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效能持續提升
行政服務更加便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行政審批事項精簡率達40.2%。在江門地區率先實施“三單”管理方式,率先設立并聯審批(督辦)窗口,落實“三集中、三到位”,實現審批時限“減半再減半”。深化海關與檢驗檢疫部門“三互”[4]合作,建成江門地區首個普貨實體“單一窗口”。完成“1+3”清單編制共計1.3萬項。
按省試點要求完成市鎮村三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進駐事項實現線上辦理,市行政服務中心按時辦結率100%。全面完成423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實施翠山湖管委會和月山鎮,赤坎古鎮管委會和赤坎鎮管理體制改革,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和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以三埠、長沙、水口為試點,優化社區配置,更好適應城市發展需要。
民主法制充分彰顯。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法治開平”建設。堅決貫徹民主集中制,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主動向市政協通報工作情況,支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十二五”時期,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505件、政協委員提案464件,辦復率達100%。高度重視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群眾團體意見。在開平電臺開設《民聲熱線》欄目,開通政務微博、微信,密切政群關系。
廉政建設適應新常態。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整治“四風”突出問題。嚴厲打擊行業腐敗,集中查辦農村基層違紀問題,實現查辦案件的法紀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風采堂被評為廣東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完成公務用車改革和辦公用房清理工作。在市直部門全面推行公務卡結算制度改革,在鎮級全面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購改革。審計工作認真履行監督、免疫和服務職能,推動公有資金、資產和資源管理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我市經受住了國際經濟復蘇乏力、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嚴峻挑戰,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的臺階。這是在上級黨委、政府和開平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人民團結一致、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體市民,向駐我市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市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以及國內外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十二五”時期,我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主要是:經濟發展總體質量不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財政收支矛盾仍較為突出,保重點、保民生的壓力比較大;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還不夠健全;政府職能需要進一步轉變,服務水平有待提高等。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十三五”時期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我市進入以改革創新為主要動力的經濟發展新周期。經過“十二五”期間的提質發展,我市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城鄉統籌發展均衡,為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
根據市委關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市政府組織編制了《開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內在動力,以創新驅動戰略,全面落實省“珠西行動”和江門市打造“三門”、建設“三心”[5]工作部署,從供給側發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深入實施市域功能區規劃,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經濟社會開創新局面。
“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小微雙創”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到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8:50:42,爭取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同步,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要求,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市達到更高層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積極推進經濟綜合實力、全面深化改革、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民生事業發展取得新突破,加快實現“先進產業基地、文化旅游名市、文明宜居新城、和諧幸福僑鄉”的發展目標。
為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必須做好“五個堅持、五個推動”:
(一)堅持創新發展,推動轉型升級。把創新擺在發展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創新型城鄉建設。新增一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完善水暖衛浴、化纖紡織和食品三大產業創新中心,發展新的企業工程研發中心。推動“小微雙創”[6]建設,培育一批小微企業發展成為規模以上企業。實施“互聯網+”行動,拓展“智慧城鄉”資源開發利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宣傳培訓,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二)堅持提質發展,推動百業并進。抓好“一帶五區”[7]建設,構建層次分明、功能配套、產業互補的發展新格局。
把翠山湖科技產業園作為落實“珠西行動”的主戰場,與月山、水口、沙塘、蒼城等鎮組團式發展,全力打造先進五金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帶。實施旅游強市戰略,擦亮“廣東旅游看碉樓”品牌,以開平碉樓與村落景區和赤坎古鎮保護開發項目區域,帶動大沙生態旅游、金雞中微子科普旅游、赤水溫泉旅游項目建設,打造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華僑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加快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創新金融支農、科技助農方式,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帶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統籌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研發設計、創意產業、健康養生等現代服務業。促進建筑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三)堅持協調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強化開平作為江門城市副中心和區域樞紐城市的作用。深化城區“北拓、南優、東擴、西聯”,優化都市空間布局,努力搭建中等城市發展規模。加強新型城鎮化規劃,構建“2+3+10”城鎮化發展體系[8]。加快新農村建設。圍繞江門市構建“東提西進、同城共融”發展新格局,打造交通樞紐型城市,穩步推進臺開恩三市交通一體化、制造基地互通、旅游聯盟協調發展。
(四)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嚴格落實生態控制線、林業生態紅線,加強生態景觀保護。大力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掀起新一輪綠化開平大行動。提升城市新區建設和舊區改造標準,增強城市綜合管理能力,打造“三江六岸”城市核心景觀。深化“鄉村美化工程”,積極推進農村河道渠道清淤整治。強化大氣、水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大沙河水庫等飲用水源保護工作。推進節能減排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倡導綠色低碳生活。
(五)堅持共享發展,推動社會和諧。積極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推動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完善覆蓋城鄉的“大民政”保障格局。關注和保障底線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深化“陽光計生”行動,加強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依法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建設多元化教育體系。建成一批具有鮮明僑鄉特色的現代化標志性文化設施。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力維護社會穩定,讓全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各位代表!我市“十三五”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展望未來,前程似錦。我們堅信,只要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奮發有為,以上目標任務必定會全面實現,開平的發展必定會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輝煌!
工作安排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其他指標見附表2)。
實現以上目標,要重點抓好“六個全力加快”:
一、全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是我市經濟工作的重點,要圍繞“六新六去”[9]的部署,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0],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及發展模式,促進新舊動能接續更替。
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強與華工、華農、香港理工、五邑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傳統產業科研攻關,推動水暖衛浴、化纖紡織、食品產業創新發展。積極創建國家級質量安全示范區,促進水暖衛浴產品質量提升。加緊廣東省水暖衛浴“雙創”基地建設(包括龍東項目、水口商貿城、納成廣泰工業城等),促進服務業與衛浴產業融合。引導企業強化“互聯網+”應用,實施智能化改造,推動水暖衛浴從“制造”向“智造”轉變。鼓勵化纖紡織企業加快自主創新,加強對節能環保和產品創新等重點領域研究,形成以技術、品牌、綠色發展的競爭新優勢。精準摸查我市“僵尸企業”[11]情況,停止政府“輸血”和各種形式保護,推進低效企業兼并重組、債務重組和破產清算。積極盤活停產企業和空置廠房等資源,促進企業升級再投產。鼓勵建筑企業拓展工程市場,做大做強建筑產業。著力化解房地產庫存和工業企業產品庫存,鼓勵將商業地產庫存改造為創客空間、商住復合式地產等。
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實施“重微雙驅”[12]“小微雙創”發展戰略,積極參與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積極實施“雛鷹計劃”,以翠山湖、水口和龍勝3個“雙創”基地,力促小微企業蓬勃發展。積極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推動“物聯網+倉儲(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發展,完成跨境電商快件分揀清關中心首期工程建設。加快培育新型外貿方式,鼓勵外貿企業應用跨境電商平臺開拓國際市場。翠山湖園區積極爭創省級跨境電商示范區。聯手中國航天數聯公司發展物流冷鏈產業。聚焦發展大健康產業,推動沙塘健康產業基地建設,著力引進保健食品、醫藥制造、醫藥科研等優質項目。
實施旅游強市戰略。將旅游業作為重要產業來打造,構建“一核兩翼”發展新格局。加強碉樓文化旅游區建設,力爭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擴大世界文化遺產影響力。加緊赤坎古鎮項目建設,著力推進赤坎舊圩鎮改建開發。加快塘口榮桂坊、天露山最美鄉村、開平碉樓小鎮溫泉度假區、百合汽車露營地等項目建設。做好中微子科普園、三埠騎樓街等旅游項目的規劃建設。當好臺開恩旅游聯盟“盟主”,共同打造臺開恩世遺文化旅游度假區。
積極發展度假酒店、民宿民居、僑鄉燈火、文化創意園等項目,優化旅游配套體系建設。充分利用我市水系發達的優勢,大力發展水上旅游項目。積極引進房車、紀念品、戶外用品等旅游產品的加工制造企業。加大泮村燈會、灰塑等本土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推廣。繼續辦好大沙梅花節、馬岡鵝美食節、金雞鄉土文化節等活動,打響旅游節慶品牌。
大力促進農業現代化。強化農業招商,著力培育示范帶動能力強的大型農業企業。積極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快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重點園區、金雞鎮現代農業“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實施“南粵糧安工程”[13],保障糧食安全。加大農業“政銀保”等金融支農投入,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新型職業農民,構建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積極扶持“互聯網+農業”,搭建集展示、交易于一體的農業電商服務平臺。支持建設農業綜合體、生產型休閑農業和農業公園,推動農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大力扶持馬岡鵝、肉雞、靈芝、精品蔬果、大沙茶葉等特色農產品創建名優品牌。
二、全力加快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
突出抓好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要牢牢把握這一重大發展契機,積極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努力將其培育成為我市經濟新的增長點。
完善發展核心平臺。突出翠山湖科技產業園主體地位,著力打造五金機械、電子信息、新型材料和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加快園區路網管網、燃氣供應、金融電信等基礎建設,完善交通、物流、人力資源等生產性服務配套。加速園區擴容征地工作,提升產業承載力。抓好中歐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建立開平市小微企業“雙創”服務中心和僑商“雙創”基地。依托開陽高速、325國道、省道稔廣線和翠山湖大道東、西延線,積極謀劃與月山、水口、沙塘、蒼城四個鎮產城融合,打造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先進五金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帶。
積極實施精準招商。把招商引資工作列為市政府重點常態工作。以翠山湖產業平臺為主戰場,加強專業招商隊伍建設,堅持招大引強。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主攻方向,以三大傳統支柱產業和春暉股份、海鴻電氣等龍頭企業為基礎,大力開展軌道交通配件等產業鏈上下游制造業的招商和建設。立足廣佛深、深入北上港、直達美日德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積極實施專業招商、產業招商、聯合招商,力爭戰略性大項目招商取得實質性突破。
推動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強化與周邊地區合作,瞄準軌道交通、重卡和商務車、新材料新能源及裝備、教育裝備等產業集群,發展上下游產品制造業。瞄準“中字頭”企業,推動中國兵器集團北方導航公司打造南方基地。
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精密制造業[14]加快發展。著力培育成長性好的重點企業,盡快進入上市軌道,依托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推動百匯模具、聯新纖維三期、建成機械、永豐智威電氣等大項目加快建設。
三、全力加快體制機制創新
改革是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要繼續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力度,探索更多務實管用的創新發展舉措,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完善行政運行機制,推進決策部門綜合化、執行部門專業化、監督部門科學化的設置。深入推進簡政強鎮事權改革和經濟發達鎮的行政體制改革。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穩妥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加快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全面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加強農業、環保、食品藥品、勞動保障等重點領域基層執法力量,探索實行鎮級一支隊伍綜合執法;I建跨部門綜合執法執勤用車平臺。
深化投資環境改革。認真落實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個轉企”“小升規”,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和各類市場主體增量提質。大力發展專業性、綜合性科技服務機構和平臺建設。支持商業銀行在園區、專業鎮和孵化器等建立科技支行,開展科技信貸。積極支持網絡經濟發展,引導傳統交易行為向網絡電子商務轉型升級,支持倉儲、支付、快遞等網絡交易配套行業發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加快推行工商注冊全程電子化。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國有資產運營,促進資產保值增值。繼續深化公有企業改制,提升企業活力。
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全面實施新一輪鎮級財政體制改革,合理劃分市鎮之間財力與事權,進一步激勵各鎮(街)促產培財的積極性。積極推進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不斷提高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廣泛開展“政信貸”[15]等業務,建立“基金池”,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等問題。積極探索PPP[16]等模式管理,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財政績效評價體系和機制,提高財政支出效益。
四、全力加快生態宜居名城建設
積極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進城市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特色魅力進一步彰顯。
加快交通設施建設。積極配合上級加快跨區域重點交通項目建設,完成江羅高速開平段工程,加快深茂鐵路、中開高速、高恩高速、臺開快速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按計劃推進開平快速干線東線、西線建設,啟動北線一期工程,加快北線東延線建設,努力解決市區至水口交通瓶頸問題。優化城區公共交通線路,進一步完善智能交通。充分利用社會資金,推進停車場建設,解決城區停車難問題。規劃推動旅游大道、赤坎大道建設。抓好農村公路、機耕路、水利橋梁養護建設,完成新農村公路路面硬底化年度建設計劃。
完善城鄉配套建設。加強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推進“互聯網+智慧開平”建設,讓市民隨時享受到教育、交通、醫療、生活繳費等便捷服務。加快出臺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中心城區地下綜合管廊規劃編制,啟動纜線管廊建設。積極推進“海綿城市”[17]建設,完善防洪排澇等基礎設施。加大舊城區改造力度,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促進低效用地二次開發。啟動城區橋梁美化工程,營造“一橋一文化一特色”,逐步改善“三江六岸”景觀。力爭潭江河流治理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
開展赤坎鎮省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工作,探索以中心鎮拉動周邊鎮的發展路徑。推進大沙環庫綠道建設。加大基層社區和農村體育場地建設,打造“10分鐘健身圈”。完善振華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爭創國家級示范性市場。加快三埠新港區規劃建設,完善關檢“單一窗口”。
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農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和名村示范村建設,積極創建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點;就瓿赊r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推進市鎮村三級農村產權流轉管理服務平臺建設,促進農村“三資”增值。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加強村莊整治,美化優化農村環境。完成上級下達的農村危房改造任務,保障群眾居住安全。
實施環境整治工程。抓緊啟動市固廢綜合處理中心建設。嚴格實施“河長、段長責任制”,加強城區河涌整治,確保潭江整治目標責任到位。強力推進大沙河等飲用水源水質保護。加快油汽電綜合站規劃建設,推進清潔能源汽車運營。繼續做好城市建筑工地、道路揚塵、黑作坊等環境污染整治,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全面推進新一輪綠化大行動,抓好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增強森林碳匯能力。開展大沙河水庫申報國家級濕地公園工作。倡導企業、單位和市民不隨意排污、不隨手丟棄垃圾,積極舉報污染行為等,共同守衛碧水藍天。
2020年黨員兩學一做四講四
時間:2023-09-17 02:0:39關于黨員個人四講四有對照
時間:2023-09-13 19:0:012020年兩學一做黨員個人自
時間:2023-09-21 21:0:482020年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民
時間:2023-09-18 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