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府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和重點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重大。
按照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改善環境基礎上,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努力爭取更好結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總值增長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城鎮新增就業9萬人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以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節能減排和環境質量改善完成省下達任務。
經濟增長預期8.5%左右,充分考慮了我市發展需要和可能,并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符合發展規律,符合信陽實際。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在加快發展、擴大規模的同時,引導各方把主要精力、工作重心放到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上來,放到增加就業和民生改善上來,以實現更高水平、更好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各位代表!我市與全省、全國一樣,經濟發展進入了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挑戰增多的新常態,但總體向好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蓄勢崛起的支撐和后勁日益增強,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特別是省委九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戰略方針、戰略布局和戰略重點,為信陽未來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爭取國家編制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推動高鐵沿線城市經濟帶建設、支持省際交界地區中心城市做大做強、突出抓好“三山一灘”地區扶貧等,為信陽未來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郭庚茂書記去年到信陽調研,要求我們注重規律,抓住機遇,后來居上,打好翻身仗。謝伏瞻省長在“兩會”期間參加信陽代表團審議,要求我們在加快發展上求突破、在改革開放上闖新路、在塑造生態上畫新圖、在民生改善上下功夫。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為信陽未來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我們必須按照“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統籌加快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確保新常態下有新作為。
今年,著重做好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產業集群集聚,加快提升工業化發展水平。更加關注工業、學習工業、研究工業、支持工業,堅定不移地實施產業集聚區“四大工程”、“三大計劃”,持續推動產業集聚區上規模上水平上層次,提高吸引力競爭力帶動力。提升產業集聚層次。大力支持信陽高新區和潢川經濟開發區爭創國家級高新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區創新發展。繼續堅持集團化體系化引進,集中要素保障,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示范區、信陽國際家居產業小鎮、信陽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產業集聚區重點項目攻堅督導協調例會制度,加強重點項目聯合督查,更加有效地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提升產業集聚區的產出率、就業率和貢獻率,力爭全年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700億元。擴大主導產業規模。更加聚神聚力聚焦主導產業,壯龍頭、建基地、育集群。繼續實施重點項目攻堅計劃,當年新增重點攻堅項目30個。進一步強化重大項目支撐和配套項目跟進,重點實施150個投資億元以上的重大結構升級項目,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大力支持全市規模效益50強企業和50家高成長企業發展,扶持主導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成長,加快壯大電子信息、現代家居、綠色食品、現代物流、新型建材、紡織服裝等主導產業規模,力爭年底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達到12個。提升配套服務水平。繼續堅持建設服務與生產服務、項目配套與生活配套、發展保障與社會保障并重,統籌推進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生產性服務設施和生活性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產業集聚區承載能力。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做大現有投融資平臺,探索支持產業集聚區擔保、反擔保措施。科學安排計劃指標、統籌運用增減掛鉤指標,積極推進人地掛鉤試點工作,保障產業集聚區項目用地需求。加快創新管理體制,進一步下放管理權限,完善產業集聚區與行政區域套合機制。
(二)突出城鄉統籌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化發展步伐。以完善設施配套、提升城市品位、增強輻射能力為重點,堅持“一基本兩牽動三保障”,推動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約,加快建設鄂豫皖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全面落實我市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盡快完成《信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年)》的評審報批工作,統籌推進中心城市、縣城和中心鎮協調發展,加快推進新區開發、老城改造、產業集聚區建設和“6+3”中心城市組團發展,積極爭創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加強城市控規專項規劃和設計,更好地發揮規劃對城市建設的調控、引領和約束作用,積極推進市縣“多規合一”。繼續圍繞建設一個產業集聚區、培育一個百億元的特色主導產業、打造一個20萬以上城市人口的目標,統籌推進產城融合和“兩個轉移”一齊抓,促進縣城做大做強。支持明港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堅持以人、以家庭為單元,全面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政策和促進農民進城的各項措施,統籌解決農民舉家進城的就業、就醫、就學、住房等問題,優先解決一批已在城市就業的農村轉移人口、棚戶區和城中村居民落戶城鎮,真正讓農民進城有希望、生活有奔頭、奮斗有回報。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繼續實施城市基礎設施擴能增效工程,加快新老城區的道路銜接,再打通一批斷頭路,改造提升一批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著力緩解城市交通擁擠壓力。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再上一批清潔能源公交車輛,進一步實施公共自行車增點擴面,引導市民綠色低碳出行。繼續實施一批城市內河治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供排水、防洪、燃氣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網配套。加強城市生態建設,嚴格執行城市藍線管理辦法,建設海綿城市和生態低碳城市。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持續鞏固提升城市創建成果,完善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市民綜合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快推進城鎮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入開展“三違”集中整治,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建立多元化籌資機制。加大國有資源、資產、資金、資本等整合運作力度,支持各投融資平臺通過財政注資、市場募資、整合存量資產、做優增量資產等多種方式提高融資能力;深化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推進重大城鎮項目的批量化、系統化、整體性開發建設;積極探索設立新型城鎮化發展基金,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
(三)突出穩糧提效轉型,加快轉變現代農業發展方式。堅持“三農”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全面促進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地生根,逐步建立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的長效機制。全面深化農村改革試驗。抓住信陽被批準為國家級農村改革試驗區的機遇,重點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改進農業補貼辦法試點試驗、涉農建設性資金整合試驗和扶貧開發綜合改革試點,重點突破,統籌推進,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探索新路子、積累新經驗。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統籌抓好“三農”四大工程。持續抓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強化水利基礎保障作用和科技支撐作用,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和中低產田改造,再建成高標準糧田75萬畝,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現有水平以上。持續抓好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打造一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高標準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主食產業化和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壯大一批農業產業化集群。持續抓好都市生態農業發展工程,規劃建設一批具有綜合功能的特色生態養殖園區、標準化種植園區、高新農業科技展示園區和休閑觀光農業園區。堅決打好扶貧攻堅戰,持續抓好大別山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工程,實施片區開發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市再實現10.2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大力發展專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有條件的農戶流轉承包土地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充分發揮公益性服務機構基礎性作用,積極培育經營性服務組織,加快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五規合一”,統籌推進“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并進。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再解決57.83萬農村居民和18.47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縣鄉道路350公里、村道650公里,新增農村沼氣用戶2450戶,改造農村危房1萬戶,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持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加大古村落保護力度,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四)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提升第三產業發展層次。全面落實我市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實施120個現代服務業重大項目,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強化平臺支撐。依托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加快城市綜合體、樓宇經濟、專業市場、特色商業街等載體建設,建立健全運營管理和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加快“兩區”向集聚、特色、服務、融合方向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產業高集聚、產出高效益、功能高復合、空間高密度、就業高容量的服務業集群,統籌規劃建設一批物流樞紐、信息服務、公共服務、電子商務、科技研發、文化創意、企業孵化等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增強要素吸附能力、產業支撐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促進現代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放寬市場準入。全面推進工商注冊制度便利化,加快推進“先照后證”改革,降低服務業準入門檻,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平等進入醫療衛生、教育培訓、金融保險、健康養老及市政公用事業等領域。抓住國家擴大服務業開放的機遇,在需求旺盛、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領域,再簽約一批戰略合作項目,引進一批服務業高端人才和先進技術,吸引一批金融機構進駐,落地一批大型企業地區總部和區域性研發、物流、銷售、結算、后臺服務中心,推動服務業招商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主攻重點產業。大力實施服務業發展“五提升”、“五壯大”工程,促進文化、旅游、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金融保險五大高成長服務業擴容提質,壯大健康養老、教育培訓、電子商務、科技服務、物流快遞五大新興服務業規模。尤其在現代物流業方面,以構建區域性現代物流樞紐為目標,加快編制全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興建信陽陸路口岸物流港,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冷鏈運輸、冷鏈儲藏等配套體系,培育大型物流企業,力爭在一些關鍵領域形成以信陽為中心或重要節點的現代物流網絡;在電子商務方面,加快構建電子交易、電子物流、電子結算三大平臺,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電商的戰略合作,培育一批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和線下體驗店,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積極構建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努力提高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電商貢獻率。加強電商培訓,著力培養和引進一批電商人才;在文化旅游業方面,加快推進大別山紅色生態旅游一體化發展,大力實施雞公山、靈山聯合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南灣湖創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和新縣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縣工作,持續提升“農家樂”鄉村旅游發展,加快建設區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同時,鼓勵探索新型商業模式,綜合創新供應鏈、運營銷售、服務方式和盈利模式,推動傳統服務業轉型升級。支持建設一批城市蔬菜便民超市和農村超市。
(五)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釋放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加快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進展和最大綜合效益。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基本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大幅減少前置審批,編制市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積極探索行政審批標準化,推廣網上并聯審批模式。今年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和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加快市直機關所屬企業脫鉤改制工作,繼續推進國有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和戰略重組,盡快完成信陽國控公司組建工作;落實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非公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具體辦法,鼓勵非公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大力支持非公經濟、混合型經濟發展,切實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和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推進財稅金融改革。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繼續推進非稅收入收繳改革、國庫集中收付改革和公務卡改革。推行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加快推進“營改增”等項改革。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積極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完善特許經營制度。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積極推進金融創新,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多種金融產品。建立資本市場后備企業庫,支持更多企業上市和“新三板”掛牌融資,推動中小企業私募債、區域集優債等企業發債工作。進一步加大招行引資工作力度,積極探索建立金融集聚區,爭取吸引更多銀行業金融機構入駐信陽。開展農村金融改革試驗,探索新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有效途徑。全面推進縣級農信社改制組建農商行工作。鼓勵商業銀行下沉機構網點。爭取實現村鎮銀行重點鄉鎮全覆蓋。加快推進其他領域改革。深化國有建設用地有償使用改革,著力解決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問題。積極穩妥推進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排污收費制度,落實促進節能環保的電價、供熱價格、污水處理費等政策,保障基本民生價格穩定。全面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入推進社會辦醫,完善全民醫保體系,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繼續深化科技、教育、文化、體育、供銷等體制改革。加快不動產登記制度改革。今年完成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六)突出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合作建設,更加有效地推進新一輪開放合作,構筑對外開放新格局。積極拓寬開放領域。抓住國家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機遇,加快服務業、農業、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領域開放,建立重點客商跟蹤制度,力爭引進一批具有戰略支撐的重大項目,推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創新招商方式。聚焦主導產業,更加有針對性地制定“四一”招商行動計劃,實施集團化體系化引進戰略,開展精準招商,引進缺失鏈條、補強薄弱鏈條、提升關鍵鏈條,努力形成集群引進和企業抱團轉移的倍增效應。著力提升招商質量。切實辦好信陽第23屆國際茶文化節和第十屆豫商大會,力爭在開放招商上取得更大成效。進一步強化跟蹤服務和項目落地,持續鞏固和拓展“中國光彩事業信陽行”等招商成果,提高合同履約率、項目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全面優化開放環境。持續提升服務效能,建立健全客商投資項目審批代理制,進一步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快構建誠信體系,基本建成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立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
(七)突出支撐能力建設,加快培育競爭發展新優勢。堅持長短結合,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深入謀劃和實施一批重大項目,爭取一批全局性事項列入省和國家規劃,做好國家批復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和編制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前期對接工作。加強基礎設施支撐。以構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為目標,加快推進寧西客專、京九客專、濮陽至開封至潢川鐵路、淮濱至豫皖界高速公路、淮濱至息縣淮河航運基礎設施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謀劃明港至雞公山高速公路、濮陽至湖北陽新高速公路、鄂豫皖三省大別山北麓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加快實施8條國省干線公路改建工程,開工建設明港機場。以構建“大通關”機制為目標,加快建設信陽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場所。以構建水利樞紐為目標,積極推進張灣水庫、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淮河干流息縣水利樞紐等重大水利項目前期工作,全力支持出山店水庫建設,繼續抓好小型病險水庫和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淮干灘區居民遷建和水庫移民后期扶持等水利工程建設。以打造堅強電網為目標,大力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解決長期困擾農村地區的低電壓問題。積極協調配合做好寧東—紹興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加強科技創新支撐。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加強與央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深度合作,促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同創新,引進或共建一批創新平臺,實施一批省級重大科技專項,突破一批制約我市主導產業鏈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全面推進質量立市戰略,支持羚銳、華英等龍頭企業創建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工程重點實驗室,積極申報建設國家茶葉質檢中心、國家巖石黏土類非金屬礦產品質檢中心及省級家具質檢中心,推動產業不斷創新升級。繼續創新人才培養選拔、評價使用、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著力創造有利于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環境,引導科技人才、工程技術人才向產業一線集聚。厚植創新文化,完善創新機制,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競相迸發。加強信息化支撐。加快智慧城市、無線城市、光網城市等工程建設,加快“寬帶信陽”、“三網融合”建設步伐,統籌推進城鄉寬帶網絡升級改造,擴大4G網絡技術規;逃,推動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在民生和社會領域應用。積極建設覆蓋城鄉人口、建設、治安、環保等領域的管理應用平臺,以信息化促進城鄉建管協調發展。大力發展電子政務,全面實施信息惠民工程,統籌教育、醫療衛生、交通和社會保障等信息化建設,提高社會治理領域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水平。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