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年高考統一考試結束,各高校自主招生測試6月10日起密集啟動。今年,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都安排了自主招生的筆試和面試,一些學科還有實驗等實踐類考核項目。我們一起看看各校都怎么測試。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按照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我校2018年自主招生計劃為225人。我校自主招生不預設分省市區計劃,各省市區具體計劃根據入圍人數和高考上線情況確定。
考核辦法
1、資格審查 我校將組織相關學科專家對考生的申請材料進行認真審核,對于考生提供的支撐材料進行真偽鑒定和質量評估,并參考考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從而確定資格審查合格名單。我校將于4月底在招生網上公布資格審查合格名單,考生也可登陸報名系統查詢。凡未通過資格審查的考生,學校不再另行通知。
2、面試 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內進行,具體考場安排詳見準考證。面試時間為2018年6月10日8:30開始,根據考生排序和面試進度依次進行。請考生提前45分鐘到達候考地點(詳細侯考時間及地點詳見準考證)。建議考生于2018年6月9日提前查看考場,熟悉考試環境。
面試主要考查學生在某學科領域的特殊專長、創新思維、培養潛質,同時對考生的報名材料進行針對性的深度考核。根據考生所填報專業分若干組進行面試,面試評委由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從招生專家委員會選聘對應專業的專家5至7人組成。
所有來校參加面試的考生需撰寫《專業興趣研究報告》(簡稱:《報告》)。面試時需向評委提交至少1份《報告》原件和5份《報告》復印件!秷蟾妗纷珜懸笕缦拢赫{研報告題目自擬,內容須與所報專業相關,字數不限,報告需在指導老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不得弄虛作假(《報告》相關表格可于2018年4月中旬在我校招生網下載)。
入選考生確定標準
按自主招生計劃數,根據考生面試成績分學院確定自主招生入圍考生名單(總人數在450人以內),同時明確考生可報考的相應專業。所有入圍名單報學校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確定后上報主管部門審批并予以公示。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于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門類。
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創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并組建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學校于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1970年,學校整體遷至湖北辦學,更名為湖北地質學院。1974年,學校定址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武漢地質學院在原北京舊校址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組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在武漢。2000年2月,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
校園概貌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于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腹地。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教育、科研、學術氛圍濃厚,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相關配套設施,為莘莘學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成長的環境。學,F正在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建設“資源環境科技創新基地”暨新校區。
辦學思想
堅持弘揚“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訓精神,堅持“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觀,著力培養“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質人才,著力為解決區域、行業乃至人類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秉承“強化特色、爭創一流、依法治校、開放包容”的治校理念,營造“獨立思考、嚴謹治學、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圍,努力構建優越而獨特的教學和科研環境。堅持實施人才強校、科技興校和國際化戰略,大力推進以學術卓越計劃的綜合改革,在建成地球科學一流、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大學的基礎上,努力建設成為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致力于實現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
辦學條件
學,F有教職員工3049人,其中教師172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博士生導師263人,教授431人,副教授688人。
國家“”入選者28人(長期項目7人、短期項目3人、外專項目1人、青年項目17人),國家“”入選者9人(領軍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獎勵計劃”入選者18人(特聘教授11人、講座教授5人、青年學者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29人,湖北省“”入選者8人、“楚天學者計劃”入選者42人。學校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9人。
學校現有各類科研機構、實驗室、研究院(所、中心)86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科技部地質工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個。學校擁有完善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自建校起,學校相繼在周口店、北戴河、秭歸等地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實習基地被譽為“地質工程師的搖籃”,為“全國地質實驗(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能力(野外實踐)基地”。學校圖書館館舍面積2.7萬余平方米,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獻為主體,以地學文獻為特色的館藏體系,構建了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服務平臺,為師生提供有效的文獻資源保障。
學科布局
學校圍繞學科前沿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構建以地球科學為主導,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生態系統,F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6個湖北省重點學科,“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兩個一級學科在全國歷次學科評估中均排名第一;有19個學院(課部)、65個本科專業;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工程碩士、MBA、MPA等11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包涵14個工程領域。地球科學、工程學、環境/生態學、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6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學進入前1‰。
人才培養
學校擁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 26060人,包括本科生 18046人,碩士研究生 5781人,博士研究生1516人,國際學生717人;成教及網絡教育注冊學生3萬余人。擁有國家地質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土資源部地質工科人才培養基地。建校60余年來,為國家培養了近30萬名高級人才。
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優秀人才為目標,努力構建跨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教學與科研實踐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我校學生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全國挑戰杯大賽、數學建模大賽、英語競賽、電子設計大賽等高水平賽事中屢獲佳績。
學校把弘揚優良體育傳統與健全人格培養相結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體育教育體系。我校學生在國際國內重大體育比賽中,累計獲得金牌200余枚,銀銅牌400余枚。2012年5月,學校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成為我國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學登山隊。
科學研究
學校在地質學、礦產資源能源、地質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地理信息系統與測繪、材料科學與化學、經濟與管理等研究領域具有特色和優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0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8項,獲“中國科學十大進展”1項、“十大地質科技進展”2項、“十大地質找礦成果”2項。湯森路透“高被引科學家” 5人,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 8人,入選ESI高被引論文作者30人次。學校主辦的《地球科學》(中文版)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EI Compendex收錄,《地球科學學刊》(英文版)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SCIE收錄,《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進入CSSCI。
學校堅持立足湖北和長江經濟帶,面向全國,大力推進政產學研合作,積極服務行業、區域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與武漢市人民政府聯合組建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采用市場化運營模式,搭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著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學校還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分別建立產學研平臺和產業孵化基地(深圳研究院、浙江研究院)。
國際交流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學術、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與美國、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的100多所大學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2012年成立由我校發起,聯合斯坦福大學、麥考瑞大學、滑鐵盧大學、香港大學、牛津大學等十二所世界知名大學組建“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聯盟高校在地學領域通過資源共享、交流合作,實現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發展共贏。近年來,學校公派出國訪問、留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師生每年900余人次,邀請來校訪問、講學、與會的境外專家每年400余人次。
以學校為支撐建立了美國布萊恩特大學孔子學院、美國阿爾弗萊德大學孔子學院、保加利亞大特爾諾沃大學孔子學院。擁有“中美聯合非開挖工程研究中心”等6個國際科研合作中心。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設立“絲綢之路學院”、“約旦研究中心”和“絲綢之路地質資源國際研究中心”。
高考自主招生學校名
時間:2023-09-17 03:0:45高考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時間:2023-09-13 12:0:44還有高考自主招生嗎
時間:2023-09-15 19:0:422019年高考自主招生要多少
時間:2023-09-19 0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