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將于3月3日在北京開幕。作為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的一種重要形式。
那么,政協委員是如何挑選的?提案跟議案又有什么不同?政協開會為何總比人大要早?中國網記者梳理全國政協會議的相關知識,解答這些疑問。
問:政協會議有哪些議程?
答: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由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并主持。全體會議每年舉行一次,一般在每年3月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同期召開。全體會議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員出席,始得舉行。
全體會議日程安排主要有:開幕會、閉幕會、大會發言會、界別聯組討論和分組討論、列席全國人大會議。
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行使下列職權:修改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監督章程的實施;選舉全國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聽取和審議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討論本會重大工作方針、任務并作出決議;參與對國家大政方針的討論,提出建議和批評。
問:政協為何比人大開會早?
答:全國及地方政協會議,一般而言,比人大會議要早1-2天舉行,這主要是為了保證政協履行其職能。
政協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人大在做決策之前,要把決策先提交給人民以及各界的代表,在政協里面進行協商、討論。把政治協商納入到決策層面中,決策前進行充分協商,所以政協會議在人大會議之前開。
問:為何政協稱“會議”,人大稱“大會”?
答: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曾對此做過說明。
他說,周恩來總理曾解釋過“大會”和“會議”的區別,“大會”是由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會議”是由邀請來的各個黨派、各方面社會的名流以及各方面界別的代表組成的,是邀請來共同來參政議政的。二者是邀請和選舉的區別。
問:政協委員如何產生?
答:政協委員產生的具體運作步驟一般為:
一、提名推薦。推薦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由各黨派中央、各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各個界別等協商提出。在地方的全國委員會委員,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協商推薦。
二、協商確定建議名單。對各方面提出的推薦名單由中共黨委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綜合平衡,反復同各推薦方面協商形成建議名單。
三、政協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將委員建議名單提交常務委員會會議進行協商和表決,經全體常務委員過半數同意予以通過。
四、公布。經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的委員,由政協辦公廳(或辦公室)分別通知推薦單位和個人,向委員發委員證書,并通過新聞媒介向社會公布。
增補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