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瞄準歐洲國發達家吸引人才技術,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目前歐洲很多國家經濟不景氣,大量中小企業急需市場與資金,而這些企業中有不少都掌握著先進而又比較成熟的技術,亦有不少高端專業人才。因此建議政府要組織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與歐洲發達國家與企業加強聯系,可以去收購一些真正有產品、有技術的中小企業,把這些技術與人才引進來。而且引進的技術應當是國內沒有的、在國外亦比較成熟的,引進的人才亦應該是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端人才。通過人才與技術的引進,可以快速消化后形成生產力,提高我國產品的科技含量與附加值,提升國內相關產業的技術水平加快轉型升級,亦可以提高“中國制造”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美譽度。
3、大力發揮我國駐外使領館的作用。我國駐各國的使領館機構對所在國的經濟、技術、人才等各方面的情況比較了解,亦應當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起到更大的服務與推動作用。但目前我國駐外大使雖然是“特命全權大使”,但由于各個領域的參贊是中央政府各個部委派駐的,工資、晉升還是原有部門管轄,大使往往指揮不動,造成許多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因此要建議一要加強駐外使節隊伍的統籌性與協同性管理,統一由外交部領導、大使負總責;二要駐外使領館要開展更多專業性的支持工作,發揮更大作用,例如商務參贊要加強對當地經濟情報和吸引投資政策的收集工作,支持我國走出去的企業在當地更好開展工作,科技參贊要加強對當地技術人才信息的收集工作。與此相關的,亦要對使領館人員的崗位責任制進一步予以明確,并進行考核;三是要加大領事保護力度,當我國企業與公民在所在國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要竭盡所能提供幫助,代表國家與所在國當局依法交涉,避免我國企業與公民合法利益受損。
4、擴大分配拉動內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國有將近14億人口的世界最大市場,而且現在并非是所有產品都過剩,而是由于相當一部分老百姓收入太低沒有能力消費而造成的相對過剩,只有真正做到擴大分配之后,才能夠有效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由于當前生產力不斷提高,對勞動力的需求亦在減少,原來在第一、第二產業中就業的過剩勞動力必須向第三產業轉移。而要發展第三產業,就要以老百姓有錢去消費為前提,因此只有當第一、第二產業從業人員的收入提高了,他們才有錢讓第三產業為他們服務。目前我國的第三產業在GDP中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