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了解到:人社部將制定實施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研究加強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10月25日《人民日報》)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在施行初期,確實為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加強教師管理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原來的職稱制度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要求職稱改革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職稱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然而,職稱制度改革到底怎么改?怎樣才能通過改革除弊創新,讓職稱制度重新煥發活力,為教育發展注入新的能量?其實,關于職稱改革的試點早已開始,2000年,山東部分地區在小學增設“中學高級技師”(副高級);2009年,山東濰坊、吉林松原、陜西寶雞三個地區將原有的獨立的中小學教師職務系統一,設立5個教師職稱等級;2011年,開始擴大教師職稱試點范圍;2013年,人社部部長表示,將從開始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而我們再看每次媒體披露的關于職稱改革的熱點,幾乎都是把“中小學教師也可評‘教授作為最大的喙頭展示給公眾,其他的方面則都是泛泛而談,毫無實質意義。
今年,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似乎已經進入了實際操作階段,但從各媒體公布的信息來看,總給人一種不踏實的感覺。職稱改革到底能否脫離閉門造車的窠臼,真正做到符合民情,順應民意,讓廣大一線教師笑開顏?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舊有的職稱制度發展到今天,沉疴已愈積愈深,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指標分配不公。如城鄉差別大,行政領導和教師競爭不平等,甚至還有暗箱操作—根據關系任意指定、買賣指標的現象發生。二是導致教師之間惡性競爭。為爭指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惜撕破臉皮,爭個你死我活,從而嚴重影響了教師之間的團結、和諧,激化了矛盾,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造成了負面影響。三是評聘過程的腐敗叢生。教師為評職稱弄虛作假,榮譽證書、論文發表、教研教改成果等都成了造假者的天堂,而在評審過程中不唯能、不唯績,靠找關系、送禮金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從而使評職稱成了有關部門、個人借機斂財的捷徑。如此等等,其實都是職稱改革應當首先要關注的問題。
再說媒體關注頻率極高的“中小學教師怎么評‘教授的問題。如改革制度稱對參評者要求“傾斜一線教師”、“傾斜鄉村教師”,但是怎么傾斜?是把指標從原來的1%提高到2%,還是城鄉教師、教師領導一律平等?新的評價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呈下
時間: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懲治未成年人
時間: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學生體育課意外
時間:2024-04-24 01:0:30浙江省寧波市“三個一體化
時間: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