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到縣實驗小學參加新教育培訓會議。會議半天,聽了三節“晨誦課”,觀摩了實驗小學“新教育”展演,聆聽了范主任和文老師的報告,很受啟發,我想不管那種教育,他的落腳點應該是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著眼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和“完美人格的塑造”。理念超前,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一,新教育當然是“新”教育,是相對于傳統舊教育而言的“新的教育”。
第二,新教育也是“心”教育,是相對于以分數為主要導向的應試教育而言的“心靈的教育”。
第三,新教育更是“行”教育,是主張建設與行動的“行動教育”。
第四,新教育還是“幸”教育,是相對于當下的教育缺乏幸福、快樂而提出的“幸福的教育”。
第五,新教育也是“星”教育。追求理想“仰望星空”,打造民間教育的“星工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六,新教育也是“信”教育,這里的“信”是信心,是信任,更是信念。
2.抓住重點,教育的關鍵是教師的專業發展。
新課改的起始之處認為教育的關鍵在于課程,所以從課程改革入手,但通過近十幾年實驗改革,成效并不明顯。而新教育提出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抓住了改革的關鍵“人”。我們傳統的教育是單向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數的教育,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其實,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人”性,進而建設美好社會!叭恕钡耐暾允紫仁墙⒃谏频幕A之上的!叭恕睉撌峭暾模ㄋ约簜性的完整性。讓“人”成為他自己——一個完整的自己,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3.措施得力,十大行動是實施新教育的有效載體。
(1)營造書香校園。創設讀書氛圍,開闊師生視野,促進師生發展。特別是“圖書漂流”活動,書香的流動變成了家校之間心靈互動的精神交流。
(2)師生共寫隨筆。倡導師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學習生活,在寫隨筆的過程中,體驗生活,反思自己,促進超越自我。
(3)構建理想課堂。主張把握理想課堂的“六個度”;一是參與度,二是親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五是練習度,六是延展度。提出了課堂教學的三種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實有效教學框架——為課堂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第二重境界: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4)聆聽窗外聲音。開展學校報告會活動,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資源,引導學生關心社會,激發學生形成多元的價值觀,培養他們創造的激情。使各種烙印改變著學生的人生態度,提升著學生的生命價值,同時也帶給社會以純真、至善至美的教育希望。把社會上的名流、企業家,哪怕是一個普通工人、農民請到學校,讓一個孩子聆聽他們的報告,說不定某一個報告就可以改變某一個孩子或者某幾個孩子的命運。
(5)培養卓越口才。創立學生論壇,讓孩子有當眾說話的地方,“把話語權還給學生”,要讓孩子思考,讓孩子說話,讓孩子討論,讓孩子爭論,讓孩子真正的“說起來”。
(6)建設數碼社區。以“新教育實驗”為基地,以“教育在線”(www.eduol.cn)為網絡平臺,加強各類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整合和應用,建設家庭、學校、社區一體化的“數碼社區”,可以讓“新教育共同體”進行超越時空的學習與交流,促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形成。
(7)推進每月一事。新教育實驗主張,要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到底哪些是學生一生最有用的東西?我們的答案是良好的習慣。從微笑開始,學會交往;從打球開始,學會健身;從吃飯開始,學會節儉;從演說開始,學會表達;從走路開始,學會規則;從植樹開始,學會公益;從日記做起,學會毅力;從唱歌開始,讓學生熱愛藝術。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習慣養成一般要經過21天的重復練習,所以用“每月一事”的辦法來培養習慣是非常好的途徑。
(8)締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讓教室里的每個孩子穿越課程與歲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識,有個性、能審美等方面,訓練有素又和諧發展,一天天地豐盈著、成長著。教室是個小社會,就會有社會的一切:道德規范、行為規則、規章制度、榜樣底線……全都與這個社會同步建構而成。在教室文化的思考中,呈現在世人面前的第一形象是教室命名,而最終呈現的則是教室文化的整體構建。一間教室的名字,應該是教室文化的具體承載與體現,是班級成員的自我鏡像。而命名只是教室文化建構中的一個事項,和它相關的事務包括班徽、班旗、班歌、班詩、班訓、班級承諾(誓約)等,它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間完美教室的根本是為了生命的綻放,是為了讓人性充滿道德的光輝。在完美教室中,道德人格的養成始終是基礎性和關鍵性的。具體來說:
一間教室,應該有自己鮮明的價值追求,有一種基于生命自由的信仰;
一間教室,應該是傳統文化習俗與孩子生命天性之間的緩沖帶——既是訓練場又是庇護所,孩子們既能夠體認這些傳統又能夠有資格對這些傳統加以審視與反思;
一間教室,應該以民主的方式生成自己的游戲規則;
一間教室,應該有自己的道德人格系統,以及相關的一些用來理解人性的理論工具,并引導我們去理解整個世界,同時以此指導我們在教室中的共同生活。
(9)研發卓越課程。在新教育的課程概念中,“起點”首先意味著人,意味著作為課程實施的具體對象學生,也意味著實施者自己;意味著教育要從受教育者那里開始,也意味著教師本人對于課程的理解。而“終點”,則意味著課程目的的實現程度;意味著師生生命的發展程度;意味著社會與國家訴求的落實程度;而居于二者之間的,是歷程、是計劃、設想、方法、途徑、資源、評估、修正……。簡言之,在我們的課程意蘊中,起點處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的問題、是人的各種可能性;終點處還是人,是人的問題的解決、是人的幸福完整的實現。
(10)家校合作共建。新教育扎實推進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與管理工作,建立學校、年級、班級家長委員會,努力做到了以下幾點:一是讓家長走進學校,成為教育管理的同行者:二是讓家長擁有話語權,成為教育的評判者:三是讓家長嘗試義工,成為自覺服務學校的志愿者;四是讓家長了解學校,成為素質教育理念的宣傳者;五是讓優秀家長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成為先進教育文化的踐行者。六是實施親子共讀工程,成為書香家庭、校園的建設者。
4.成效顯著。從范主任和文老師的回報來看,海門市的教育走在教育強省江蘇教育的前列,是江蘇省乃至全國新教育實驗改革的一面旗幟,不管是海門市教師、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是教學質量均取得了可喜成績。通過考察體會到,海門市新教育實驗的實施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不難看出,素質教育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質量的提升只是素質教育成果的一部分,屬于錦上添花而已,在這里我們找到了很好的例證,它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全面落實課程方案、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信心。
作為新加入到該團隊中的我們來講,任重道遠,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加強組織領導。教研室成立領導小組,各校成立專門機構,力求有效實施。
2.合理制定活動方案。全盤考慮,立足長遠,計劃制定可操作、可評價。
3.處理好以下四個關系。
(1)策劃與落實。力求以始為終,力求堅持出奇跡。
(2)借鑒與傳承。立足實際,項目選擇既要接地氣,也要服水土。
(3)創新與常規。把新教育實驗自然納入教學常規之中,不可強加進行。
(4)預設與生成。既要向好處努力,也要往壞處打算,摸著石頭過河,一顆紅紅心兩種準備,及時調整實驗方案。
4.活動載體促進
(1)搭建交流平臺。搞好宣傳發動,做好起始培訓,不要輸在起點上。定期召開交流研討會議,調整實驗方案,共享實驗成果。請進來走出去,開闊教師視野,點燃思想火花。
(2)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樹立典型,榜樣引領,倡樹正氣,傳遞正能量。
(3)評選帶動參與。課題申報、優質課評選、觀摩示范等活動帶動參與。
(4)評價促進實施。合理評價,正確引導,調動參與熱情。
(5)成功激發干勁。搭建展示平臺,體驗成功喜悅,激發自覺意識。
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我們走在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路上......
成考錄取分數線是多
時間:2024-06-12 17:0:18吉林省普通話考試報
時間:2024-06-12 17:0:33高考成績一樣怎么排名
時間:2024-06-07 17:0:09高校專項報名流程及
時間: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