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降息并非奔著樓市去,但與樓市關系密切。2013年之前,通過抵押物價格上升和預期的財富效應,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是驅動信貸投放的主要因素,也是實體經濟(房地產上下游)債務加杠桿、擴張產能的間接驅動因素。但是,2013年以后,出于調結構和防風險的考慮,國家開始去杠桿、去產能、控債務,收緊流動性供給是主要手段,M2增幅一下子下降近10個百分點。再加上開始,房地產供求格局開始轉向,城鎮家庭擁有住房達到1套/戶,房地產待售庫存攀升,房地產驅動信貸投放的機制開始逆轉。
也就是說,2013年以后的樓市調控下半場,整個情形完全反過來了,房地產市場下調和流動性收緊,對信貸投放、實體經濟債務擴張、產能擴張產生了較大的壓力。但此時,實體經濟和地方政府在上半場累積的債務水平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對企業運營甚至是債務的償還來說,負債端“斷奶”的沖擊太大了。因此,需要確保房地產不會出現快速下滑,避免對銀行資產質量和貸款意愿形成沖擊,出現壞賬與銀行信貸緊縮的循環,惡化退縮和經濟下滑。
因此,以來的樓市政策,無論是去除行政干預(退出限購),還是放松二套房貸杠桿和降低購房成本(如降息和公積金新政)等,都意在保持房地產供需能在2013年的歷史最高位(如開發投資9萬億元、銷售達到13億平方米)上徘徊或緩慢下滑,而非快速下滑。但是,由于銀行惜貸,再加上活期存款理財化、對公存款同業化,銀行資金來源成本大幅度攀升,不僅銀行徹底拋棄了非資質和二、三線城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貸款,而且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利率也一再攀升。
這就是為什么,即便9月底央行重磅推出“房貸新政”,貨幣政策趨于寬松,但房貸利率依舊居高不下。目前,首套房貸利率在基準利率的0.95倍左右,二套房貸利率在基準利率的1.1倍左右,與去年四季度末差別不大,這是樓市繼續疲軟的主要原因。
樓市“暖冬”或將無法順延至今年“小陽春”,盡管有房企降價動力減弱、股市分流購房資金,甚至是春節等影響,但更多的卻是,基于投鼠忌器的考慮(怕繼續寬松再次刺激資本市場“瘋牛”),以來,央行貨幣政策放棄了四季度以來的激進風格而選擇“沉默”;另外,房貸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了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入市。
目前,樓市供求格局、市場預期已經完全不同于過去,重點城市可售住房總量同比增長3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