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帶分布圖及主要
山脈分布圖從中國地震帶分布圖上可以看出,中國的地震帶和山脈走勢密切相關,山脈是地殼板塊運動互相擠壓形成的,地震是地殼運動釋放能量自然現象,板塊之間的消亡邊界,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了解中國地震帶分布,可以從我國山脈走勢找到關聯。中國地震帶處在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相互作用區域,再加上歐亞板塊深部地球動力作用的影響,巨大的晚第四紀活動斷裂十分發育,而這些斷裂又正是大地震的溫床。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中國四大地震帶李四光說的中國四大地震帶:1、東南部的臺灣和福建沿海;2、華北的太行山沿線和京津唐地區;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云南兩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肅和寧夏。中國地震帶可劃分為:一、東南沿海及臺灣地震帶;二、燕山南麓,華北平原兩側與太行山東麓、山西中部盆地和渭河盆地地震帶;三、賀蘭山、六盤山,向南橫越秦嶺,至滇東地區地震帶;四、喜馬拉雅?滇西地區,是地中海?南亞地震帶經過中國的部分;五、從西昆侖至祁連山和河西走廊地震帶;六、新疆帕米爾至天山南北地震帶。
中國地震帶歷史地震震中分布圖中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
中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占世界7%的土地,占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世界上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1900年以來,中國死于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ㄗ灾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27萬余人喪生,占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
中國地震帶分布
中國地震帶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中國的臺灣省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于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分布和震中分布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重要依據。01青藏高原地震區“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老撾等國的部分地區。青藏高原地震區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里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02華北地震區華北地震帶是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地震帶,東起渤海之濱的唐山地區,往西經華北北部燕山地區至五臺山,然后轉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過黃河向西經渭河流域至寶雞市附近,全長1500多公里,該地震帶歷史上發生過多次8級大地震!叭A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華北地震區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歷史上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華北地震區位于中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⑴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中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⑵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于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于燕山南側,西界位于太行山東側,東界位于下遼河-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向南延到天津東南,經濟南東邊達宿州一帶。是對京、津、唐地區威脅最大的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⑶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中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陜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⑷銀川-河套地震帶。位于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1996年5月3日內蒙古包頭6.4級地震也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于公元849年,由于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03東南沿海地震帶中國東南沿海地震帶的分布情況:東南沿海地震帶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廣東兩省及江西、廣西鄰近的一小部分。這條地震帶受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的新華夏系北東向活動斷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動斷裂在形成發震條件中也起一定作用。這組北東向活動斷裂從東到西分別為:長樂?詔安斷裂帶,政和?海豐斷裂帶、邵武?河源斷裂帶。沿斷裂帶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如沿長樂詔安斷裂帶,曾發生過1604年泉州海外8級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強震;沿邵武?河源斷裂帶曾發生過會昌6.0級(1806年)地震、河源6.1級(1962年)地震和尋烏5.8級(1987年)地震,政和?海豐斷裂帶也曾發生過破壞性地震,但總的強度比較低。04南北地震帶從中國的寧夏,經甘肅東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條縱貫中國大陸、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帶,被稱為中國南北地震帶,簡稱南北地震帶。該帶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內,向南可到緬甸。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的大地震就發生在這一地震帶上。05其他震區“新疆地震區”、“臺灣地震區”也是中國兩個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由于新疆地震區地震經常發生人煙稀少或者無人居住的區域,盡管強烈地震較多,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與中國東部幾條地震帶相比,要小許多。另外,“華南地震區”的“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這里歷史上曾發生過1604年福建泉州8.0級地震和1605年廣東瓊山7.5級地震。但從那時起到現在的300多年間,無顯著破壞性地震發生。
地震專家強調:“地震最可怕的是它在你毫無準備的時候給你致命一擊。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提高人們的防震意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這兩方面工作到位,就算遭遇大地震也不會造成慘痛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