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是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綜觀國際國內發展大勢,我們擁有眾多大好機遇,又面臨系列新的挑戰。我省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湖北經濟繼續高于全國發展水平的條件沒有變,但發展的標準和內涵有了提升;“五局匯聚”的大勢沒有變,但區域競爭的態勢愈加激烈。不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發展的壓力不是小了,而是更大了;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我們既要做大總量,更要提升質量和競爭力。底盤做不大,成不了支點,質量和競爭力提不高,也走不到前列。在變與不變之中,面對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艱巨任務,面對前進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緊緊抓住全面深化改革這一最大的歷史性機遇,堅持底線思維,切實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以更大力度攻改革之堅、克轉型之難,努力使湖北經濟更好、結構更優、質量更高、后勁更足、實力更強。
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競進提質、升級增效”工作總要求,牢固樹立“市場決定取舍、綠色決定生死、民生決定目的”的理念,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加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改善民生,努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奠定堅實基礎。
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左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外貿出口增長10%;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以內;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根據上述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政府工作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統攬全局,更加注重把改革、調整、發展的舉措有機統一起來,著力在真改、真轉、實改、實轉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八個方面。
(一)以改革創新強市場主體、建市場機制、激發展活力
加快培育更具活力和生機的多種所有制市場主體。積極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大力推進地方國有企業所有制改革,實現產權多元化,提升國有資本開放性。推動國有企業通過重組、改制、證券化形式實現國有資產資本化。創新政府擔保平臺、融資平臺的管理。增強政府融資平臺的資本運營能力、產業培育能力和風險控管能力。進一步加強政府性債務風險防控,規范舉債行為。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保障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一切不合理規定,徹底消除各種附加條件和隱性壁壘。充分釋放民間投資活力,除國家明令禁止的外,所有領域一律對非公有資本開放。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進入金融、電信、交通等行業,平等參與基礎設施和民生等領域建設。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支持有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全民創業工程,改善創業環境,加強創業服務。深入開展市場主體增量行動,加快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企業家培育工程、創新主體培育工程、鄂籍人員回歸創業工程,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措施,加大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易于創業的格局,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業活力。
加快構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現代市場體系。大力培育立足湖北、服務中部、輻射全國的資本市場、人力資源市場、知識產權市場、專業商品市場。建立湖北碳交易所,為打造全國碳金融市場創造條件。大力推進武漢金融改革與創新,加快建設區域金融中心。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支持民間資本依法設立銀行等金融機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中小企業掛牌上市,發展規范債券市場,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產權市場和各類資本要素市場。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積極爭取信貸支持。引導信貸資金投向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和重點產業。推動鄂東、鄂西兩大礦業權市場建設,將所有礦業權轉讓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交易。支持赤壁“中國綠色生態產業展覽交易基地”建設。積極培育保險市場。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繼續抓好財政資金整合與統籌、財政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推進“營改增”改革。積極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逐步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納入到現有國有土地交易平臺統一管理。建立土地增減掛鉤指標交易體系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地價體系。
深入推進各層次改革試點示范。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和東湖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好國家賦予湖北的改革試點使命,形成全省能推廣、可借鑒的改革經驗。以國家級和省級改革試點示范為重點,積極穩妥推進各層次改革試點示范工作,鼓勵各地各部門積極大膽推進各類改革試點。充分發揮部省合作平臺作用,加快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創新。
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創新利用外資管理體制,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探索推行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為企業創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全面開放一般性制造業,放開商貿物流、研發設計、電子商務、會計審計、育幼養老等服務業領域的準入限制。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積極推行產業鏈招商、園區招商、以商引商等市場化招商模式,積極承接國際資本和沿海產業轉移,下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區域性總部和功能性機構,加快形成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提高外向型經濟比重。加強重點出口基地、重點出口企業和湖北國際知名品牌建設,加快培育汽車、機電、船舶、服裝、農產品、高新技術等優勢出口產業,加大傳統優勢產業對外轉移的力度,擴大湖北產品國際市場占有份額。突破性發展服務貿易,提高服務貿易比重。打造對內對外開放平臺,全方位推進開放合作。加快對外開放通道建設,完善“大通關”服務體系。支持“漢孝”臨空經濟區建設。鼓勵更多的口岸對外開放,支持開通更多的國際直達航班航線。整合優化、做大做強海關特殊監管區,積極推進武漢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和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保稅物流園區和綜合保稅區。搶抓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機遇,加快構建對外經濟合作“大通道”和橋頭堡。加大推進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工作力度,深入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建設。積極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與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合作。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我省產業國際競爭力,支持和鼓勵我省的企業和個人“抱團出!,到境外投資、承包工程和勞務輸出。精心籌辦好第9屆“中博會”。
改革開放永無止境。我們要加快釋放改革開放紅利,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更為平等、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創業創造活力,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以改革創新穩農業生產、保農民增收、建農業強省
穩定發展農業生產。進一步提高“三農”工作“首位度”,全面落實和完善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深入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貢獻。突破性發展種業,加快農作物種子基地建設。突破性發展多種經營,特色化發展現代畜牧業、園藝業、林業和水產業。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吧嗉狻鄙系陌踩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健全完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工廠化種養業、智能農業、循環農業等現代農業,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層次。突破性發展農業服務業,進一步壯大鄉村旅游、觀光休閑農業的產業規模。圍繞“做大園區、做強龍頭、做響品牌”,深入實施農產品加工“四個一批”工程,加快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培育一批產值過百億元的大型加工和流通企業集團。加強高標準農田、農田水利、農業信息化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
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積極穩妥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鼓勵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扶持發展規;、專業化、現代化經營。積極引導和推動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選擇若干試點,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支持大中型商業銀行穩定和增加縣域網點,保障金融機構農村存款主要用于農業農村。逐步擴大“三農”保險覆蓋面。積極探索推進服務農戶、家庭農場的農村合作金融體系。繼續推進仙洪試驗區等八個層面新農村建設試點,強化示范帶動。繼續深化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
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也是最大的社會群體。我們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做好“三農”工作,努力為農民創造公平發展的機會,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優先向農村配置公共資源,讓農民平等享受現代化建設成果!
(三)以改革創新促擴大內需、保穩定增長、增內生動力
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發揮投資對結構調整的引領作用,發揮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帶動作用,拓寬投融資渠道,力爭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4萬億元以上。繼續開展重大項目建設年活動。搶抓國家加快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加大項目策劃和爭取力度,爭取有一批新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獲得國家支持。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突出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重點投向完善高速公路路網和國省干線瓶頸路段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升級、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突出民生項目建設,重點投向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城鄉電網、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等領域,提高和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突出產業項目建設,重點投向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更加重視和加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投入的力度,引導企業擴大技術改造投資。大力度推進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加快襄陽機場改擴建、武當山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度,力爭武西高鐵漢十段、鄂北水資源配置項目開工建設;力爭年內建成高速公路749公里,確保武漢至鄂州、黃石、黃岡的城際鐵路投入運營;確保武漢通用汽車項目一期年內竣工投產,加快武漢雷諾汽車、中石化荊門分公司千萬噸擴能升級改造等一批工業項目建設;加快天河機場三期項目建設,確保投入使用。完善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力爭民間投資占比提高到70%以上。
擴大消費需求。下大力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加快推動“三網融合”,加快培育和擴大信息網絡消費、數字家庭、智能家電、數字出版、節能環保等熱點消費;加快培育和擴大會展、旅游、社區、養老、健康、文化創意等服務消費。努力擴大地產品消費。抓緊完善落實鼓勵消費的信貸、財稅政策。推進武漢消費金融試點。大力推進商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等新型消費業態。著力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加強個人征信體系建設,建立省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促進信用服務產品創新與應用。全面推進農超、農批、農校、農餐對接和直供直銷等產銷模式,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流通格局。推進肉、菜、糧食、酒類、藥品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努力讓消費者安全、放心消費。
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深入推進價格改革,完善市場定價機制。強化價格調控,完善價格調節基金制度和物價補貼聯動機制。加強對市場價格行為的監管,完善價格信息發布制度,穩定通脹預期。
擴大內需是加快發展的基本立足點。我們要著力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和消費的基礎作用,實現在穩增長中繼續擴大總量、提升質量,讓經濟社會發展后勁更足、活力更強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