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質災害基本概況
1、基本情況
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廣義的還包括火山、地震、地裂縫、沙漠化、水土流失、煤田地下火災等災害。
本市無活火山分布。從區域地質構造和歷史地震記載的時空分布情況分析,湖州市地震活動總的特點是強度弱、震級小、頻度低,多為淺源地震,據歷史記載震級均小于5級。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對應地震基本烈度為小于Ⅵ度,區域地殼屬相對穩定地帶。
2、主要存在的隱患
本市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五種類型。截止今年初全市共有突發性地災隱患點210處,其中安吉170處,長興31處;90處,崩塌78處,泥石流39處,地面塌陷3處。受威脅人數1715人,受威脅財產6843.6萬元。
本市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杭嘉湖平原區。中易發區面積471平方千米,地面累計沉降量一般大于100毫米,局部靠近嘉興區域大于200毫米。年沉降速率一般10?20毫米。低易發區面積861平方千米,累計及速率分別小于100毫米、10毫米。
二、已經開展的工作
1、完善基礎。
調查與規劃。從2003年起,在全面調查核實的基礎上完成了市、縣二輪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編制,出臺了規劃的實施辦法,完成縣(市、區)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1/1萬鄉(鎮)地質災害分布與易發區圖編制、小流域泥石流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長興和安吉)、地面沉降監測、地面沉降防治規劃等。
預案及制度。制定了全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以及部門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簡本及操作手冊,每年的年度防治方案等。重點縣還制定了做好農民切坡建房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規定及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創建方案,下發了地質災害巡查暫行規定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責任人考核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逐步完善。
2、抓群測群防體系建設。
建立覆蓋全市地質災害易發區、隱患點的市、縣、鄉(鎮)、村四級群測群防體系,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得到完善,預報水平提高;通過農村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意識、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顯著提高。
3、抓地災避讓搬遷和工程治理。
對重點地災隱患開展了治理及搬遷避險。按年度計劃實施工程治理及搬遷消除災情隱患,對突發新的災害開展應急調查和應急排險,與新農村建設、下山脫貧移民計劃等相結合,加大避讓搬遷的力度!笆晃濉逼陂g,全市財政投入防災資金2089萬元用于消除地災隱患,其中實施地質災害應急排險項目8個,勘查治理項目37個,使1437人脫離險。避讓搬遷25個,搬遷85戶,313人。
4、建立臺汛期應急防御體系
我市災前應急準備、臨災應急防范措施和災后應急等地災應急處置系統基本建立。市、縣建立了地質災害應急機構,編制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操作手冊,組建了應急處置中心、應急小分隊及應急處置與隊伍,完善了臺汛期險情巡查、預報預警、應急避險等各項制度規章,建立了應急系統。與氣象部門合作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制定出臺了合作方案,通過手機短信和媒體平臺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等級預報,做好應急準備。
5、抓源頭防災。
全面推進了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強化地質災害易發地區內工程建設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全市自2004年至今對約300個建設項目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備案,出具不易發區證明約500余份。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省廳要求地質災害防治的下一步工作要求各項政策法規制度、行政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地質災害情況全面掌握;群測群防體系、應急處置與救援體系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監測與預報預警水平顯著提高;通過監測預報、應急避險、搬遷避讓和治理工程,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的危害及損失,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得到進一步遏制,形成積極、主動、有預見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局面。
福建稅務局電子稅務局登錄
時間:2024-02-23 08:0:12肇慶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
時間:2023-09-14 21:0:15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
時間:2023-09-19 21:0:03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網上
時間:2023-09-18 1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