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賞析
更新:2023-09-19 15:12:53 高考升學網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賞析,是一首七言律詩,作者是宋代大詩人陸游,這首詩表示詩人回想兒時的歡樂往事,有著無限的歡樂滋味,下面是這首詩的原文以及翻譯賞析,由大學高考為您收集整理~!
原文: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作者:陸游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拼音:
fǔ rú lù lù tàn wú qí ,dú xǐ yí biān bú wǒ qī 。
bái fā wú qíng qīn lǎo jìng ,qīng dēng yǒu wèi sì ér shí 。
gāo wú cè cè chuán hán yì ,dié gǔ dōng dōng pò shuì qī 。
qiū yè jiàn zhǎng jī zuò suì ,yī bēi shān yào jìn qióng mí 。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閱讀答案:
(1)全詩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2)“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被認為是最精彩的兩句,請你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具體分析其妙處。
【參考答案】
(1)一個安貧樂道、孜孜以學(勤奮讀書)的清苦詩人形象。
(2)“白發”對“青燈”,“無情”對“有味”,“老境”對“兒時”,形式上對仗工整,對比鮮明;“侵”字點出歲月無情,而頭有“白發”逼近“老境”的人,對著“青燈”夜讀,喚起的卻是兒時讀書的記憶,“有味”二字體現詩人一生以讀書為樂的情趣。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翻譯:
我這迂腐的書生碌碌一生無所作為,
唯獨喜歡忠誠待我的古人著述。
白發無情,已將我逼向老年的境地,
青燈有意,還像兒時一樣伴我讀書。
高大的梧桐簌簌有聲,傳來陣陣寒意;
咚咚兩聲,那是催促我入睡 的夜鼓。
秋夜漸漸漫長,饑餓跑來作祟;
一杯山藥,倒也似玉液瓊漿叫我知足。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字詞解釋:
①這首詩寫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陸游初任隆興(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時,當時41歲。二鼓盡,二更結束。
②瓊糜:瓊漿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糜,糊狀食物。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賞析:
陸游自少至老,好學不衰,集中寫夜讀的詩篇,到八十歲以后還多見。他詩歌創作的高度成就,和這種好學精神是分不開的。
陸游到南昌前,任鎮江通判,與友人韓元吉、張仲欽、王明清、張孝祥等,得同游、唱酬之樂。改判隆興,孤寂無侶,郁郁寡歡,公余更加肆力讀書。首聯自嘆為“碌碌無奇”的“腐儒”,只喜有古人的遺書可讀,是夜讀的緣起,詩筆平平;聯系陸游的生平抱負和志越,內涵卻不簡單。陸游早年即飽報國壯志,不甘以‘腐儒”自居,又顧以“奇才”自負;自稱“腐儒”與“嘆無奇”,都含有“世不我許,我不世與”——即當道不明,才不見賞之慨。“獨喜遺編不我欺”,則含有不屑與世浮沉,而要堅持得自“通編”的“濟世”理想之意;與五十二歲時作的《讀書》的“讀書本意在元元(指人民)”,六十七歲時作的《五更讀書示子》的“暮年于書更多味,眼底明明見莘渭(指伊尹、呂尚的進身濟世)”,“萬鐘一品不足貴,時來出手蘇元元”,七十三歲時作的《讀書》的“兩眼欲讀天下書,力雖不逮志有余。千載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寧兔愚”,七十五歲時作的《冬夜讀書示子聿》的“圣師雖遠有遺經,萬世猶存舊典型。白首自憐心未死,夜窗風雷一燈青”,八十一歲時作的《讀書示于局郁郁?》的“忍饑講虞唐(指堯舜治國之道)”,“古言(指儒家的“濟世”理論與思想)不吾欺”,八十五歲時作的《讀書》的“少從師友講唐虞,白首襟環不少舒。舊謂皆當付之酒,今知莫若信吾書”等句參看,其事自明。
次聯從室內寫夜讀,是全詩最精彩的兩句。陸游到老還以眼明齒堅自豪,而頭上可能早已出現一些白發,故四十以前,即已談及“白發”,這里出句也說是“白發無情侵老境”。這句孤立看便無奇;與下句作對,卻構成很美的意境:頭有“白發”逼近“老境”的人,對著“青燈”夜讀,還覺得意味盎然,象兒時讀書一樣。“白發”、“青燈”,“無情”、“有味”,“老境”、“兒時”’一一相映成趣,勾人聯想。凡是自幼好學,覺得讀書有味(這是關鍵),到老猶好學不倦的人,讀了這聯詩,都會感到親切,無限神往,沉浸于詩人所刻劃的夜讀情景.這一聯與后期的《風雨夜坐》中的“欹枕舊游來眼底,掩書余味在胸中”一聯,最能打動中老年人胸中的舊情和書味,把他們的欲言難言之境與情寫得“如在目前”。詩人六十三歲時作的《冬夜讀書》:“退食淡無味,一窗寬有余。重尋總角夢,卻對短檠書”,七十七歲時作的《自勉》的“讀書猶自力,愛日似兒時”等句,可和此聯參證。
第三聯從室外寫秋夜。在“高梧”樹葉的搖落聲中傳來“寒意”;重復敲打的更鼓報過二更,明日公務在身,雖書興猶濃,而“睡期”卻苦不能延。策策、冬冬,聲聲到耳;秋夜深更,情景逼真。第四聯以寫入睡前的進食作結。忍饑讀書,一杯山藥煮成的薯粥,卻認為勝過“瓊糜”。從進食情況表現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安貧樂道、好學不倦的情懷。八十四歲時作的《讀書至夜分感嘆有賦》的“老人世間百念衰,惟好古書心未移。斷碑殘刻亦在櫝,時時取玩忘朝饑”等句,更可見出他這種生活與情懷貫徹始終。這兩聯筆調清淡,但意境不薄。
本詩首聯寫夜讀的緣起,起筆雖平,卻表現了作者濟世的理想抱負。頷聯寫老來讀書興味盎然,令人倍感親切。頸聯說明詩人秋夜常讀書至“二鼓”時分,還戀戀不忍釋卷。尤其感人的是冬夜,窗外冰天雪地,寒氣凜冽,室內卻見詩人精神振奮。尾聯以睡前進食作結,表現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好學不倦的情懷。
個人資料: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賞析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經典、不同類型的詩句盡在:!
關注微信公眾號:miyu_88,精彩內容每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