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國科技整體水平正在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已從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
萬鋼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穩居世界第2位,被引次數從2010年的第8位攀升至第4位。其中,農業、化學、材料等7個學科領域被引次數已升至世界第2位。國內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已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
中國基礎研究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如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王貽芳獲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潘建偉團隊的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研究位列國際物理學十大突破之首。
同時,中國戰略高技術顯著增加國家實力。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蟬聯“六連冠”,國產首架大飛機C919成功總裝下線,ARJ-21支線飛機實現商業運營;高分系列衛星成功發射,在18個行業1100多家單位得到廣泛應用;“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開工建設,CAP1400全面完成實驗驗證,高溫氣冷堆商業化示范進展順利。
我國研發支出占全球比重上升到20%,居全球第2位。國際科技論文占全球比重從9.9%上升到20.2%,居全球第2位。
萬鋼部署了的十項工作。一是發布實施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二是進一步激勵大眾創新創業。三是加快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機制。四是強化引領型發展的科技支撐。五是增強創新驅動源頭供給。六是實施新一輪國家技術創新工程。七是優化、提升區域創新發展水平。八是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九是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十是推動政府職能由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
會議由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主持。
改革發宏聲創新促發展——全國科技工作會議述評
剛剛過去的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科技體制改革銳意開拓、攻堅克難的推進之年,也是科技創新成果捷報頻傳、大眾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的收獲之年。特別是,事關科技改革發展的全局性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殊為不易。今天,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科技界當有信心展現一份漂亮的答卷。
回顧過去的一年,科技界成績斐然,亮點紛呈。
亮點之一:立足全局,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研究起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了科技創新“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和重大任務,可望成為新時期指導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又一個綱領性文件;凝練提出了“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建議,以面向2030年的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與現有科技重大專項形成梯次接續的系統布局。
亮點之二:突出問題導向,描繪了改革任務落實的總體“施工圖”。發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系統部署32項改革舉措和143個政策點,增強了科技體制改革的整體性和協同性;修訂發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明確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的制度安排,深入推進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改革,大大強化了對科技人員的激勵。
亮點之三:圍繞培育新動能,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制定發布了眾創空間指導意見和工作指引,集成各類創新資源,啟動科技服務業區域和行業試點,推動了龍頭骨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開展科技型創新創業,更加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
亮點之四:強化落實,深入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建立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穩步推進特邀咨評委、專業機構遴選改建等重點工作;建立國家科技管理平臺統一協調機制,實現五大類科技計劃的統籌銜接;啟動4個重大專項管理改革試點,實施6個重點研發計劃試點專項。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依靠改革創新加快新動能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這既是新時期科技工作面臨的新挑戰,也是科技界的使命擔當。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也是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關鍵之年。相信科技戰線的同志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繼續開拓進取,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潛力,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提高科技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2020年黨員兩學一做四講四
時間:2023-09-17 02:0:39關于黨員個人四講四有對照
時間:2023-09-13 19:0:012020年兩學一做黨員個人自
時間:2023-09-21 21:0:482020年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民
時間:2023-09-18 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