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如同一張白紙,他們缺少歷練、毫無經驗可談,但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如何幫助他們盡快熟悉環境、融入到企業文化中來?如何幫助他們盡快將理論素質轉化為業務素質?如何盡快挖掘他們的優勢,并確定在企業中的定位?
新職員培訓,這是他們步入職業生涯的第一課,也將成為他們這張“白紙”中的第一筆,是粗,是細?是濃,是淡?
可以說一紙契約,締結了雙方的夢想,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一場培訓,決定著雙方的未來。
欄目主持人毛瑋陽:從7月開始,新一屆畢業生陸續到企業報到,對于這些新面孔,企業持什么態度?企業是否注重對新員工的培養?企業如何幫助他們適應企業環境?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的調查,今日便從中選取了四家比較有特點的企業,它們當中有的實習期長達一年,有的為新員工準備了三次選擇崗位的機會,有的幫助每位員工設計職業發展規劃,有的將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培養相分開……為什么要實施這些措施?在員工培訓中的具體做法是什么?
楊學君:培訓期為一年
企業于今年3月份基本上結束了新進人員的招聘,企業對培訓特別看重,近幾年在新人培訓中又是花費了大力氣。
有些企業的培訓無非是參觀廠房、了解一下企業環境,我們認為這樣太形式化,作為一個制造企業,新進員工必須要清楚對企業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所以我們對企業新人的培訓期會比較長,為一整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就是讓他們充分學習、了解企業的過程。
也有人會說一年的時間太長了,在我看來這個時間一點也不長。
從這幾年的招聘情況來看,目前高校和企業需要的技能是脫節的,而且這個差距還是很大。
舉個例子,因為企業有時會為用戶做一些土建設計,所以需要一名工程師把關,我們便招聘了一個土建專業畢業的學生。可是在一個簡單的工程中我們發現,他居然連混凝土的搭配都不懂,這讓我們很意外。
所以對于新人,企業只能花大力氣培訓他們,F在我們對新人的要求很簡單:只要他好學即可,哪怕是大學時成績不及格那都沒關系,為期一年的實習期就為了看看他是否好學。
這一年他們在企業中流動的,大概在3~4個部門輪換,也就是差不多一個季度一個部門,從實驗室開始一點點學,至設備是如何出廠,產品制作周期有多長,核心零部件在哪里采購,讓他們熟悉企業的各個部門的情況,這些沒有一年的時間是學不來的。
可有些人只想做管理工作,不想從頭學起,流失率大概在一半左右,我們對他們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工資、住宿、餐飲、管理等,人均一年5萬元左右,再加之一半流失率,平攤下來相當于人均投入10萬元,這是不少的。
雖說社會上都在說“工作難找”,可是我們認為是“好員工難招。”
蔣錫培:員工有三次選擇崗位機會
企業成立第一年時員工不過28名,19年過去企業員工規模已經發展至5600名,人員擴張了200倍,如此大規模的擴張速度如果沒有很好的培訓制度是萬萬不可的,所以集團更是在培訓上狠下工夫,2007年我們的培訓費為7000萬元,即便在全球經濟低迷的2008年集團的培訓費也高達8000萬元。
如此高額的支出,也有人會問我這是否值得,在遠東看來對員工的投資雖表現為財務支出,但卻讓員工他們更加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意識,這么說來,這不是支出,而是一筆投資。
新員工的培訓以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的軍訓開始,事實證明軍訓大大提高了員工在日后工作中的毅力、耐力、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銷售的技巧與口才 高情商
時間:2023-09-14 03:0:46銷售的實戰技巧與口才 提
時間:2023-09-20 01:0:01電話銷售技巧與口才溝通話術
時間:2023-09-20 10:0:51職場減少無效學習的5個關鍵
時間:2023-09-16 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