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12月8日至1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度評價一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總結2021年經濟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對2022年經濟工作作出重大部署,為我們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必將是載入史冊的一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我們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通過百年黨史上第三個歷史決議《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展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一年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織影響,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極為繁重艱巨。的黨中央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強化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著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奮力完成改革發展艱巨任務,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一個重要方面體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動力足的特點持續顯現;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新突破;產業鏈韌性得到提升,對外貿易量增質升,結構繼續優化,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動能成長壯大;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著力打通制約供需適配和要素流動的堵點,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合作競爭新優勢;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年糧食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喜獲“十八連豐”;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統籌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穩健,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艱苦奮斗的結果。實踐再次證明,黨確立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的指導地位,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有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科學指引,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斗,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在全面建設國家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明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惫ぷ鳎掷m改善民生,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我們就一定能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同志的,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以實際行動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到位,不斷把推向前進。
雖然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領先,但是挑戰猶存。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形勢、政策基調作出了科學判斷,對諸多新老情況、新老問題,比如如何持續改善民生、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等進行了具體安排,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形勢復雜、基調突出、應對全面!备吡柙朴12個字概括了本次會議精神解讀的體會。我國經濟發展遇到的新挑戰交織疊加,會議明確了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顯示出2022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實現宏觀經濟大盤和社會大局“雙重穩定”。為此,有必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三重壓力之下,此次會議核心突出了“穩”字,穩字當頭在近些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第一次出現,更加強調了穩的重要性。
李承健表示,為穩定經濟增長和發展,當務之急就是針對這三重壓力,提振需求、優化供給、扭轉預期,謹防預期轉弱并自我強化。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了“穩”字,并提出了一系列穩的政策,對于提振市場預期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唐任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要認清規律,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穩扎穩打,避免經濟發展大起大落。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黃慶華對本報記者表示,根據本次會議部署分析,2022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還增添了三個有利條件。一是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路徑的調整;二是明確“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是“政策發力適當靠前”。這意味著從經濟運行的節奏上來說,明年年初包括整個上半年有望迎來政策的持續發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會議提出了七大政策組合拳,即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發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七大政策更好地將經濟短期運行與中長期發展有效銜接,更有利于增強經濟發展動能并釋放經濟發展潛力!敝袊嗣翊髮W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陳彥斌向本報記者分析,要在宏觀政策“三策合一”框架下重視結構政策的配合。通過結構政策調整優化經濟結構,這樣才能更好地暢通穩定政策的傳導機制,促進經濟在最優結構下實現短期平穩運行和長期穩定增長。
高凌云認為,七大政策是一個較為系統完備的、有指向性的、可操作的政策體系。此次明確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脈相承,體現了對市場規律的尊重。
黃慶華認為,七大政策對不同領域進行了定調,反映了政策的調控能力和精準度在提高,有利于保持我國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從而穩住國內經濟。
其中,在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方面,會議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觀調控政策要有機結合”,這是我國根據國際國內形勢作出的重要研判。對于這一“藥方”,陳彥斌分析,“跨周期調節+逆周期調節”的新思路能夠更好地平衡經濟增長、金融風險、經濟結構等多個目標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保證經濟在合理區間之內平穩運行。
把穩中求進落到實處
對于2022年的工作部署,會議提出,要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投入。
李承健分析,在以往經濟工作思路的基礎上,此次會議又增加了“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這體現了我國明年經濟工作的著力點。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首先就是穩定經濟增長速度,為各項改革工作提供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
黃慶華表示,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明確政策基調,繼續做好“六穩”“六!惫ぷ魇窃鰪娊洕l展韌性,保持經濟長期向好的重要手段。減稅降費等紓困政策協同發力,必將有效提升企業活力和發展后勁,促進經濟繼續平穩恢復。激活市場主體的“一池春水”,關鍵在于持續全面深化改革,將資源配置還權于市場是釋放改革紅利的重要基礎,政府職能的轉變和提效是經濟發展和市場穩定的堅實保障,要注重協調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
“整體而言,2022年,只要狠抓落實,就一定能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實現經濟社會‘雙重穩定’!备吡柙普f。
黨員談心談話記錄最
時間:2024-04-25 07:0:51黨員相互談心談話記錄
時間:2024-04-25 07:0:16支部黨員大會會議記
時間:2024-04-23 08:0:34最新黨建三會一課會
時間:2024-04-23 08: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