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2015自主招生“都是學霸”糾結在哪兒
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自主選拔錄取候選人,近日在北大官網公布。南方一家報紙以“校長實名推薦上北大,推的都是‘學霸’”為題進行了報道。
11年了!招生什么樣的人問題仍然糾結著我們的自主招生。10年前,自招制度剛推出時,教育部就聲明是為了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10年后的4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今后主要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可今年,自主招生的推薦名單剛一公布,敏感的媒體已發現“推的都是學霸”。
招學霸錯了嗎?沒錯!招“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的要求錯了嗎?也沒錯!問題出在了選拔對象的標準上。
北京大學招辦主任秦春華曾舉過一個例子:北大附中有個叫季逸超的孩子,高三時開發出一款手機瀏覽器,在自主選拔過程中,卻因模擬考試成績僅在一本線附近而未能進入北大。但在隔年2月,美國福布斯中文版推出的“中美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名單”中,季逸超卻榜上有名。秦春華由是感慨道: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的核心是打破分數作為唯一錄取依據的桎梏,可事實上,唯考試成績,唯分數,人才培養千校一面的現狀在我國自主招生的實踐中不僅未得到根本改變,近年來還有所反彈,再次走到以考試成績為基礎進行錄取和“唯分數論”的老路上,偏離了最初的招生目標。
季逸超的例子值得反思。為何在別人眼里是人才的人,卻入不了我們自主招生者的法眼?更進入不了“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的人才培養綠色通道?這恐怕也是自主招生11年來仍然飽受質疑的最大原因。
對于招生對象的選拔標準,教育界人士的討論從未停止。前幾年,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曾明確表示了“北大不鼓勵招收偏才怪才”的立場,在社會上引起巨大爭議。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更多。對此,北大招辦也闡述了“為什么北大不鼓勵招收偏才怪才”的四點理由。
其實,北大質疑“偏才怪才”和公眾質疑“學霸”,道理都是一樣的:即,他們到底算不算錢學森所說的“杰出人才”?如果是,就理所應當全都“不拘一格”,招進來為好,為什么非要把人才分割成三六九等,人為加以拒絕呢?
當然,最根本的恐怕還是對待“潛在人才”的態度。其實,大學應該有這樣的雅量和氣度:學霸也好,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也罷,不一定對他們求全責備,哪怕有一項突出苗頭的,就不妨通過人才錄用通道,把他們全都吸納進來,即使有所“走眼”,又有什么要緊呢?想想當年大教育家蔡元培在為北大延攬師資時的做法,留學海外的有之,沉潛故經的有之;有名望的老先生有之,沒有名望的年輕俊杰亦有之。當年梁漱溟走上北大講臺時,還是名不見經傳的矛頭小伙子呢!當然,蔡元培的標準就是“無他,唯術業有專攻”罷了。
另外,除了氣度,我們的大學也本應該建立一套為各種各樣的人才敞開大門的制度:保證一旦認定對方是個可造之材,就不應在分數成績上再立一個讓人糾結的高門檻。
北京大學2015自主招生“都是學霸”糾結在哪兒
高考自主招生學校名
時間:2023-09-17 03:0:45高考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時間:2023-09-13 12:0:44還有高考自主招生嗎
時間:2023-09-15 19:0:422019年高考自主招生要多少
時間:2023-09-19 0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