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統計管理制度本細則包括:
.質量檢驗標準;
.不合格品的監審;
.儀器量規的管理;
.制程質量管理;
.成品質量管理;
.產品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
.產品質量確認;
.質量管理教育培訓;
.產品質量異常分析及改善。
各項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設訂
三條制定質量檢驗標準的目的
使檢驗人員有所依據,了解如何進行檢驗工作,以確保產品質量。
四條檢驗標準的內容:應包括下列各項
(一)適用范圍
(二)檢驗項目
(三)質量基準
(四)檢驗方法
(五)抽樣計劃
(六)取樣方法
(七)群體批經過檢驗后的處置
(八)其它應注意的事項
五條檢驗標準的制定與修正
.各項質量標準、檢驗規范若因①設備更新②技術改進③制程改善④市場需要⑤加工條件變更等因素變化,可以予以修正。
.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修訂時,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填立"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說明修訂原因,并交有關部門會簽意見,呈現總經理批示后,始可憑此執行。
六條檢驗標準內容的說明
(一)適用范圍:列明適用于何種進料(含加工品)或成品的檢驗。
(二)檢驗項目:將實放檢驗時,應檢驗的項目,均列出。
(三)質量基準:明確規定各檢驗項目的質量基準,作為檢驗時判定的依據,如無法以文字述明,則用限度樣本來表示。
(四)檢驗方法:說明在檢驗各檢驗項目時,是分別使用何種檢驗儀器量規或是以官感檢查(例如目視)的方式來檢驗,如某些檢驗項目須委托其他機構代為檢驗,亦應注明。
(五)取樣方法:抽取樣本,必須由群體批中無偏倚地隨機抽取,可利用亂數來取樣,但群體批各制品無法編號時,則取樣時,必須從群體批任何部位平均抽取樣本。
(六)群體批經過檢驗后的處置:
(略)
不合格品的監審辦法
七條適時處理不合格品,監審其是否能轉用或必須報廢,使物料能物盡其用,并節省不合格品的管理費用及儲存空間。
八條由質量管理單位負責召集工程、生產、物料等有關單位組成監審小組負責監審。
九條實施要點
(一)發現不合格品,由發生單位填具不合格品監審單(填妥不合格品的品名、規格、料號、數量、不良情況等)送交監審。
(二)監審時需 慎重考慮,并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略)
(三)監審小組將監審情況及判定填入不合格品監審單內,并經廠長核準后,即由有關單位執行。
(四)監審小組應于三日內完成監審工作。
儀器管理
十條儀器校正、維護計劃(略)
十一條校正計劃的實施(略)
十二條儀器的維護與保養(略)
制程質量檢驗
十三條制程質量異常的定義
(一)不良率高或存在大量缺點。
(二)管理圖有超連串,連續上升或下降趨勢及周期時。
(三)進料不良,前工程不良品納入本工程中。
十四條制程質量檢驗
.質檢部門對各制程在制品均應依"在制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異常,迅速處理,確保在制品質量。
.在制品質量檢驗依制程區分,由質量管理部ipqc負責檢驗:
.質量管理工程科于制程中配合在制品的加工程序、負責加工條件的測試。
.各部門在制造過程中發現異常時,組長應即追查原因,并加以處理后,將異常原因、處理過程及改善對策等開立"異常處理單"呈(副)經理指示后送質量管理部,責任判定后送有關部門會簽后再送總經理室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