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研究學者:以房養老試點有望引領養老新趨勢
“保險業試點以房養老,雖然是小眾市場,但其本質就是盤活養老資產,這樣的思路或者說方向是必然趨勢。”昨日,國內一位資深社會保障研究學者告訴本報記者。
7月1日,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四地開啟保險業以房養老試點,雖然受觀念、房價波動等因素影響,老年人以及保險公司的熱情不高,但隨著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快,盤活老年人資產將成為解決或者改善老年人生活的選擇之一。
此前,清華大學就業與社保中心主任楊燕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主要是‘貨幣養老’形式,貨幣養老只能滿足日常養老開支,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需要從貨幣養老向盤活養老資產的方向轉變。”
近幾年,養老金開支每年都在快速增長,養老金保值增值已經刻不容緩。據本報記者查證,全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支出為12765億元,比上年增長20.9%;總支出達到15562億元,比上年增長21.9%;總支出為18470億元,比上年增長18.7%。
另一組數據顯示,整體養老金保值增值情況不容樂觀。末,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達到29930億元,其中各級財政專戶存款為24218億元,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出為1234億元,暫付款為2544億元,債券投資為54億元,委托運營資金為595億元,協議存款為1285億元。其中各級財政專戶存款、委托運營資產分別占比80.92%、1.99%。
目前,規模龐大的養老金主要存在銀行,實際上是在貶值,并且考慮到GDP的快速增長和CPI的居高不下,這種貶值是十分嚴重的。
“所有的養老金都需要保值增值,否則,基金難以維持,制度不可持續,養老保險的功能就會削弱。”接受記者采訪的研究者說。
今年6月份,全國社;鸶崩硎麻L王忠民曾公開表示,如果把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資金的可投資部分實施基金化管理,基金化投資,改變現在只在銀行和國債領域當中的狀態,帶來的市場資金流和基金化投資變化將是巨大的。
“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投資運營,不等于進入股市。但是,隨著投資規模的擴大,必然有一部分會進入股市。” 中山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認為,小心謹慎是必須的,但過分的謹慎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與金融市場 上其他任何性質的資金相比,養老金性質最為特殊,它是最大規模的資金,是可以和必須長期運作的資金,正因為如此,它的投資入市必然是由富有經驗的投資主體來操作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養老金是最不應該害怕進入股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