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小學的班主任常常是起早貪黑,事必躬親,不自覺地運用著“保姆式”的管理。這種局面,既不利于班主任自身素質的提高,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壓抑了學生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發揮。新基礎教育理念要求學生成為班級活動的主人,特別是在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中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從而使他們的身心得到鍛煉,個性得到展現。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努力引導學生發揮各自的主體作用,使班級不僅成為學生學習的集體,成為學生個性成長的集體,成為學生社會性發展的集體,還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家”的溫馨,讓他們在以班級為“家”的自我管理中健康快樂地成長。那么,如何讓學生在班級的自主管理中成長呢?
一、了解學生,關注學生。
作為“家”的一份子,不僅要讓學生們相互了解,作為班主任老師,更應該把每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方方面面,也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發揮他們的自主性管理的意識。因此,我經常與他們進行雙邊、雙向及多向的溝通,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一切行為活動,了解他們如何與同學相處,如何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等內容,并及時抑制他們的錯誤思想,鼓勵他們認真對待新環境中的學習和生活。課堂上,我也很注意觀察學生,及時捕捉他們的喜怒哀樂,正確調控他們的情緒,用相信人、發展人的眼光看待他們。抓住有利時機,給予表揚,樹立起了他各方面的自信心,逐漸改掉壞毛病教師只做有心人。
此外,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我還經常與激保持電話聯系,必要時進行家訪,介紹學生在校的表現及思想情況,對激提出具體的要求,并讓激多關注他們的孩子,配合好班級工作。
二、建設班級文化,創造溫馨的“家”。
班級是學生每天活動最長的地方,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會使學生高興來學校,還能呵護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從班級這個“家”中感受到溫馨。
在班上,我讓他們參與到辦板報、布置教室的活動中來,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使整個班級充滿了成長的氣息,勃發了生命的活力。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過:“凡屬于養成習慣的事反復講未必有用。一句老話,要能游泳,必須下水,老師的任務就是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下水,練成游泳的本能。”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喜歡新鮮事物。因此,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各種條件,組織靈活多樣、富有情趣的課外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次組織活動之前,我總是有意識地讓學生集思廣益,精心設計一些適合他們齡特點的班隊活動,創造積極參與的氛圍,使學生有所收獲。例如:“故事大王”、“崗位輪換制”等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勇敢堅強的毅力,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班級中的一員,是“家庭”中的一員,人人都應該為班級工作,為“家庭”添磚加瓦。此外,我還經常利用一些課外活動指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集體觀念、責任感和義務感,提高他們的自覺性和自制力。這些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的班級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在班級中主人翁的地位,發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達州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7:0:12廣安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6:0:14宜賓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6:0:23南充養犬管理條例最新
時間:2024-02-26 06:0:29