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生小陳迫于無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 警方查實后,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并將這起舉報發在了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眾多網 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然后,激起了更大范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明華”為寫信人,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近3年全國卷二語文作文題梳理
2017全國卷二語文作文原題
(2017年全國卷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③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后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2016全國卷二語文作文原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語文學習關系到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社會整體的語文素養關系到國家的軟實力和文化自信,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語文素養的提升主要有三條途徑: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
請根據材料,從自己語文學習的體會出發,比較上述三條途徑,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2015全國卷二語文作文原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后三名候選人:大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 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味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
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50、60年代作文命題關鍵詞:新中國景象
每個年代社會發展的背景不同,一代有一代人的精神生活主旋律,這一主旋律也體現在了高考作文題目中。
1950年,我國實行統一地區高校聯合招生,1951年,以全國大行政區范圍統一招生。也正是在這一年,出現了建國后的第一篇高考作文——《一年來我在課外努力的工作》。50年代作文題目也體現了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社會景象。“革命干部”“增產節約”“路線”等均成為熱詞。
其中,“革命”一詞三次出現在高考題目中,分別是1953年《寫一個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61年《一位革命先輩的事跡鼓舞著我》和1965年《談革命與學習》;“大躍進”一次分別于1958年、1960年兩次出現在高考作文題目中;1965年中國抗美援越,《給越南人民的一封信》成為當年的作文題。這個時代的高考作文命題更注重學生的政治思想。
1951年:《一年來我在課外努力地工作》《論增產節約的好處》
1952年:《我投到祖國的懷抱里來》《記一件好人好事》
1953年:《寫一個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記我最熟悉的一個人》
1954年:《我的報考志愿是怎樣決定的》
1955年:《我準備怎樣做一個高等學校的學生》
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我的母親》
1958年:《當總路線公布的時候》《大躍進中激動人心的一件事》《記整風運動中的一件事》
1959年:《記一段有意義的生活》
1960:《我在勞動中受到了鍛煉》《大躍進中的新事物》
1961:《我學了毛主席著作以后》《一位革命先輩的事跡鼓舞著我》
1962:《說不怕鬼》《雨后》(兩選一)
1963:《唱<國際歌>時所想起的》《“五一”勞動節日記》
1964:《讀報有感——關于干菜的故事》
1965:《談革命與學習》《給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70年代作文命題關鍵詞:歷史烙印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這一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題為《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1976-1977年期間,中國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文革結束,“四人幫”粉碎,唐山大地震,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離世……這道作文題目成為知識青年抒懷感慨的途徑。同時,這個年代也出現了改寫故事、縮寫等高考作文形式。
1977:“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
1978:縮寫“速度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
1979:改寫“陳依玲的故事”
1980:讀后感:《畫蛋》(達?芬奇的故事)
80年代作文命題關鍵詞:關注社會
80年代作文選題豐富,視角關注社會生活。例如在1985年的高考作文題中,就要求考生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污染等問題;1986年則要求考生以《樹木?森林?氣候》為題寫作。
80年代命題形式也出現了創新,在1983年高考作文題目中首次出現了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要求考生根據寫一段300字說明文和一篇800字議論文,新的高考作文形式讓不少考生措手不及。80年代高考作文題裁多為議論文,也有讀后感和信件等題裁。
1981:寫一篇讀后感《毀樹容易種樹難》
198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983:看圖作文:①說明一篇;②議論一篇(漫畫《挖井》)
1984:一段報道,關于怎樣寫作文
1985:“致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關于環境污染問題)
1986:“樹木?森林?氣候”(一段報道,副標題自擬)
1987:自擬題(關于育民小學游泳訓練班的簡訊)
1988:習慣
1989:“致青年同學的一封信”(關于報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惱)
1990:①動作表情;②肖像描寫;③議論500字(素材為:玫瑰園里的花與刺)
90年代作文命題關鍵詞:腦洞大開
90年代高考作文題目進入新的階段,可謂腦洞大開。1999年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樣科幻題材搬上高考作文題。1995年作文要求任選寓言詩中的兩種鳥,展開想像,以《麻雀與燕子的對話》、《黃鸝與鸚鵡的對話》等,寫一個對話片斷;1996年則是根據《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寫一篇說明文; 90年代可謂是話題作文的年代。
1991:①以圓形物體為本,寫一段想象②命題——選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辯論或議論)
1992:①記敘;②議論(關于社會公德問題,街頭雨中一景)
1993:寫一篇關于“關于補課報酬問題”廣播稿
曲阜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51曲阜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09:0:09青島科技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30濟南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