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少法制宣傳教育 、文化素質的提高。文化素質在預防青少犯罪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不能絕對地認為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就不會犯罪,但沒有受過良好教育,與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對比,前者犯罪的比例一般來說大于后者。文化素質的提高,同時是道德認識的提高,是非標準認識同樣在提高,因而,知識水平提高,犯罪率相對比較低,這是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有人對青少犯罪情況作過調查分析,小學、初中文化程度的犯罪比例大大高于大學文化程度的犯罪比例。
、健康情趣的培養。生理機能同犯罪的聯系,是一個客觀的現實。前蘇聯犯罪學家拉卡斯認為,“大多數青犯罪具有消遣和肉體上的自我滿足的傾向”,“青犯罪的主要興趣都跟消遣和肉體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生理需要就有什么樣的犯罪。預防的手段可以通過社會和文化的途徑,通過積極向上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文藝、詩歌、藝術欣賞、體育、攝影、社交、郊游等活動,從活動中陶冶青少的高尚情操,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避免因為意識的惡性變質而產生犯罪。
、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養成。青少,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少,世界觀、道德觀正處在逐步形成階段,處于人生觀形成的十字路口,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比較膚淺,但又往往自以為是,老子天下一,這也看不慣,那也不是。教育與引導,對該時期青少而言,尤其重要。
、社會、學校、家庭的綜合治理。家庭是孩子的一課堂,激是孩子的一教師。家教與家風對孩子的心理及其行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近來,我國離婚率直線上升。家庭結構發生質的變化,殘缺的家庭環境,造成孩子成長的環境先天不良,缺乏父愛和母愛是導致青少違法犯罪的一誘因。某少管所的少犯中,單親家庭的占了/。某省破獲了一個少盜竊團伙,人中有個來自單親家庭。
即使家庭結構健全,教育方法不當,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溺愛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養成好逸惡老、貪圖享受、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的惡習,一旦個人欲望得不到滿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高壓型”的家庭奉行棍棒政策,在這種家教下,極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這樣的孩子一旦犯罪,便會兇惡地報復社會,危害極大性。“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不管不教,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習氣和壞人的引誘就容易走上邪路。
此外,社會大環境,對青少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隨著改革開放,國門打開,新的知識、新的科技、新的管理被引進的同時,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精神垃圾、丑惡現象乘虛而入。當今社會黃、賭、毒泛濫,嚴重侵害著青少的身心健康。暴力、色情、打打殺殺的鏡頭充斥屏幕和市場。
因此,加強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實行家庭、學校、社會齊抓管、綜合治理是防止青少犯罪的根本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