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市長黃興國在報告中說,“十三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基本實現“一基地三區”定位,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
——建設高質高效、持續發展的經濟發達之都。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實體經濟不斷壯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質量效益明顯提高,開放型經濟和國際化程度達到新水平,綜合實力和城市影響力大幅提升,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5%。
——建設充滿活力、競爭力強的創新創業之都。創新體系更加完善,創新人才大量集聚,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5%,綜合科技進步水平保持全國前列。
——建設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綠色宜居之都。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空氣質量、水質達標率顯著提高,林木綠化率大幅提升。
——建設文化繁榮、社會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深入人心,愛國誠信、務實創新、開放包容、崇德尊法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市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建設共有共享、安全安定的和諧幸福之都。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生產生活安全有序,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保持同步,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三、全面推進“十三五”戰略任務
推進創新發展,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
市長黃興國在報告中說,天津發展靠創新,創新關鍵靠人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形成創新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高水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不斷完善“一區多園”發展格局,構建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推動各分園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初步建成全國產業創新中心。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建成清華高端裝備研究院、北大信息技術研究院等行業領先的研發轉化平臺,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孵化器等創新機構。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著力推進能力、規模、服務升級,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達到10萬家,小巨人企業50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00家。加快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建成眾創空間200個,深入推進“雙創特區”建設。
加快構筑現代產業新體系;窘ǔ扇珖冗M制造研發基地。對接《中國制造2025》,進一步壯大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十大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培育5個超5千億元產業。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積極運用“互聯網+”推動傳統產業提升和制造方式轉型,建設一批智能制造試點。深入實施萬企轉型升級行動,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大力發展新型金融,建設一批運營平臺、一批行業領先的創新型機構、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品牌。著力構建現代大物流體系,打造一批大宗商品交易所、交割庫和海外倉等物流平臺,加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內涵,做大天津旅游品牌。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提升設施農業規;藴驶、信息化水平,壯大現代種業和生物農業,著力打造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農產品物流中心區。
加快打造引才聚才新高地。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深入實施“千企萬人”等人才支持計劃,先行先試重大人才政策,引進集聚高層次人才。深入推進新型企業家培養工程、“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繼續實施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完善人才評價、激勵和服務保障體系,全面實施“人才綠卡”制度,深化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改革,加大科技人員股權激勵,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營造唯才是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濃厚氛圍。
推進協調發展,著力開拓發展新空間
市長黃興國在報告中說,提高發展的整體性、平衡性、可持續性,是天津向更高水平邁進的內在要求。堅持京津冀協同、城鄉一體、區域聯動,厚植發展優勢,補齊發展短板,不斷提升整體效能,增強發展后勁。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拓寬合作領域,增強服務功能。強化京津雙城聯動,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強與河北合作,打造高端產業發展帶。加快推進交通一體化發展,深化港口、機場合作,構建以海空兩港、軌道交通為骨干、多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打造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推進交通智能管理、運輸服務、安全保障一體化。加強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環保執法一體化。推動產業升級轉移,積極吸納北京創新資源和優勢產業,主動向河北延伸產業鏈條,推進未來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區建設,實現產業互補、功能錯位、合作共贏。
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盤活城鄉閑置資源,綜合施策提高使用效益,讓老資源煥發新活力。推進以人的新型城鎮化,加快示范小城鎮建設,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鎮,建設一批別致多樣、留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繼續推進“三區聯動”,深化“三改一化”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推進薊縣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繼續加大困難村幫扶力度,實施“一村一策”精準幫扶,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新建和提升一批農村公路、給排水設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村文化站、衛生院、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到2020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84%。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增強濱海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加快大項目好項目建設,做優做強先進制造、國際航運、國際貿易、金融創新等功能,加快重點區域綜合開發,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宜居新城區,更好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郊區縣經濟發展水平,推動區縣開發區二次開發,做優做強示范工業園區,加大企業、土地、廠房等資源整合力度,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全面推進海河沿線、解放南路、西站、天拖、梅江及津濱快速路沿線等重點區域開發建設,促進樓宇經濟提質增效、內涵發展,全市億元樓宇超過400座。
推進綠色發展,著力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市長黃興國在報告中說,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也是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著力構建綠色格局,發展綠色產業,筑牢綠色屏障,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舒適、宜人的綠色家園。
加大生態建設力度。深入實施“美麗天津·一號工程”。全面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深化“五控”治理,進一步削減煤炭消費總量,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核心區實現無燃煤化,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建設公共充電設施,綜合防治工業污染,完善網格化監管體系,到2020年,PM2.5濃度比下降25%。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實施工業、農業、生活及近岸海域水污染源治理,綜合整治河道,新建擴建一批污水、污泥處理設施,加快推進水系連通工程,加強引灤、南水北調等飲用水源保護。開展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治理,加強社區物業管理,持續建設清潔村莊、清潔社區。大規模植樹綠化,打造“兩環三沿”生態綠廊,繼續推進郊野公園建設,完成造林170萬畝。建成動物園、植物園和侯臺、梅江等一批城市公園。嚴守生態紅線,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強七里海等濕地修復保護,開展海域海岸帶、北部礦山環境修復治理。經過努力,使我市生態質量有明顯提升,形成水繞津城、城在林中、天藍水清、郁郁蔥蔥的宜居環境。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茖W配置城市空間資源,依法加強規劃管控,構建規模適度、布局合理、城鄉互動的現代化城市空間格局;窘ǔ杀狈絿H航運核心區。加快提升港口能級,推進大港港區深水航道、東疆二島、南疆港區原油碼頭等工程,完善集疏運體系,形成“北集南散”港口功能布局,集裝箱吞吐量1700萬標準箱。增強空港服務功能,加快建設航空物流區,旅客吞吐量達到2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0萬噸。推動高鐵、市郊鐵路、城市軌道融合互通,建成京濱、京唐城際、京津城際機場引入線等高速鐵路,完成地鐵4、5、6、10號線和濱石等高速公路工程,加快推進市郊鐵路與地鐵7、8、11號線建設。加強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運營維護,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使每一個社區、每一條道路都干干凈凈、整潔美觀。
強化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全面推動高能耗行業和園區節能改造,加強區域能源合作,提高天然氣和外購電使用比例,積極發展太陽能、地熱能,完成入津特高壓輸電工程,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天津示范基地。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地下水綜合治理,實施雨水、再生水、淡化水有效利用,著力建設“海綿城市”。積極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體系,打造子牙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APEC綠色供應鏈合作網絡天津示范中心,推進城市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示范區。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推進開放發展,著力構建改革開放新優勢
市長黃興國在報告中說,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積極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努力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
高水平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制度創新任務,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努力建設國際一流自由貿易園區。大力推進行政高效化,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打造高效透明低成本的服務體系。積極推進投資自由化,進一步放寬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市場準入,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放寬境外投資限制,完善外商投資監管體系。加快推進貿易便利化,完善國際貿易服務功能,創新口岸監管服務模式,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深入推進金融國際化,建立與自貿區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實施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跨境使用等試點,率先形成與國際接軌的租賃業發展政策環境,為全國提供示范。
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質量,推進高端集群鏈條招商,新引進一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積極推動對外貿易轉型,壯大一般貿易出口規模,拓展新型貿易方式,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努力開拓新興市場,培育新的增長點。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積極推動設計裝備輸出、資源能源利用、現有產能轉移、物流通道建設、金融創新突破和人文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區域交流,全力做好對口支援幫扶工作。
2020年黨員兩學一做四講四
時間:2023-09-17 02:0:39關于黨員個人四講四有對照
時間:2023-09-13 19:0:012020年兩學一做黨員個人自
時間:2023-09-21 21:0:482020年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民
時間:2023-09-18 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