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隨遷子女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政府理應兌現教育投入,促進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多管齊下確保優質學校、優質學位惠及到更多外來務工人員。惠州的發展離不開外來務工人員,留住了隨遷子女,方可留住技工和普工,緩解招工難。有了穩定的安全感,外來工才會有市民心態在購房等方面釋放消費能力。企業加足馬力開工,帶動房屋租賃、餐飲等行業紅火起來,本地民眾受益,也將增加地方稅收等財政。惠州要認識到這是互利互惠雙贏,而非單方面享受的紅利,讓每一個外來孩子分享義務教育的“蛋糕”,才是留人又留心的“溫暖牌”。
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不僅彌補了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短缺的情況,也使普通學校和薄弱學校的教學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實現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的共享雙贏。
要保證推廣集團辦學的效果,一方面需要領頭的名校在對薄弱學校注入優質師資的同時,也通過多種方式,使薄弱學校的師資進入名校學習,另一方面也需要對薄弱學校進行設施等硬件改造升級。尤其是作為集團化辦學主體的名校,應該對集團下屬的薄弱學校進行深入研究分析,找到真正的薄弱環節,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化,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惠州城市化進程中,既有外地人口到惠州安居樂業,也有本地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隨著人口的增加,對教育的需求必然超出原有的中小學學位供給。而惠州一些鄉鎮人口持續向城市流動,特別是偏遠地區也想盡一切辦法把小孩送到城里讀書,致使當地中小學學生人數越來越少,如果這些地區中小學的教師編制、經費供給、學位設置等仍按照原有的人口配置,就會出現學生少老師多的情形,城市與農村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不合理。
在惠州新增中小學學位的同時,應在全市范圍內根據各地中小學生的增減情況,合理調配教師編制,按照學生在校人數、教師人數等指標進行財政撥款,對學位配置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減,用鄉鎮地區多余的教育資源調填補城市的空缺,實現全市范圍內的中小學學位動態管理,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切實解決上學難這一民生問題。既滿足了惠州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把好幼師素質關,提升學前教育水平
惠州市今年力爭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萬個以上,體現政府的為民情懷。
毋庸諱言,現在全國許多城市學齡前兒童“入園難”,這是百姓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惠州也不例外。有人感嘆:“上個幼兒園比上大學還要難啊”,其實所謂入園難,指的是入普惠性的公辦幼兒園難,因為學位太少:公辦幼兒園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水平高,教師隊伍穩定,價格又比私立幼兒園低很多。
惠州今年要力爭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萬個以上,力度很大,難度也很大。筆者建議,新增或擴建的公辦幼兒園不要很高檔,也不要脫離實際的高標準。比如,可以在已建成的社區內騰幾間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或小區的底層房屋進行改建,最重要的是師資力量的投入。要盡量多招一些幼教師范畢業的學生,只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學前教育的水平和質量才會有保障。
新增這么多幼兒教育學位,也必然需要更多的幼師充實進來。筆者認為,在與學位增加相對應的幼師招聘上,一定要把好素質關、學歷關、責任與愛心關,不能因為學位的大幅增加,急需幼師,就降低招聘要求。同時,還要提高幼師的待遇,吸引更多有素質有學歷有愛心,懂幼兒教育懂幼兒心理的人從事幼兒教育。
事實上,把好幼師素質關,不只是讓教學質量有保障,也是預防人為事件的關鍵。
解決學前教育難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學校、社會等各個方面。一方面,有關部門應樹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如,出資重點扶持更多的普惠性幼兒園,對被認定優質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按班額給予獎勵;鼓勵教育部門與民辦幼兒園簽訂委托協議,購買公共教育服務;支持民辦公助、委托管理、集團化等多種辦學模式,進一步規范幼兒園收費。另一方面,對當年通過規范化、市一級和省一級評估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除一次性獎勵外,各地區還可以根據財政狀況,制定每年每生補助標準給予補助。
此外,為穩定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在惠州長期從教,還可以實行幼兒園保教人員長期從教津貼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教育事業。梁家毅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