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看起來是個很小的數字。但是這個小小的百分比卻會對許多人的退休生活產生不容小視的影響。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新規,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通過計算我們發現,對于相對年輕的企業職工和相對高收入的職工,這一調整將較大幅度減少其退休后的可用養老保險金。于是,在設計養老規劃時,不得不更多地“反求諸己”;他們的理財規劃,也需要相應調整。
我們拿老趙跟工資翻了一番后的小陳作比較,新舊兩個政策下,同樣是8132元的工資,小陳退休后每個月比老趙要多減少2469元。因此,工作時年紀越輕,新規對退休后養老金的影響就越大
12月14日,《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下稱《決定》)正式頒布。
《決定》要求,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同時,按照新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決定》實施后參加工作、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后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攫B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11%調整為8%,表面上看不過是一個簡單的減法。但如果我們引入一些必需的變量對幾個案例進行一番細細的推算,卻可以得到一個頗不尋常的結果。
以上海市為例,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計局公布的上海市20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2033元為基數計算,同時假定在職職工平均工資的年增長率是5%,年通貨膨脹率和養老金年均增值速度均為3%。同時每年新繳納的社會養老金為該年收益率3%的六成左右,即1.8%。同時其他條件均不作調整。
根據上,F行的養老金制度有關規定,1993年1月1日以后參加工作的人員,退休時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賬戶儲存額的1/120計發。
小陳今年22歲,大學剛畢業就應聘至一家國有銀行擔任公司金融部信貸客戶經理。工作才開頭,手中客戶資源不多,每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左右,為了計算方便,我們設若他的月薪為前述上海市職工平均月薪的2倍,4066元。根據有關規定及上述變量的設定,我們經過計算可以得出:至小陳60歲退休時,他賬戶中如按照11%比例存入,個人賬戶余額可達到949658元。而按照新規以8%比例存入,他的個人賬戶余額為695332元。實際減少額為254326元,按10年發放計算,每月減少了2119元。
通過計算還可以發現,工資越高,養老金新規對個人的影響越大。如果我們假定小陳月薪翻一番達到8132元,他在60歲退休時按照11%比例存入的個人賬戶余額可達到1899316元。而按照新規8%比例存入,他的個人賬戶余額為 1390664 元。實際減少額為508652元,每月減少約4239元。
于是差距就出現了。根據小陳目前的工資水平,到退休前一年他的月收入可達到25963元。當年社會平均月工資為13631元。因此退休后,按照新規前后的標準,他每月可領退休金分別為10510元和8391元,分別是原工資的40.5%和32.3%。如果他的工資翻了一番,退休前一年他的月收入可達到51926元。則退休后他每月可領退休金分別為18424 元和14185 元,分別是原工資的35.5%和27.3%。
這樣,小陳工資翻了一番后,雖然從絕對數上講他退休后的工資收入要增加5794元,但僅相當于其退休前工資水平的27.3%,比原先要低5個百分點。
另外,計算發現,不同年齡的人,受養老金新規的影響也不同。趙先生已經在一家私營外貿公司歷練了10多年,今年35歲,正當壯年的他月薪8000元左右,為了方便計算,假設為8132元(上海市20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2033元的4倍)。至他60歲退休時按照11%比例存入的個人賬戶余額可達到802640元。而按照新規以8%比例存入,他的個人賬戶余額為590292元。實際減少額為212358元,按10年發放計,每月減少了1770元。
我們拿老趙跟工資翻了一番后的小陳作比較,新舊兩個政策下,同樣是8132元的工資,小陳退休后每個月比老趙要多減少2469元。因此,工作時年紀越輕,新規對退休后養老金的影響就越大。
對于已經退休的職工,養老金新規沒有任何影響,而對于50歲以上的職工,受養老金新規的影響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