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點工作
今年,我們將突出做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穩增長的基本立足點,充分發揮消費對穩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的關鍵性作用,確保經濟平穩運行。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在全省開展項目建設競進年、項目儲備提質年、社會投資促進年活動,千方百計抓項目、抓投資,確保今年完成投資2.9萬億元以上。進一步調整投資方向,優化投資結構。重點投向高端制造、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環保、基礎設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等,加快436個(類)重大項目建設進度,突出抓好20個省級重大專項。抓住國家重視鐵路、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重點向中西部傾斜的機遇,推進公路、鐵路、航運、機場、水利、能源等領域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全面落實鼓勵引導民間投資各項政策,著力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深層激發市場主體投資活力,促進更多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投入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創新政府投資引導方式,通過投資補助、產業基金、擔保體系、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等方式,優先支持引入社會資本的項目,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鼓勵社會投資省級示范項目”的建設和運營。結合“十三五”規劃編制,做實、做強重大項目儲備,做深、做好重大項目前期,確保投資持續穩定增長。
大力推進消費拓展升級。進一步完善消費政策,拓寬消費領域,改善消費環境,構建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力。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健身、健康、醫療等服務機構,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加快實施養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休閑、住房、綠色、教育文體等6大領域消費工程,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業態創新,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激活消費需求,加快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落實促進信息消費政策,增強信息產品供給能力,擴大無線網絡、數字音樂影視、動漫游戲等信息消費市場份額。改善農村商品流通條件和消費環境,挖掘農村消費潛力。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引導,提升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穩定地產消費。加快生產企業和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電子商務運用,推進商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建設一批商品銷售類、消費服務類和跨境貿易類電子商務平臺,促進電子商務平臺向農村延伸,擴大線上消費。力爭電商交易規模增長35%以上。
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加強生產要素資源的有效配置,優先保障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的需求,強化經濟增長的硬支撐。創新銀政企合作模式和金融產品,擴大直接融資規模,促進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進一步完善對中小企業的財稅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做實做強。組建省級再擔保集團。省財政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50億元,全部安排到各縣(市)政府控股、參股的融資擔保公司,引導推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平臺,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難題。
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離不開市場主體尤其是企業家的智慧和創造。我們要進一步營造尊重勞動創造、崇尚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讓企業家在新常態的發展中再次大顯身手!
(二)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依靠創新驅動,強化先進制造業的主導作用、新興產業的引領作用、現代服務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使經濟發展的動力增強、活力提升、行穩致遠。
加快優勢產業升級發展。繼續推進食品、電子信息、裝備制造、資源循環利用、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以及醫藥六大重點產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推動食品加工產業向萬億元目標邁進。促進重點項目投產達產,推動汽車產業實現年產乘用車300萬輛目標。抓好80萬噸乙烯項目下游配套、荊門石化油品質量升級改造項目建設,促進石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搶抓信息消費升級機遇,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加快發展海洋工程裝備、通用航空和商用航天等軍民結合產業。繼續推動冶金、石化、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加快調整改造,提升技術水平,創新商業模式,挖掘增長潛能,推動產業升級。積極化解過剩產能,鼓勵企業并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
加快新興產業壯大發展。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制造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資本共同構成的產業化戰略創新聯盟,深度激發創新活力。以打造全產業鏈為目標,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工程”和千億元產業“接續工程”。結合國家實施重大創新工程,強力推進智能制造、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北斗導航、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十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推進“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落地建設,積極做好與“核高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重大基礎裝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對接,推動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化應用。重點實施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工業機器人、先進高分子材料等新增長點的培育工程,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引領性強的新興產業、企業和產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科技企業創業與培育工程”和“科技成果大轉化工程”,促進科技成果向高新技術產業加快轉化。設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扶持相關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支持東湖高新區打造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加快服務業提升發展。順應服務業成為我國新的增長點的大勢,強化措施,促進我省服務業迎頭趕上,使發展比重有較大幅度提升。堅持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并重,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并舉,突破性發展現代物流、信息消費、高技術服務業、電子商務、工程設計、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促進服務業擴大規模、提檔升級。研究出臺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實施服務業“五個一百”工程,增強帶動示范作用。推進旅游業跨行業、跨區域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旅游新業態。大力推進制造業跨界融合發展,促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融合發展,催生基于云計算的在線研發設計、教育醫療、智能制造等新業態。在疾病防治、災害預防、社會保障、電子政務等領域開展大數據應用示范。讓數據“云”助力創業興業、便利千家萬戶。
(三)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進農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突出農田水利等薄弱環節,大力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小農水重點縣建設,加快建設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完善農村公路、村與村“斷頭路”等配套建設,以新一輪“三萬”活動為動力,實現農村“村村通客車”。扎實做好土地連片治理。進一步推進高標準農田、電網、安全飲水及危房改造等基礎建設,為農業農村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條件。深入推廣農機化耕作和信息化應用,積極發展智慧農業,為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加快實施“糧安工程”,穩定糧食生產,提高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保障能力。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推動農業生產向消費導向轉變,促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生態農業,推進農業標準化和農業綠色生產,建設一批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農產品品牌。繼續實施農產品加工“四個一批”工程,突破性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龍頭企業集群集聚,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重點扶持一批主營業務收入過30億元的龍頭企業和過10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園區。強化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推進訂單生產、農超對接和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
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以合作與聯合為紐帶、以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全面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引導農民依法、自愿、有償將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提高生產集約化程度。加強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加快構建以武漢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為龍頭、以縣(市、區)交易平臺為基礎、全省統一聯網的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體系。積極推進農村合作金融創新試點。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普惠金融,扶持村鎮銀行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大力培育新型社會化服務組織,提升全省農業產業化服務水平。
農業正處在加快調整轉型的重要關口。我們要通過持續努力,統籌做好“三農”工作,努力讓農業經營更有效益,讓農民生活更加幸福,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