶、川菜、川藥等特色優勢產業產品結構調整,推動鋼鐵、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淘汰100戶以上企業落后產能。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力爭產值達1.5萬億元。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培育計劃,支持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推進園區特色化、專業化發展。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實施“三百示范工程”,加快推進服務業核心城市、6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服務業強縣建設,新建20個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積極培育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提升生產性服務業高端化、專業化發展水平,推動文化、體育、養老等10個重點領域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實施“全企入網、全民觸網、電商示范”三大工程,推進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在川設立交易結算中心或區域性總部。加快培育陽光度假、健康養老、鄉村休閑等旅游業態,精心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線路,規劃和啟動四川藏區、彝區全域旅游建設。深入實施“大熊貓”國際品牌戰略,大力發展入境游,辦好國際旅游投資大會、旅博會等活動。力爭旅游總收入達到7200億元。
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油料、肉類、蛋奶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啟動第三輪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突出抓好20個現代農業示范縣建設,推進現代農業千億示范工程和生物種業工程。抓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支持發展生態休閑等新產業新業態。支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強利益聯結,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
第四,扎實抓好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
開展降成本增效益專項行動。落實好國家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政策,出臺相關措施,清理壟斷性中介服務收費,降低政府性收費標準。繼續擴大直購電試點范圍,用好留存電政策,推動富余電消納,擴大直供氣規模。采取租賃、租讓結合等多種供地方式,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支持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發展多式聯運、農產品冷鏈物流,切實降低物流成本。以清理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合理收費為抓手,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摸清底數,科學確定化解過剩產能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分業施策,采取兼并重組、消化淘汰、對外轉移、管控增量等方式,化解鋼鐵、煤炭、平板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積極穩妥、分類有序處置“僵尸企業”,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同步做好職工安置工作。
著力化解房地產庫存。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進一步落實房地產新政,推動棚改安置房、公租房和租賃市場與存量商品房市場有效銜接。進一步“去行政化”,清理各類不合理收費,引導企業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市場良性發展。
切實提高“四川造”產品質量。以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等為參照,在我省10大類產業的重點產品中開展質量對標提升行動。大力建設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國家和省級檢驗檢測中心。制定品牌發展政策措施,推動企業開發適銷對路產品,鼓勵企業改進產品質量、開展技術創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本土品牌。嚴厲打擊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加強市場主體誠信建設和信用監管。
第五,深化對外開放合作。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落實好“一帶一路”建設33項重點工作,推進“251三年行動計劃”,精心組織“千企行絲路”活動,全面拓展與沿線國家經貿、文化、旅游等合作,鼓勵企業參與境外鐵路、水電、港口等開發建設。啟動實施國際產能合作“111”工程,組建省屬國有海外投資公司,推動優勢產業、富余產能向境外轉移。堅持生態優先,推進與沿江省市聯動,共同加強長江沿線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以貫通長江干、支線航道為重點,共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強省內沿江產業統籌規劃,逐步形成集聚度高、競爭力強、布局合理的現代產業走廊。
推進出川大通道建設。圍繞國家“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建設布局,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突出抓好“十大鐵路大通道”規劃建設,提升“蓉歐快鐵”“中亞班列”國際通道運營水平。加快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和支線機場建設,打造“空中絲綢之路”。加快發展航空、鐵路、水運口岸,加強與沿海港口城市和陸路邊境口岸的通道對接。
打造開放合作平臺。加快推進中韓創新創業產業園、中德創新產業合作平臺和中法成都生態園等建設。精心辦好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西博會、科博會、?茣⒕撇⿻、農博會等重大投資促進活動,開展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等重點產業專題招商,針對性開展境外招商活動,力爭引進到位國內省外資金95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保持中西部前列。辦好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第四屆中美省州長論壇、第五屆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層論壇,加快推進中美“2+2”合作。務實推進與港澳臺地區和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合作,深化與重慶、云南、貴州等周邊省份合作發展。
第六,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3+10”組合拳,實施10個專項方案年度工作計劃,切實把“六個精準”總體要求、“五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落實到村到戶到人。抓好基礎設施、醫療衛生、易地搬遷等十大扶貧工程,扎實推進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注重因地制宜推動產業扶貧,解決好貧困群眾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全年實現105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2500個以上貧困村退出和5個貧困縣“摘帽”。
突出脫貧攻堅重點區域。堅持把“四大片區”作為主戰場,繼續實施藏區“六項民生工程計劃”和彝區“十項扶貧工程”,抓好大小涼山農村“一村一幼”工作,實施藏區千人支教十年計劃。大力推進秦巴山區、烏蒙山區連片扶貧攻堅,推動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同時,統籌解決好插花式貧困問題。
創新機制推進脫貧攻堅。創新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在川定點扶貧、外省對口扶貧協作,抓好省內新一輪對口定點扶貧。引導更多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參與扶貧開發,加大縣級政府統籌整合扶貧資金資源力度,保障扶貧重點項目投入。強化脫貧攻堅責任機制,加強扶貧資金管理,落實扶貧目標、任務、資金、權責“四到縣”制度。
第七,強化生態環境保護。
持續推進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嚴格劃定和控制生態保護紅線,加強天保工程二期、退耕還林還草建設,開展大規模綠化全川行動,營林造林4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6.2%。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工程,推動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探索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加強江河流域源頭生態保護,推進濕地公園建設,實施防沙治沙與環境保護重點工程。
以最嚴厲的措施治理環境污染。以“減排、壓煤、抑塵、治車、控秸”為重點,實行重點區域聯防聯控,推動大氣質量改善。加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強化飲用水水源和良好水體保護,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實施工業污染物全面達標排放計劃,落實國家總量減排任務。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五大工程”,改善人居環境。加強環境監測、執法監管及其能力建設,加大執法懲戒力度。
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進傳統制造業企業綠色改造,推動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的推廣應用,加快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推進工業廢氣、廢水、廢物的綜合治理和回收再利用。實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探索建立西部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